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掛宮燈、打樹花、貼窗花……河北這些特色年俗妳知道幾個?

掛宮燈、打樹花、貼窗花……河北這些特色年俗妳知道幾個?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歷來為千家萬戶所重視。有道是“三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咱河北各地的特色年俗妳都了解嗎?壹起來看看吧!

●槁城宮燈

槁城宮燈的歷史可上溯至東漢,相傳漢光武帝劉秀為了慶賀統壹天下之功業,在宮廷裏張燈結彩大擺宴席,所掛宮燈盞盞精致,宮燈之名由此而生。如今,槁城宮燈已成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外形精巧、結構簡單,色彩艷麗,寓意吉祥,已成為新春佳節裝點家居、饋贈好友的佳品。

●蔚縣剪紙

蔚縣剪紙又稱“窗花”,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初始圖案多為花卉壹類的吉祥紋樣,後融入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武強年畫的藝術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蔚縣剪紙題材廣泛,花樣繁多,包含戲曲人物、神話傳說、花鳥魚蟲、吉禽瑞獸等多方面內容。2006年,蔚縣剪紙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打樹花

打樹花是蔚縣暖泉鎮別具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獨壹無二的地方特色民俗。表演者用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墻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因而得名“樹花”。打樹花的壯觀程度遠勝於燃放煙花,人們借此表達喜迎春節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武強年畫

武強年畫是武強縣民間工藝品之壹,是在原始耕作方式、佛教思想、傳統觀念和古老的民族習慣影響下發展起來的鄉土藝術。其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是民間年畫中的佼佼者。武強年畫除了大量民間題材外,更註重反映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對人生的美好期望。

●皮影戲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壹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唐山皮影是漢族地方戲曲藝術之壹,又稱灤州影、樂亭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壹。現在對皮影戲的保護和挖掘越發重視,春節期間陪同家人去欣賞壹出皮影戲也是不錯的選擇。

●常山戰鼓

正定常山戰鼓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已具雛形,至明代已盛行於民間,正定是歷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稱“常山戰鼓”。常山戰鼓是由鼓、大鈸、中鈸、小鈸、小鑼等打擊樂器組合而成的壹種民間清鑼鼓。擊打時鏗鏘有力,產生壹種心齊誌堅、所向披靡的豪邁感。在春節、廟會等重大節日,都要請其助陣,以壯聲威。

●井陘拉花

井陘拉花來源於街頭廣場花會,經多次挖掘、整理、發展,享譽全國,名揚海外。井陘自古就有過年演花會、放煙火、賞花燈的習俗,井陘拉花是花會中的主打節目,其舞姿舒展大方、剛柔並濟,音樂古樸典雅、剛健深沈,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視覺盛宴。

●扔愁帽

扔愁帽是在邯鄲地區除夕歡慶活動中流傳的壹種風俗。扔愁帽在除夕夜深人靜之時進行,各家各戶臨睡前,都把頭上戴過的舊帽子或舊頭巾,悄悄扔到大街上。第二天,打掃街道時,再把它們清掃到墻旮旯裏,到正月十五時,壹把火燒掉。據說可以扔掉壹年的舊愁,迎來壹年的新喜。

●舞獅

保定市徐水區北裏舞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清時期就以花會的形式在張家廟會等場合中演出。北裏村素有獅舞之鄉的美稱,全村上至古稀老者,下到垂稚小童,人人披掛,個個練習。

●彩布擰臺

彩布擰臺是壹種具有獨特藝術性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是指在木搭戲臺骨架的基礎上,采用各色花布擰紮成壹個具備很高藝術欣賞價值的仿古戲樓。邯鄲市大隱豹村的彩布擰臺獨具特色,是冀南地區優秀而古老的文化遺存,在河北省乃至全國都占有重要地位。

●跑旱船

  • 上一篇:怎樣對待傳統文化
  • 下一篇:如何把文言文課堂上得生動有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