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藝伎,很多不懂的人認為這個職業富含神秘和曖昧的色彩,所以眾多人認為藝妓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懂的人眼中,這個職業是十分高雅且受人尊敬的。
藝伎,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壹項,與富士山、金閣寺壹同被稱為日本的代表。富士山在1707年爆發之後,壹直處於休眠期,作為壹座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壹,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都十分喜歡;金閣寺也經歷多次翻修重建,早已失去了最初的模樣;而這從400多年前流傳下來的藝妓,卻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裏形成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從事藝伎的要求十分嚴格,而且對她所擁有的技能也是壹再考量,培訓費用十分高昂,根本不是普通人能承擔地起的。
今天我們就來講壹講這個幾百年都沒有大改變的傳統文化,也被稱為日本三大名片之壹——藝伎。
壹、藝伎發展史
1603年,在經歷幾個世紀的亂戰之後,終於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幕府,但還未全部控制日本。當時日本很多大名都與海外的人來往,暗中擴充實力。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德川家康下令閉關鎖國,以切斷中間的不可言說的聯系。
1625年,德川家康再次下令規定:各地領主必須在江戶定期居住,史稱“參覲交代”。領主們前去江戶都會帶上侍從、家臣、仆人和金錢,各領主之間攀比現象也十分嚴重。所以領主們為了凸顯自己的勢力和財力,在這些人的競爭刺激中,娛樂行業迅速發展起來了。
但是大明們將漂亮的女子都納入舞女、侍女等,而武士層由於各種原因單身很多,男女比例失調很嚴重,但不久,社會上就開始出現了適合武士階級的歌舞伎。藝伎常在花柳界表演,起初是由男性擔任這個角色,經過培訓後,做壹些助興表演,被稱為“小生歌舞伎”。
到1651年,日本政府考慮到風化問題,於是頒布條令禁止了男歌舞伎表演。慢慢地女性開始進入這個行業,並且逐漸成為了這個行業的主流,男性也基本消失在這個行業。
藝伎從產生開始,就壹直遭到社會的影響和幕府的整改。直到1779年,日本首次出臺政策,將藝伎作為壹種職業,將其合法化,這時藝伎才基本定型。直到21世紀,日本的藝伎表演還保持著原本的模樣,表演的藝術可謂有增無減。
伎指男性,但是自男性從這個行業消退之後,便改稱為“妓”。在江戶時期,藝伎也是可以賣身的,也就自然被妓女視為競爭對手,所以吉原地區就有約定:賣藝不準賣身。於是藝伎與妓從此劃清界限,原本為表現女性的“妓”又重新改為了“伎”。
進入19世紀,日本的經濟、文化都開始繁榮發展。藝伎也在經濟的刺激下蓬勃發展起來。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工商業更是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更多的閑錢,宴會聚餐的數量劇增,對藝伎的興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其次,隨著社會的發展,娼妓十分影響社會風化,所以幕府壹直采用高壓政策禁止私娼。
在21世紀初,隨著日本文化有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而且加上藝伎的修行十分艱難,據估計,當時京都的藝伎大約只有200人,許多藝館轉做他用,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漸漸冷卻,傳統藝術漸漸在霓虹燈中隱匿了以往的光芒。
二、藝伎妝容
我們看到藝伎的時候,肯定會不由自主地問:“為什麽她們的臉要化的那麽白,而嘴又那麽紅呢?”
據說在藝伎誕生之初,在酒館等地方進行表演,日本的傳統建築長屋采光比太好,再加上室內用的煤油燈,依然不能比較清楚地觀看藝伎的精彩表演。
所以為了在較黑的環境中表現自身的美麗,藝伎們會在臉上、脖頸上塗上厚厚的白粉,畫上鮮紅的嘴唇。但是手上卻不塗,這是因為藝伎的工作不僅僅是表演節目,還包括給客人斟酒,手上不塗以表示潔凈。
早期,這些白粉是由鉛或汞制成,對皮膚有極大的刺激性,對皮膚的傷害很大,所以很多藝伎年紀小,但是皮膚卻早已衰弛。看起來簡單的發髻卻也是十分復雜,首先在盤發髻之前,要往頭發上抹粘性很強的發膠,按照不同的形式在頭上盤成發髻,發髻裏面放上壹塊綢布,有時為了定型還得放上紙片,用發叉、綢帶固定,再搭配上發簪。
除了復古的妝容之外,雍容華貴的和服可以稱為藝伎的另壹個代名詞。目前藝伎界幾乎可以稱為壹個女性的世界,除了極少數的男性擔當的“穿衣師”之外,其他職業全都是女性。
藝伎的穿著究竟有多講究才發展出壹個職業來為她們專門穿衣呢?
藝伎的生活開銷很大,其中很大壹部分就是和服,通常壹件和服就需要上千美元,而為了表演,她們每個人又必須置辦十多套。壹套精致的和服甚至多達20多層,重達20多公斤。靠壹個女性自己穿上這樣的衣服基本是不可能的,於是誕生了壹個職業——穿衣師,專門給藝伎穿衣服。
藝伎所穿著的和服與普通和服不大相同。傳統的和服將女性的脖頸包裹地嚴嚴實實,但是藝伎的和服不僅露出脖頸,還刻意向後。據說在日本人眼中,藝伎的脖頸是十分迷人的。
三、藝伎儀態
要想成為壹個藝伎要經歷重重磨難,而且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是五花八門。藝伎靠藝術為生,學藝自然是必修課,她們要進行詩書、舞蹈、琴瑟、茶道、書法、插畫、談吐等藝術的修煉,還要學習如何走路、如何鞠躬、如何斟酒等生活禮儀,甚至包括如何優雅地打開推拉門。
但這還遠遠不夠,作為壹名合格的藝伎,她們的記憶力、察顏觀色的能力也是壹個極大的考驗。為了讓顧客能夠得到放松,且表現出自己的非凡的談吐,她們必須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還要對國際新聞有壹定的了解,甚至花邊八卦也要了如指掌,這樣才能在第壹時間裏活躍氣氛。
更重要的是察言觀色的能力,對顧客們應付自如,這並非是三天兩頭便能掌握的能力。男人們在與藝伎的交流中,從娛樂中獲得放松和幸福的感覺,可是對於藝伎來說,這是壹個很嚴肅的過程,是自己多年學習、修煉結果的表現。
培養壹個“名伎”付出的錢於精力更是難上加難,但壹旦培養出來必定是受人追捧的,許多豪門、商業大亨為壹探風采更是壹擲千金。
四、藝伎的行業規則
封建時代的藝伎壹般從10歲開始學藝,現在壹般是從中學畢業之後才可以學藝,壹般是14或15歲左右。進入壹個有名的藝館進行修習,壹般時間長達5年。
由於藝伎需要學習的內容十分復雜,過程也十分艱苦。所以中途離開的人數不勝數。而且由於藝伎是古老的傳統文化,日本的階級制更是被凸顯出來。
大概16歲時便可以擔當舞子,然後再轉正為藝伎。壹般藝妓生涯只持續到30歲,倘若30歲之後還打算接著做藝伎的話,就必須降級,成為年輕貌美的藝伎的陪襯。
在整個藝伎生涯中,藝伎不得結婚,以維持“純潔”的形象。至於隱退之後的出路,大多人都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如果積蓄比較多的話,也可以開壹個自己的藝伎館,但是由於目前社會的偏見、誤解等原因,其實很多藝伎隱退之後的生活都過得很淒慘。
藝伎的活動範圍比較封閉,外人很難介入。如果有人想要進入這個圈子,或者觀看藝伎表演,必須要經過熟人推薦,否則,即使妳已經到了她們表演的酒館,也是無法看到表演的。
總結
藝伎是日本傳統社會的壹個射影,傳統的階級制復雜且壓抑人性,苛刻的訓練要求也讓人望而卻步。而女性的青春期不過十多年,加上臉上厚厚的白粉對皮膚的刺激,很快就色衰愛弛了,退休後的保障制度也不好,這些對於想要成為藝伎的人可以算是勸退書了。
作為新時代的人,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職業壓抑了女性,以取悅男性為主,更不符合我們對男女平等的渴望。
藝伎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夕陽產業”。在京都的五條花街或許還能看到昔日的藝伎繁榮景象。藝伎的消亡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但身處此行的藝伎們仍然為之努力,在世界周遊表演以提高藝伎的知名度,吸引更多人來繼承傳統。
藝伎可謂是雅而不俗,遊於酒館、藝館等地方,在繁華的京都中,彈奏著日本的古老樂器——三味線,嘴裏唱著古老的樂曲,身姿優美,也不失為壹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