義烏鄉俗中的“打鑼鼓”,並不是平常口語中所說的“敲鑼打鼓”,而是壹種壹般由6~8人組成的“鑼鼓班”。在義烏,只要辦喜事,搞慶典,主人都會請鑼鼓班來助興。誇張點說,只要在義烏待過壹段時間的人,就見過鑼班的表演,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它還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壹種民間業余說唱器樂組織,義烏鑼鼓班的起源在明末清初時期。“壹副籮擔裝十響,吹拉彈唱喜洋洋”,就是鑼鼓班的前身和寫照。所謂十響,是指鑼鼓班壹般擁有10件響器(樂器),因此,鑼鼓班又稱十響班,也有稱什錦班或坐唱班。鑼鼓班由當地農民自發組成,是古時農民為迎神賽會,慶賀豐年,操辦紅、白喜事,自我娛樂而創辦的,壹般有6~12名成員,多的可以達到20人。到清末民國初期,在義烏各地曾發展到80多個班子,成員600多人。
現今義烏“鑼鼓班”的組成人員,壹般都是最基本的6個人,其中3個人使用打擊樂器,稱為“武堂”,另外3個人使用管弦樂器,稱為“文堂”。“武堂”中的首席稱“鼓板”,擔任整個鑼鼓班的總指揮,他使用的樂器是大鼓(也稱“堂鼓”)、戰鼓、夾板、板眼,負責統領整個鑼鼓班的演出。“武堂”第二位稱“三件”,使用的樂器是大徽鑼、大鈸,外加壹把月琴或二胡等彈拉樂器,演奏當中只要大徽鑼、大鈸空閑下來,就得馬上拿起月琴或二胡參與“文堂”伴奏。第三位稱“鬥鑼”,使用的樂器是鬥鑼、小鈸、狗叫鑼。“三件”與“鬥鑼”,在武堂中能起到為“鼓板”助陣伴奏的作用。
“文堂”中的首席稱“正吹”或“主胡”,擔任整個鑼鼓班的副總指揮,在“鼓板”總指揮的領導下,使用的樂器是先鋒、大嗩吶(俗稱“梨花”)、徽胡、板胡、高胡。第二位稱“副吹”,使用的樂器是大嗩吶、小嗩吶(俗稱“吉子”)、笛子等吹奏樂器。第三位稱“副手”,使用的是二胡、琵琶、三弦等樂器。“副吹”與“副手”,主要為“正吹”伴奏。如果由6個人以上組成的鑼鼓班,除了使用“打擊樂器”的3個“武堂”人員不變外,新增加的人,分別以使用揚琴、二胡、笙、簫等彈拉或吹奏樂器,個個統稱為“文堂”的副手。當劇情中需要大嗩吶齊聲合奏時,這些副手也會放下胡琴或月琴,拿起大嗩吶,配合正吹、副吹壹起齊聲吹奏,以提高樂隊的音質和熱鬧氣氛。
讓人叫絕的是,凡是鑼鼓班的成員,不僅僅個個都是會使用幾種民族樂器的多面手,而且人人都能充當生旦凈末醜各種文武演員的角色。每個成員除了要操演幾種自己分內的樂器外,還必須擔任表演戲劇中壹兩個不同的行當角色。如唱老旦的兼唱花旦,唱老生的兼唱小生,同時活躍在戲文裏,自拉自唱,自打自演。他們演出的戲文,基本上與戲臺上表演的戲劇壹樣,該唱的唱,該念的念。如果將鑼鼓班與劇團班子相比較,所不同的是,鑼鼓班是“只能聽見鑼鼓之聲,不見兵馬刀槍走臺表演”,重在聽覺效果;而劇團班子在戲臺上的表演,除了有與鑼鼓班相同的聽覺效果外,還有看得見的舞臺布景與不同演員喜怒哀樂表情的視覺享受。假如鑼鼓班的聽眾與戲臺前的觀眾都不在現場,單憑遠遠聽去,幾乎可以達到讓人分不清究竟哪個是鑼鼓班哪個是戲劇團在表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