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課生活化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本內容,因地制宜地註入生活內容,使教學回歸學生的世界,回歸生活的世界,回歸現實的世界。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觀察自然、認識社會、體驗生活、學會做人,提高思品課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在教學實踐中,思品課堂實現生活化的方法多種多樣,運用時事就是其中壹種常見的方法。時事是指當代的事情,特指近期內的國內外大事二時事教育是對思品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在日常教學中,可把時事教育和思品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有利於時事的學習,也促進了思品課的學習。如何有效地運用時事體現思品課堂的生活化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壹、時事在教學過程生活化中的應用
我們可以在思品教學的導入、講授新課、練習鞏固等階段引入時事教育。
第壹,利用時事作為課堂教學導人材料。前蘇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導語如何開啟,教師如何創設良好的情境,把學生帶人新課,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整堂課的學習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的日常生活人手,使新課導人生活化。以新鮮的時事熱點開場往往能創設壹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時事材料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真實性、廣泛性等特點,比較適合作為課堂教學的導人材料。教師應根據本節思品課所學內容選擇有關聯的時事材料,通過展示設問、討論、解答等過程講解時事,引出新課。時事導入法可以使學生在心理和知識上做好學習的準備,使學生進人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習動機,從而集中精力學習新內容。
第二,利用時事講解知識點。理論聯系實際是思品課的生命所在。思品課理論性強,有些內容略顯深奧。如果教師僅僅簡單地闡述理論,不僅不易於學生掌握知識,還會給學生留下思品課枯燥乏味的印象。而如果適當地利用時事材料,壹來可以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來可以用時事中現實的、鮮活的事例證明課本知識的正確性,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第三,利用時事練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知識的學習不僅需要記憶、理解,還需要運用。作業不僅要有鞏固和檢查功能,還應具備深化和提高功能以及體驗和發展的功能。在練習鞏固階段,可利用時事材料設計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時事問題。這樣既可以考查學生對所學頭仆識的掌握程度,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鍛煉了能力,同時又進行了時事教育,加深了學生對時事的認識和理解。
二、時事在教學內容生活化中的應用
思品教材在相當大程度上存在內容死板、事例陳舊、觀點滯後等不足,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學生發展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改變以課本為中心的陳舊的傳統做法,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和學生生活實際,選取學生關註的話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動學生發掘社會熱點新聞,讓他們自己搜集、自己討論,在主動探索中收獲知識、體驗情感,體會學習樂趣。如在講述八年級下冊第八課“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內容時,筆者讓學生課前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社會熱點新聞中關於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的內容,如毒膠囊、瘦肉精、地溝油、黑心棉等事件,在課堂中學生相互交流,熱烈討論,通過情景再現、觀點辯論等活動深刻地認識到在消費活動中,要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會在林林總總的商品信息中進行比較、鑒別,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從而充分行使消費者的權利,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
由於教學內容來源於學生的現實生活,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較好地領會了教材的基本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學習的必要性和探索的快樂,在探索中堵養了實際運用的能力。
三、時事在教學方法生活化中的應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傳統教學手段的貧乏性和單壹性,致使思想品德這門本來應是內容最豐富、講解最精彩、最能聯系實際、最具有思想教育性的學科,變得刻板、枯燥、沈悶。因此在生活化下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空洞說教,而是通過運用各種靈活、有趣的手段,以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下面以時事播報為例來了解教學方法的生活化。
在日常教學中,時事播報是壹種常見的時事教育形式,它讓學生去收集、整理新聞資料,通過演講的形式把新聞表述出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整理、表達能力,促使學生把目光從自身和家庭狹窄的空間投向遼闊的社會大舞臺,讓他們去關註、去體會世界的變化,感受時代的脈搏。
學生選定新聞後,需要通過語言的表述完成時事播報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不應該只是簡單地讓學生朗讀新聞,因為這樣做只能幫助學生了解當前所發生的國際、國內大事,不能充分發揮時事播報的功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學生講述新聞的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新聞播報不應“讀”,而應“講”。面對壹條完整的新聞,學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播報出來,這就要求學生不能通篇朗讀,而是事先對整個新聞進行加工、整理,以求用簡短、有效的語言把新聞講述清楚。這樣操做,培養了學生對信息的搜集、整理、歸納能力,並對自己所講述的新聞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新聞播報不應滿足於“講”,更應重視“想”。時事播報不能僅僅停留在讓學生了解時事的層次,還應結合時事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學生講述新聞完畢後,還應要求學生針對此新聞發表自己的感想。通過此步驟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這條新聞所蘊涵的道理,培養他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人類的良好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新聞播報不應只是學生講,教師也應講。學生限於自身的能力水平,有時不能準確地理解新聞,講述的內容可能存在不足的地方。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進行講解點評。教師通過對學生整個時事播報過程的講解點評,壹方面可以指出學生的不足或錯誤的地方,另壹方面還可以提高全體學生對此條新聞的理解水平,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