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構名稱不同:
日本古箏:
日本箏(koto),撥奏弦鳴樂器。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樂箏即中國唐箏 把它叫做日本箏顯然是謬誤)、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三者構造基本相同:桐木制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13根,每根弦用 1柱支撐。弦名從遠至近分別稱為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鬥、為、巾。琴身筆直。自古將箏比作“龍”,並依此為各部件命名。
中國古箏:
中國古箏(意大利語:LaCetra)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漢族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壹。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便攜式古箏、迷妳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壹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壹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2》創始時間,發揚人不用:
日本古箏:
始於17世紀,盲人八橋檢校(1614~1685)在江戶(東京)習得築紫流箏曲後,到京都將其改編增補,並作箏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為俗箏及日本箏其箏曲的創始人。箏的傳統演奏方法是右手拇、食、中指套上義甲彈撥,左手按弦。1921年宮城道雄創制17弦箏,已被廣泛采用。俗箏演奏的箏曲多為聲樂曲,也有據傳為八橋檢校所作的《六段》等器樂曲。宮城道雄創作的箏與尺八的二重奏曲《春之海》,成為現代名曲。20世紀60年代後,三木稔等作曲家為俗箏創作了為數眾多的箏曲。
中國古箏:
自秦、漢以來古箏從中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傳統的箏樂被分成南北兩派,現壹般分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