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民俗的詩句(有關民風民俗的詩句) 1.有關民風民俗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唐·杜牧《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宋朝 蘇轍(踏青)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冬至: 九九歌 壹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2.描寫我國傳統習俗的詩句
1`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2`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 遊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 柳覺東風至,花疑小雪餘.忽逢雙鯉贈,言是上冰魚.
4`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6`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喧江雷鼓鱗甲動, 三十六龍銜浪飛。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沈魂在湘水。 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
7`中庭地白樹棲鴨,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1.社日,六畜祭祀
2.元宵,看花燈
3.除日,貼春聯
4.重陽,掃墓
5.重陽,登高
6.端午,賽龍舟
7.中秋,賞月
中秋:
王建有詩雲:“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雲:“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壹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歷代詩人著力描寫的重要內容。在這些詩章中,有記錄各種傳統習俗的,有抒發個人情懷的,有描寫喜慶氣象的,可謂五彩紛呈。
臘月廿五日,人們開始打掃衛生,以迎新春。清代詩人寫道:“茅舍春回事事歡,屋塵收拾號除殘。太平甲子非容易,新歷頒來仔細看。”
年末歲尾,百姓希望來年五谷豐登,有“祭竈”風俗。晚清詩人羅昭隱這樣描述:“壹盞清茶壹縷煙,竈神老爺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
除夕守歲,壹家人開懷暢飲,團圓取樂,***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歲》詩中雲:“相邀守歲阿鹹家,蠟炬傳紅映碧紗。三十六歲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歲尾年初,家家爆竹,戶戶焰火,不絕於耳,氣勢如虹。元代詩人趙孟頫在《歲月》中說:“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地落階紅。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
描寫春節喜慶氣氛者,王安石可算寫到極致,他的《元日》詩膾炙人口:“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文天祥:“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3.求與中國傳統節日民俗有關的古詩
1、《元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白話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白話翻譯: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3、《清明》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白話翻譯:
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壹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
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壹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朝代唐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白話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壹點淒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壹人而生遺憾之情。
5、《鵲橋仙·纖雲弄巧》
作者秦觀 朝代宋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白話翻譯: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4.壹首描寫我國傳統節令及習俗的古詩
1。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 賞月 2。《元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 放鞭炮,貼對聯 3。
《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秾李,行歌徑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 賞燈 4。《除日》: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
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柳覺東風至,花疑小雪餘。
忽逢雙鯉贈,言是上冰魚。 -----除夕 貼春聯 5。
《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節 登高 6。《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
喧江雷鼓鱗甲動,三十六龍銜浪飛。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沈魂在湘水。
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 ---端午節 賽龍舟。
5.9首關於民俗風情的古詩詞
元日 (宋)王安石
杜牧《清明》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五月五日 (梅堯臣)
《水調歌頭》
《賣癡呆詞》 (唐)範成大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上元夜》(唐)崔液
6.有關風俗習慣的古詩
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
重陽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春 節: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中秋節: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宋 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元宵節: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明 唐寅《元宵》
冬 至: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唐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端午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 文秀《端午》
七夕節: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唐 權德輿《七夕》
7.12個傳統節日的風俗及詩句
春節
風俗:
貼春聯,拜年、放鞭炮、給壓歲錢、守歲
詩句: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 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2、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元宵
風俗:吃元宵、猜燈謎、放煙火
詩句:
1、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2、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清明
風俗:掃墓、插柳、踏青、蕩秋千、植樹
詩句: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2、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端午
風俗:
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菖蒲
詩句:
1、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2、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中秋
風俗:
賞月、吃月餅、家人團聚
詩句:
1、今夜月明人盡忘,不知秋思落誰家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重陽
風俗:
賞菊、登高、吃重陽糕
詩句: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