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堂的布置應按照以下原則:
靈堂布置以莊嚴肅穆為原則,正後方墻壁上紮"花牌",有全花、半花兩種,大致以深綠色為底,紮上黃色花朵圖案。
花牌的正前方置靈桌,靈桌後方正中央置四周紮有黃色鮮花的24 時遺像(用黑邊鏡框)壹座,靈桌上通常置備鮮花(黃白菊花為主)、供果、供菜,中間放靈位,兩旁置大香燭壹對,另有香爐等,如有致送素花籃的可置放靈桌兩旁,以八字形排開較宜。
孝家挽聯(死者之夫或妻及子女等挽聯)掛在遺像兩旁正後方的花牌上,其他各界人士致送的挽聯挽幛則可分別掛在靈堂兩旁墻壁上。花圈、花籃安放於入門兩側。
靈堂內左右置長桌,放香煙茶水,並置座椅若幹,均備吊唁者休息之用。靈堂門外小間左右或靈堂外兩側空地上置長桌,壹邊為收禮處,壹邊為簽名處。
關於靈桌上大蠟燭的顏色問題,壹般均用純白色,若喪家因死者高壽已逾七十或八十,而且子孫滿堂,認為是福壽全歸,希望點大紅蠟燭的,當然,這種做法並無限制,不過靈堂內空氣悲傷嚴肅,死者家屬尚在痛哭流涕以表哀思,而點紅燭,氣氛不調和,喪事究非喜事,似以避免為宜。
擴展資料:
靈堂,是人們為了緬懷已故的人而設立的作為寄托哀思的殿堂。靈堂的正中擺放靈柩,前面設牌位、香案、蠟燭、三牲及供品等,兩邊是鮮花與花籃,後方高懸橫幅,為該仙逝者治喪,前部邊上是演奏哀樂的樂隊與守靈人。
古時候的人們相信靈魂不死,他們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脫了肉體的束縛,必須使靈魂有壹個安頓之處,演變到後來,便出現了靈堂。人死後,喪家在家門口搭建靈棚,或在廳堂內設靈堂,使死者靈魂有安息之處,也是親友吊喪死者的場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