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培養小學終身體育觀念結題報告

如何培養小學終身體育觀念結題報告

我國的學校體育改革,已經走過了二十幾個年頭。學校體育要為培養21世紀人才服務,要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服務,已經成了廣大學校體育工作者的***識和追求的目標。二十多年來的學校體育改革,我們拓展了學校體育的目標,豐富了學校體育的內容,改進了學校體育的方法,使我們的學校體育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改革是卓有成效的。然而,如何使學校體育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並成為他們自己所理解、所熱愛的體育活動,成為他們生活的壹部分,卻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要做,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受了十幾年的體育教育之後,當他們走出校門奔向社會時,卻與體育再見了,這不能不說是我們學校體育的弊端所在。我們不得不為現在的學校體育反思,探索壹種以“健康第壹”為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為目標的教育管理模式。近年來諸暨市的學校體育雖與兄弟縣、市、區相比存在壹定的差距,如我們的傳統校體育比賽、我們的中考體育成績、我們的體育場館設施建設、體育器材的添置、我們的師資隊伍建設等等,都有待於進壹步加強。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與廣大老師***同努力下我市的學校體育發展很快,也取得了壹定成績。積極推廣《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考體育成績平均分逐年提高,學生體育比賽屢獲佳績。

前言

1.1課題研究的背景在新世紀到來之際,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國啟動了新壹輪的基礎教育改革。隨著新壹輪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是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改革設想也很難變成中小學的實際教育成果。當務之急,壹個重要的課程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更好地實現課程改革目標。體育場地、器材也是加強素質教育,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進學生健康的物質保證。國家以制訂了各級學校體育器材設施設備目錄,各地學校應根據教育部制訂的《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爭取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配齊,並在原由的基礎上逐步改善,有條件的學校要逐步實現體育器材和設施的現代化。各校對現有體育設施應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努力開發其潛在功能。因此,體育與健康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壹門重要課程,要達到新壹輪新課程目標,當然也需要有壹定課程資源作為前提。

1.2課題研究的現實意義:我們認為本課題的實施與研究是新時期學校體育改革的趨勢,特別是諸暨作為教育強市,學校體育工作應與其他教學工作並肩齊進,其研究的意義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2.1通過對各校場地、器材配備情況的調查,整理數據與兄弟市、縣、區及省級標準進行比較,尋找存在的差距,力爭政府機能部門和學校加大對體育專項資金的投入,購置相關的體育器材,擴建體育場館,保證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1.2.2了解全區各中小學體育師資力量現狀,針對問卷、座談情況,分析討論,采取可行性方案,加強隊伍建設,組織培訓,增強師資力量,提高體育教育教學效果。

1.2.3了解各校體育課、課間操、課外活動、課余訓練情況,分析各校的特色及取得成功的經驗,並提出推廣有關先進經驗的可行性方案。

1.2.4促進老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增進老師相互交流的機會,增強教師熱愛體育教育事業、熱愛家鄉諸暨、熱愛學生的熱情。

1.2.5題組成員深入教學第壹線,了解各校體育教學現狀,相互交流、學習並逐步改進教學方法,在課題實施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與教學水平。

1.2.6全面了解諸暨學校體育的現狀,在進壹步開展調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分析發展對策,並爭取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把先進的學校體育管理模式、學校體育工作經驗、與體育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推廣到全市各校。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給學校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如何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貫徹落實到日常的工作中去,這就需要我們每壹位體育教師更新觀念,刻苦鉆研,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對我區的學校體育現狀作壹個調查,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發展對策。

現狀與分析

3.1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與課間操情況

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只有轉變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使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體育老師的課堂教學應從教學常規開始,但從個別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及教研組長教學訪談中了解到,全市尚有少部分體育教師先上課後備課,教學常規檢查時則從網上下載壹系列現成的教案敷衍了事。而小學還有大部分兼職體育老師沒有經過正規的體育師範教育。

課外活動和大課間活動正在向正規化邁進。近幾年,在教育局的領導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保證學生每天有壹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通過外出參觀學習,各校積極排練,教育局組織評比,使得大部分小學都開展大課間活動,且開展得很好,全市小學大課間活動平均每天30多分鐘。初中與高中有升學壓力,相對來說開展得少,課外活動也只是流於形式,大課間也沒有開展,沒有落實保證學生每天壹小時的鍛煉時間。高中生的課間操更是讓人看了直搖頭,懶洋洋的,壹點精神都沒有,根本沒有鍛煉的概念,而每個伸直的動作全都是彎的。我們認為這是學校的管理問題,也是體育老師的教育問題。

近年來,各校也都開展體育節活動,項目大體上有田徑、跳繩、拔河、球類、趣味性遊戲活動等,體育節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活躍了校園文化。

3.2學生體質健康與課程標準

全市各中小學都施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小學與初中三年前開始實施新課程,高中今年開始實施新課程。雖然小學與初中的新課程已實施三年了,但許多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還不到位,觀念尚未轉變,也沒有真正意義上施行新課程標準,沒有樹立“以人為本”教育教學理念,沒有真正樹立“健康第壹”的指導思想,部分教師只是簡單地把原來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換成現在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幾年來,我們卻無奈地看到學生的體能在下降,學生的整體技能水平在倒退。歸納起來有以下原因:學校領導不夠重視體育課程改革,體育場地器材的緊缺制約著體育活動的開展,初中裏的壹些老師在搞應試教育,為了學生的體育中考則周而復始地上著幾項考試的項目,卻忽視了對學生運動技能的教學和運動興趣的培養,這樣,學生便成了運動的機器,目的很明確,為了分數而努力,為了分數而運動,從某種層面上扭曲了體育運動的真正價值,學生便成了分數的奴隸。

3.3體育場地器材

學校運動場地和休育器材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進行體育教學、業余訓練等方面的重要基礎設施,它直接關系到群眾體育的普及與發展,由於諸暨市進行多次調整,新老校舍不相協調,難以對場地設施進壹步的改建,全市小學在校學生50000多人,但是有體育館的學校僅有3所,占5%;室內體育活動場地或風雨球場5所,占8.3%;室外標準籃、排球場92片,平均每所學校1.8片;學校有環形跑道的占70%,好幾個中心小學沒有環形跑道;建成塑膠跑道的4所,占6.7%;建成遊泳池的學校1所。從這些數據來看,學校活動場地嚴重不足,學生在擁擠的場地進行活動難免產生許多不安全的因素,況且場地性質還停留在簡單的水泥、煤渣等混合場地,特別是煤渣場地在幹燥的季節時常揚起漫天灰塵,這無疑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根據浙江省學校體育器材配備標準,我市至少壹半學校未達到此配備標準;大部分學校都是由體育教師承擔兼職保管員。從統計中了解到我市的壹所城鎮中心學校,重點學校,其體育師資和場地器材堪憂,全校30多個班級,1500多名學生,卻只有1名專職體育老師,另有4名兼職體育老師,沒有環型跑道,沒有籃球場,全校現有的器材如下表:

某城鎮中心小學體育器材統計表

乒乓桌

拔河繩

跳山羊

跳箱

小體操墊

大體操墊

皮尺

接力棒

跳高架

秒表

籃球

跳繩

實心球

3

1

1

1

5

2

3

20

1

4

30

100

20

不查不知道,壹查真叫人嚇壹跳,這樣的運動場地與體育器材怎樣能適應現代體育教學?小學體育課上沒有壹些器材,我們很難想象他們的體育課是如何上的,學校根本無法開展課外活動,學生的體質健康又如何保證呢?也不知道重點學校的名片是如何而來,或許學校領導與學生及家長都有很多的無奈。從對部分學校教師的訪談中了解到體育教師辦公條件較差,只有近三分之壹的學校有單壹的體育辦公室。電腦等現代辦公條件也都和其他學科合用,體育教師的電腦使用量很少。缺乏先進的輔助教學手段,難以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從教學的角度來講,休育教師集中在壹起辦公較為妥當,這樣有利於在課前進行交流、探討,能充分利用和計劃好場地和器材的使用,但目前的條件受到壹定的限制。

結論

4.1 體育經費投入不足,體育器材缺乏。諸暨市也屬於經濟較發達地區,但許多鄉鎮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體育場地、器材的嚴重缺乏。壹些學校的體育設施相對滯後,很難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這將直接影響課程改革的進程。政府應統籌更多的資金來改善這些學校的體育設施,以進壹步適應體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4.2目前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存在數量不足,業務素質不高的問題,體育教師兼職人員較多,壹些學校往往安排部分無法勝任其它學科教學工作的老師擔任體育教學,從而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課改的順利進行。國家規定必須保證學生每天有壹小時的活動時間,每周開設3-4節體育課,由於師資的缺乏,無法按要求安排課程。體育教師緊缺的問題已成為我市學校體育發展的瓶頸。

4.3科研導航作用尚未發揮出來。新課程改革對於大部分教師來說都

是全新的,如何幫助和促進教師走進新課程,科研必須為新課程導航。各校各學科都有自己的研究課題,但體育課題卻並不多,如何將體育課題研究與實施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則需要學校領導特別是學校教科室的幫助與指導。各校應以經濟為杠桿,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體育課題研究,理論聯系實際,並用課題的研究成果來指導教學。

4.4體育教師的地位和待遇的問題。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師的地位壹直以來得不到學校領導的重視,第壹線的教師不僅要負責學校的“兩操”工作和學生課余訓練,每周還得任15-16課時的課堂教學,體育教師的工作量相對都是很高的,而相當部分學校在教師發展和業務提高上仍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這樣,不利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

4.5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勢在必行。教師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的力度不夠,各校對體育老師的專項培訓很少,高中學校的教研組制度建設較健全,開展相應的培訓也較多,而初中和小學的“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培訓活動已開展,但真正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的尚不多;校本教研活動開展情況不理想;體育教師利用和開發校本課程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不高,各中心管理校之間交流不多。

新課改以來,室內理論課甚至壹些實踐課對多媒體信息整合的要求高了,但壹些學校的設備跟不上,造成教學手段還處在落後或古老狀態;而壹些老師的多媒體信息的運用技術還有待於進壹步加強。

4.6“健康第壹”的思想尚未根深蒂固。由於教育觀念的問題,在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思想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體育與其他各項工作相提並論,但在實際工作中,壹些學校“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事情還屢屢發生。在高中學校,到了高三,學生也好,學校也好,整體的教學重心都在備戰高考;在初中學校,由於初三有體育中考,體育課的教學往往變成對付體育中考的應試教育;相對來說小學的體育教學要好些,大課間也搞得轟轟烈烈,但由於體育教師的緊缺,小學體育教學與科研氛圍也不容樂觀。

《面向2l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和“跨世紀園丁工程”裏指出體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加強體育工作,要使學生有強健的體魄,保證學校體育教育的數量和質量,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等。面對時代賦予的使命,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我區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應進壹步吸取與借鑒先進的工作經驗,為我區的發展提供壹個行動方略,為培養壹代成為具有堅強、樂觀、奮發向上、百折不撓、善處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新人而努力。

從多次的調研與研討課以及優質課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體育教師參與課改的主動性、積極性較高。經過培訓後,觀念更新了,而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還有很多困惑,但我們沒有等待,都在積極地探索,全身心投入課改,努力成為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先行者。

發展對策與建議

5.1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5.1.1加強對體育教師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教育體育教師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思想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還要嚴以律已、以身做則、淡吐文雅、衣著整潔、舉止文明精神飽滿等良好的個人品質,也不能再是僅僅懂得壹些運動技能的教師,而要是壹個理論紮實、基本功過硬、知識面廣、能力超人,經驗豐富,技巧通達的教育者,是壹個育人的藝術家和教學的工程師,成為德才兼備,壹專多能的理論型、學者型、專家型教師。

體育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質量和水平。由於社會的客觀原因,有壹些學校的體育教師;和其他學科的教師,不處在同等地位,雖然這樣我們體育教師更要自尊、自愛,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怨物憂人,自拋自棄,以積極的心態正視客觀環境中的不利因素,用自己的行動米證明自己的價值,通過自己勤奮的工作、不懈的努力來改變同事和學校領導心中的看法。

跨世紀的體育教師,必須具有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成功體育的全新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作壹個象陶行知壹樣“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品質高尚的人。

首先,在思想上積極引導,舉辦科學理論講座,請模範體育教師做報告,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領會體育教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使他們熱愛本職,重教敬業。其次,在業務上悉心培養,舉辦教學觀摩,開展多層次的教學基本功評選活動,交流課改經驗,展示課改成果,積極為體育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以“學科中心組”為活動載體,多渠道、多層次地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促使壹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盡快成為我區體育學科教學的帶頭人。

5.1.2在教學中要以人為本,堅持貫徹“健康第壹”的指導思想。教學中充分了解每壹個學生的個性、思想動態,掌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發展規律,註重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想象力、學習熱情,白信心以及自制力,勇敢、頑強、獨立等心理品質;重視情感體驗,開展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在課堂上發現問題隨時處理;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正確擺正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行之有效的培養方式和選取恰如其分的培養內容,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重全體、重能力、重啟發、促使他們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

5.1.3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科學研究的過程。現代教育要求體育教師不只是個“教書匠”,而應是壹個必須具有強烈時代感不受固有觀點和模式的約束,積極探索、勇於發現、敢於開拓新領域,並在創新中生存,在開拓中發展的科研型教師。通過科學研究能提高教師的業務理論水平,促使教師去接受新的知識和信息,了解新的動態、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使體育教學更具有新穎性、豐富性和新時代的氣息,教育科研是揭示教育規律,把握教育本質,啟迪教育創新的思想武器,因此,當我們期望能站在時代的潮頭,占領教育教學工作的制高點時就不能不自覺地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並以此來促進自身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學校中的各項教科研活動,積極參與校內、校外的公開課,說課,撰寫論文、進行課題研究等。要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多反思,積極進行總結教學中的得與失,在平時註重學習,勤奮努力,不斷吸取學科前沿知識,更新課程內容,使體育教學不斷向前發展。

5.1.4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必修課。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使學生較系統地掌握課標中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體質,向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意誌品質教育。因而搞好體育教學,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是完成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的根本保證,是發展學校體育的重要途徑。

當代學校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就是指選擇最恰當的教學形式和方式,使師生耗費最少時間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優化要求全面考慮教學和教育的規律、原則、形式、方法、現有條件及所教班級和個別學生的特點,井在此基礎上使教學教育過程能按既定標準發揮最有效的作用。最優化不是某種特別的教學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師在按教學規律和原則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教育過程,自覺地、有科學根據地選擇具體條件下課堂教學和整個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

5.1.5繼續開展多種培訓活動。進壹步落實“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

的培訓活動,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定期請專家講學,獲取最前沿的信息和成果;有計劃地組織體育骨幹教師外出學習,了解教改動態,學習其他兄弟縣、市、區體育課改的先進經驗。

5.2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管理

5.2.1積極開展第二課堂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活動

應鼓勵學生發展業余愛好和積極參加第二課堂體育活動,在課外體育活動、群體競賽、課余體育訓練中,根據實際情況,自選內容,自定項目。壹方面,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具有的素質,成立各種培養運動技能、技術的訓練班或運動隊,充分發揮學生們的特長、專長,如組織武術隊、籃球隊、足球隊、排球隊、舞蹈隊、健美操隊等,這些運動隊不僅營造了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和環境,又活躍、繁榮了校園文化,豐富學生業余生活;另壹方面,大力提倡體育精神,積極開展群體競賽活動,應積極鼓勵和幫助學生組織形式多樣,項目各異的體育協會,體育俱樂部,活動中心,興趣小組以及家長互助組。讓他們在學校統籌下自己組織開展體育運動競賽活動,將之納入學校群體競賽計劃,為其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各方面的支持。還可采用征集競賽內容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集思廣益,不斷擴大影響,以不斷充實和完善競賽的內容。另外,組織、實現這種模式的運動會,有許多工作,如編排、宣傳、主持、講話等等,若放手讓學生辦,發揮它培養人、教育人、鍛煉人的作用,對於增加學生的體育知識,培養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展現各種才華都有很好的作用。通過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意誌品質,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和健康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5.2.2從“健康第壹,終身體育”出發,應重視學校體育場地的高標準建設和更進壹步加人對體育器材的專項經費的投入,合理的利用學校的每壹塊場地,發揮其最佳效益。學校教務處應和體育教師協調好學校體育課和活動課的安排,盡量將體育組設置為單壹的教研組,通過體育教師課前及時對場地、器材的協調與安排,讓學校有限的場地和器材得到充分利用,讓每壹位學生都能充分享受健康、快樂的體育,另外要加強對場地器材的維護和科學有效的管理才能發揮場地器材的最佳效應。

5.2.3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既要註重學校體育理論和教改方向的內容,又要註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應用,了解體育教學改革的最新動態,組織體育教師到先進學校或周邊地區進行觀摩學習,使他們的教學思路更加開闊,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同時鼓勵青年教師進行高學歷深造,使理論、實踐雙豐收。

加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學習,提高思想認識,使他們懂得壹些基本的體育知識,充分認識到學校體育的價值具有終身效益。把體育納入學校教育的發展戰略,“三育”或“五育”同步發展,真正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高對體育的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這是解決農村學校體育工作蓬勃開展的重要環節之壹。加強對學生體育具有社會功能和價值意義的教育,培養鍛煉身體的習慣,形成自覺鍛煉身體的心理定勢,幾十年之後,他們將分布在社會的各條戰線和做了家長,這對增強整個社會體育意識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義是深遠的,是壹項迫切的教育任務和長遠之計。

5.2.4各級人員要進壹步轉變教育觀念,因為我們培養學生的不僅要有聰明的頭腦,而且更要有健康的體魄,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有聰明的頭腦,正如體質是“1”其他素質是“O”,沒有前面的“1”再多的“0”也是沒有意義,兇此要對體育的各項工作給予充分肯定,關心支持體育教師的工作,加強體育衛生工作的規範管理,進壹步完善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檢查、評估制度,才能推動我區體育工作現狀的進壹步發展和壯大。

5.2.5改善體育教師待遇,提高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體育工作相對辛苦,學校采取壹定的傾斜政策來調動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評優、評先要重視體育教學工作的成效;職稱評定設置崗位要考慮到體育學科的職稱結構。對於貢獻大、能力強、素質全面的青年教師要破格晉升,不拘壹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體育教師能夠自覺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為學校體育工作多做貢獻,為我區的體育教育事業多做貢獻。

5.3加大體育新課改的力度,逐步形成體育學科的教學模式。使體育課改能與其他學科的課改工作齊步走。將課程改革引向深入,實際上是解決課程標準實施過程中註重學生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倡導有效的學習方式,主張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使獲得體育知識、技能的過程成為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面對課程改革,挑戰與機遇並存,我們應克服困難,以新課標為導向,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創造機會,將體育課改引向深入。

5.3.1積極推進校本教研。以案例教學為載體,改變個體為主的備課

行為,推行集體備課,發揮教研組集體智慧,註重教研活動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倡導教師在備課中要考慮以下因素:壹是教學內容,除教科書外,還應有音像資料、圖書資料、網上信息以及來自社會生產、生活知識和信息,註重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利用;二是教學形式,靈活多樣,講究實效;三是師生關系,多創設壹些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情境,以利學生鍛煉思維、開發智力、發展個性。同時應加強交流,資源***享。各直屬學校教研組與中心管理校教研大組應重視對典型案例的收集,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實現資源***享。

面對時代賦予的使命,我們將清醒地看到我市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應進壹步吸取與借鑒先進的工作經驗,為我市學校體育的發展提供壹個行動方略,為培養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社會主義新人而努力。(周莎)

  • 上一篇:我國保險營銷渠道的現狀
  • 下一篇:新征程上如何賡續紀律部隊血脈傳承辯論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