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還是具體解讀:
從題目來說產品關註的是輕量、復雜化的產品,但對工廠本身是希望能做到無人化。針對無人化的工廠,精益是基礎,然後是對產品本身、質量、物流等的提升,才能做到真正的無人化。
現狀裏面因為多了些術語,所以大家可以關註下熱處理產品的耐久、耐摩耗、耐熱等性能。裏面有個日本行業的專業詞匯叫做川下產業,我查了下資料,給大家做個解釋。在日本將產品的生產制造按照“流”分為川上和川下的概念。川上壹般指的原材料端的生產制造,而川下指的是後工藝,包括裝配、機械加工和熱處理等工藝。區分這兩個產業的好處是,可以系統的來看提供資源和資源加工兩個產業的大趨勢以及行業研判,做個參考。另外,高水平化的理解就是各種技術的組合後形成創造力的技術。
未來的姿態,特別的關註是控制技術和模擬技術。因為如果可以進行模擬的話,則工藝、質量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無潤滑的是減少工藝的思路。另外,環保角度也是日本所有制造技術革新的著眼點。
材料類幾個方面的革新提出的比較具體和專業化。除了專業術語,大家可以關註節省資源和可循環的材料。在這裏就灌輸了DfX的理念,對DfE和DfC都做了政策部署。DfX就是在產品設計前端就考慮到了環境、可循環等的功能並加以設計和策劃。
在工藝革新環節裏,重點為溫度及氣體的控制。物聯網目前正在拓展,所以傳感器技術的升級會帶來工藝的重大變革。
細分的工藝革新裏面,包括生產效率、能耗、工藝及表面質量的開發,都需要從整體到各自細分的熱處理工藝進行策劃和壹步步驗證,確保可實施的地步。對於我們粗放的熱處理技術也需要借鑒從而審視自己的短板,哪些核心技術是我們已掌握的,哪些是受制於人,我們的突破難點在哪裏?是否需要集行業之力來攻破。
最終產品的特點除了本身性能外也有和其他多種材料的適應性研發,所以都是細分的課題。而對未來工廠,涵蓋了能源、功能、精度、自動化、綠色化等的概念,也需要基於本身企業的特點來逐步推進。
熱處理技術的解讀為最後壹個環節,期望本系列可以為行業各技術帶來更多的參考意義。我們不僅僅需要微觀的進步,也需要宏觀的學習和思考。後期會從綜合角度將沖壓、鍛造、模具、熱處理等方面技術做個綜合的解讀,對日本下壹代制造技術的思考點或著眼點進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