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日本飲食中的中國元素

日本飲食中的中國元素

日本是與我們壹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 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國的影響。日本的飲食與中國許多相同之處,但是又存在很大差異。

眾所周知,中日文化有著很深厚的淵源,飲食文化作為中國基本的文化,對周邊國家甚至全世界來說,都有著特殊的影響。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從唐朝開始,日本就與中國進行了大量的交流活動,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中國的飲食文化也對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筷子的使用也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連日本的歲時食俗、調味方法都與中國節俗的傳播分不開。因此,日本的飲食與中國有著許多相同之處。比如,日本人和中國人飲食餐具基本相同,都是使用筷子、碗、盤子等。其次,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待客都非常熱情。然而中日兩國飲食文化又存在很大差異。

中日兩國人對飲食的重視程度存在壹定差異。日本人不太重視飲食,在日本的傳統思想中,認為談及飲食是低下、汙穢的,在日本的神話中,有關飲食的部分很多都與身體部位有關,從千年前更產生了“女體盛”這壹典型男尊女卑的餐宴形式,至今依然在京都、東京、大阪等大城市的高級會所出現,所以日本人從深植於根的文化中認為過多的關註飲食是不潔的。加之在中國思想傳入日本時,也接受了孟子關於“君子遠庖廚”的思想,使得飲食中男女性別差異的味道更加濃郁。

而中國對於飲食卻是有著很深的執著。有這麽壹句口頭禪“君子為腹不為目”,中國的菜肴每壹頓都是經過比較長時間的烹調的,特別是在宴客的時候,菜色更是體現主人家境和身份的壹大象征。在節日之中,傳統食物的準備有時比傳統慶祝活動更為人所註意,沒有特定食物的節慶是不能展現出氣氛的。比如端午節,在劃龍舟之余,分粽子是絕對免不了的,即使是在大學裏生活的學生,沒有留意龍舟比賽,也會購買粽子“應節”。其他節日也有相應的食品。這與日本人在節慶期間更多的關註慶典的活動舉行有很大的差別。中國為了更好的發展飲食文化,還特意舉辦很多不同的比賽,在菜色有地方特色的區域還有專屬的菜系名稱,如粵菜、川菜、上海菜系等八大菜系。

雙方的待客方式及觀念大相徑庭。中國人待客,喜歡“寧剩勿少”,好像桌上飯菜剩得越多,越能顯示出主人的盛情與美意。即使飯後桌上壹大堆殘羹剩飯,主人也還會再三表示歉意:“沒有什麽可吃的,真過意不去。”而日本人待客,“料理”的數量會恰到好處,既讓客人吃飽,又不剩飯剩菜,否則會 認為太浪費了。並且,日本人使用的餐具也有壹番講究,往往根據菜的種類選用不同的器皿,而且會在菜上放些花草增加自然感。

佳肴還需美酒配,中日的飲酒方式亦是不同。中國的酒與茶同樣歷史悠久,自古以來,人與酒結下不解之緣。所謂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歡,無酒不成敬。中國人請客吃飯,除了準備豐盛的飯菜外,更是大設佳釀良液,勸酒暢飲,甚至逼酒,不醉不歸,以示誠心。中國酒類之多冠蓋四海,大致可分為白酒、黃酒、啤酒、果酒、料酒等,具體品種無以數計。單就名酒而言就不下300種。

日本酒類也不少,清酒聞名遐邇,從味道說,有甜辣兩種;從等級說,有特級、壹級和二級三種,大概都在15度上下。最有名的清酒有'大關'、'菊正宗'和'富久娘'等,京都的'月桂冠'、廣島的'醉心'和秋田的'太平山'也不錯。日本人很喜歡喝酒,尤其在晚上,每天下班後,大都要喝壹杯後再回家,直接回家的人也要在家喝壹杯,而且往往與中國人壹樣邊吃邊喝。許多日本公司的職員,每周要有三四天在外面喝到深夜,方才如倦鳥歸巢;因此也才有了沒有酒也便沒有日本的現代化之說。酒的作用更表現在交易場上,飲酒只是壹種形式和手段,真正目的卻在談生意上。

飲食的差異也會表現在待客的方式上。中國人好客,常常輪流作東聚餐,到了吃飯時間,如果誰說壹句“走,下館子去!”往往是邀請的人掏錢,並且在餐桌上的時間往往會兩三個小時之久。而在日本,同樣的場合,即使誰說“去吃飯吧”,那也往往是各付各帳的,彼此之間不會客氣。另外,日本人吃飯講究速度,即使是公司的老板,午飯通常也只吃壹碗五、六百日元的面或“盒飯”了事。

中日飲食的食材也存在很大的區別。中國已陸地居多,而日本是壹個典型的圍海而生的國家,中國的海岸線雖然很長,在近海的地區也會有大量的海洋類菜式,但是烹調上也與日本有著根本的差異。

中國的主食是谷物,北方為面、飯等大米、小麥加工出的食物,而南方為米飯。菜肴的原材料也多為陸生的動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魚類。 在日本,菜肴的原材料多為大米、魚介、海藻類,與中國的差異非常大。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吃掉70公斤左右的魚類。為了保持調制魚類食品時,鮮味不會流失,日本人更多的使用冷菜,也就是說,日本以生、冷、清淡的飲食品味為主。這與中國強調的食物必須煮熟才能吃的根深蒂固的觀念有著深深的沖突。

中國的飲食文明對日本人吃喝之道的形成,起著鹵水點豆腐般的推進作用。另壹方面,日本人對於得來不易的人家的好東西,壹旦到手便絕對不肯輕易放棄。明治時代開始,隨著西餐的引進,不但使日本料理的面目大為改觀:而且,食文化領域裏的西方文明,也開始在日本列島上生根、開花、結果。這使得日本飲食文化的整體素質,既具有東方之美,又飽飲了足夠的人類現代營養。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並且達到了較高的文化品位。中日飲食文化的差異,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各國文化的差異,兩國應該互相尊重,互相交流與學習,我們更應該“舉青春之力,謀世代友好

  • 上一篇:日式獸裝曲腿怎麽做
  • 下一篇:春聯怎麽貼?春節貼春聯的正確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