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位專家曾呼籲:道德的底線必須堅守,因為這底線也是最後的防線;壹旦底線失守,那麽接下來的墮落就會如洪水決堤、雪山崩塌。道德貧血癥成為“流行病”,青少年其實是最大的受害者。在世風日下的今天,我們語文教師可能是這條道德底線的最後守護者,如果僅僅是因為要實行新課程標準而對學生錯誤的思想不敢批評,對正義和真理不敢進行大膽的說教和弘揚,那麽,他就曲解了新課改的目的和價值取向。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E·希爾斯曾說:“傳統不應僅僅被當作障礙或不可避免的狀況。拋棄傳統應該看成是新事業的壹種代價。保留傳統則應算作是新事業的壹種收益……傳統應該被當作是有價值生活的必要構成部分。”任何改革都逃脫不了過去的掌心。任何壹場改革又都是針對傳統而來,都是要革除傳統中不合時宜的東西,但改革又深深地植根於傳統,拋開傳統,改革就無從談起。我國語文教育傳統是在歷代語文教育的演進中積澱並流傳下來的教育文化成果。它散發著中華民族教育文化固有的迷人魅力,充分挖掘和弘揚我國優秀的語文教育傳統,對於認識我國光輝燦爛的教育文化遺產具有積極意義,也為新世紀語文教育改革奠定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在傳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傳統方面,新課程作出了許多富有積極意義的探索:新課程繼承了語文課程工具說,但對工具說的內涵闡述得更為豐富與全面。它不僅繼承了語文是思維的工具的傳統提法,還著重強調了它作為社會交際的工具性的壹面。“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新課程還充分揭示了語文課程人文性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對語文課程工具性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學的,知識教學幾乎主宰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師津津樂道的是知識的灌輸,學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識的接受和累積。而語文課程中固有的思想的熏陶、道德情操的陶冶、審美的愉悅和人性的張揚則被棄置壹邊。新課程在捍衛語文課程工具性這個根本屬性的同時,突出了人文性。但是平心而論,傳統語文教育對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征並非沒有充分的認識。我國古代語文教育就曾倡導詩文對人的感悟和教化作用,以培養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風度及高尚人格,教學過程中註重“引導”和“啟發”的方法,就是人文性的壹種重要體現。只不過他們培養人才的標準與我們21世紀培養與世界接軌的新型人才的需要相去甚遠。新課程突出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旨在倡導通過獨具特色的價值理性和價值取向去引導語文教育,以充分挖掘課文中的各種人文資源,從而達到塑造全球化時代新型公民形象的目標。它不但對矯正應試教育背景下的語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對抵制日趨墮落的世風也有積極的作用。它反映了新課程承前啟後、與時俱進的時代特點。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閱讀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體現了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和階段性的統壹。無論是閱讀教學的目標,還是對閱讀內涵的闡述都很具體且富有時代特征。首先,閱讀不僅是壹種包含誦讀等具體行為在內的學習活動,而且是對人生價值和美好個性的追尋。新課程提出的“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其次,閱讀活動不是孤立的單項的學習行為,它是質疑、對話、討論、交流、欣賞辯證統壹的綜合性活動。新課程尤其註重在對話與交流中討論與閱讀。新課程提出:“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同探討疑難問題。
關於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作用的關系,傳統語文教育比較強調教師的啟發和循循善誘的作用。《學記》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在學習過程中,傳統語文教育十分強調師生良好關系的培養,當然,傳統的師生關系及其教學方式是封閉的傳統社會及舊的知識傳播方式的產物。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和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傳播方式及途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壹的傳播者,壹些社會性傳媒,諸如書籍、報刊、廣播、影視、網絡等在學生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而,學校的語文教學方式也必然隨之發生變化。新課程繼承了傳統語文教育註重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的優良傳統,同時,適應時代的要求,對語文教學中師生的角色和作用的關系以及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闡述。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中,教師和學生被賦予了新的角色。教師的角色是“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而學生的角色是“學習的主人”。這壹點,實際上仍然不出傳統的“導”和“學”的範疇。但是,和傳統觀念不同的是,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的相應的要求,尤其是對教師提出的要求:“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這是傳統語文教育從未涉及的內容。在學習方式上,新課程提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主要是就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主客體關系而言,即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合作”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在交往與對話中實現;而“探究式學習方式”則主要指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有研究性及創造性而言。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所建構起來的這壹目標,對於“學”的闡述,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傳統是壹個社會的文化遺產,是人類過去所創造的種種制度、信仰、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構成的總和。它使人類歷史保持了某種連續性和同壹性,給人類生存帶來了秩序。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不同時期、不同社會所要求培養的人才的素質是不壹樣的。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育顯然應該按照整個教育目標的要求來培養相應素質的人才。新課程提出的語文素養的目標,首先是放在現代社會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框架內闡釋的,從而使語文素養成了現代社會素質的壹部分。新課程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新課程標準對於語文素養的概念與內涵作了切合時代的闡述。新課程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過去,我們習慣於用語文教育目標這個社會性的目的來概述語文教育的任務。新課程則將以往被人為分割的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各方面素質整合在壹起,並把它看作人的個性形成與發展的壹部分。在新課程所提出的諸種語文素養中,很難找到像過去那樣比較明確的知識性素養,新課程標準就是要淡化知識教學,消除由於片面強調知識教學而帶來的種種危害。
總之,語文新課程標準是對傳統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中那些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以及不科學之處進行變革,但那種標榜在新課標中註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而在教學實踐中放任自流、嘩眾取寵,甚至忽視了文本的價值取向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其實,新課標真正要我們教師做的是要讓學生更清醒地認識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學生學習的方法,並教導學生要重視學習。這樣,學生才能更理智地提出問題,更準確地思考問題,徹底清除應試教育留下的不良影響。新課程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開啟學生的心智,影響學生的人生態度和行為,為他們播下終生學習的種子;幫助學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人生的意義和生活中的滿足感;教師尊重學生的意見,而且相信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