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舞”是貴州天柱侗族人民傳統的舞蹈形式之壹。流傳在天柱縣藍田、邦洞、鳳城鎮以及社學鄉和渡馬鄉,當地稱之為“放地牯牛”或“車地牯牛”,以模擬牛打架為舞蹈內容,采取邊歌邊舞的表演形式。鬥牛舞的主要道具為帕子、枕頭、籮筐、陰錢,伴奏的樂器有鑼、鼓、牛角和海螺之類。活動時間壹般是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日午夜和七月十壹至十五日午夜。屆時,男女老少舉著松明火把,集中到某壹家的堂屋或空曠平坦的曬谷坪上,敲鑼打鼓,鳴角吹螺,齊唱(鬥牛歌):嗚啷—冬火淺,選頭好牛來耕田。打贏那個留做種,打輸那個殺來煮。用帕子將兩個男青年的眼睛蒙住,讓他們雙膝跪地,上身前傾下匍,掌心著地,扮演“地枯牛”進行激烈交戰。若“地牯牛”的前方有堅硬的障礙物則用枕頭遮蓋,若不敗而出線者,則用籮筐擋住。並規定雙方都不準用手抓拳打或腳踢,只允許碰、掀、扳、推、捺、頂、撬、滾等八個基本動作。表演到精彩處,往往掌聲雷動,歡聲如潮,給侗家山寨增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
侗族鬥牛舞既不同於委內瑞拉的“摔牛”活動,也不同於西班牙的“鬥牛”遊戲。委內瑞拉和西班牙的“鬥牛”是人與牛鬥,他們鬥的對象是兇猛無比的公牛,與侗族鬥牛舞具有本質的差別。前者屬滑稽的娛樂性遊戲範疇,後者屬嚴肅古樸的舞蹈藝術範疇。關於侗族鬥牛舞的起 源問題,我們只有到歷史悠久的“牛文化”或者更為廣闊的農耕文化大背景中去尋求解答。
侗族舉凡與“牛文化”有關的“鬥牛節”、“舞春牛”、“送春牛”、“牛王節”、“敬牛欄菩薩”等民俗活動和俯拾即是的牛的神話傳說故事,無不與農耕文化有著必然的聯系,尤其是“鬥牛”習俗與農田耕作的關系更為密切。只要追溯它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軌跡,我們就不難發現“鬥牛舞”的起源,因為這壹舞蹈形式完全是“鬥牛”習俗再現。
侗族地區的“鬥牛”習俗由來已久,世代傳承。每年二月或八月逢亥日即為“鬥牛節”,亦有的地區是重陽(即九月初九),傳說這是保家牛戰勝犀牛的日子。《貴州通誌》載:侗家“俗尚鬥牛,先以重貨購大牛,飯之使肥,屆冬則擇日各牽牛出鬥。千百為群,奔騰跳擲,必勝負分然後止。”足見其活動規模之大,盛況空前。乃至今日,石洞、水洞、黃橋、都嶺壹帶“鬥牛”習俗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