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去恩施,其目的地是恩施地心谷,雖沈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壯美中,但這裏的民俗風情令我很難將它與湖北聯系在壹起。
印象中的湖北是武漢、仙桃、荊州、襄陽、隨州等城市的模樣,並且這些城市的身上有著明顯的湖北味道。
但恩施州不同。
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的湖北恩施州,夾藏在武漢與重慶這兩大“火爐”之間,自古就扮演著“川蜀咽喉,荊楚屏障”的重要角色。
那麽恩施究竟哪些地方“不太湖北”呢?
恩施人說話“不湖北”。第壹次和恩施人聊天,我霎時間以為對方是四川人或重慶人,但他卻是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卻講著壹口與西南官話川渝片口音極其相近的方言。
恩施朋友說,他們恩施人外,只要壹張口,也常被誤認為是四川人或重慶人。雖然他們是湖北人,但與四川人或重慶人用方言交流起來絲毫沒有壓力。
恩施風味“不湖北”。去過恩施兩次,雖然沒有品嘗所有風味,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的 美食 小吃都沒有錯過。
綜合發現,恩施的風味包含了重慶的麻、湖南的辣、貴州的酸,其中,重慶味道尤為濃厚。
恩施人喜酸嗜辣,口味接近四川,貴州和湖南。恩施之旅中,印象最深 美食 是合渣、小土豆、酸湯魚、各種鍋子和烤魚。
恩施地理構造“不湖北”。它東連荊楚,南接瀟湘,西臨渝黔,北靠神農架,在延續了雲貴高原東部的同時也承接了四川盆地的邊緣 。
山地風貌有大峽谷、原始森林、天坑等,在這裏“兩山咫尺行半天”在這裏是壹種常態,巫山山脈、武陵山脈、齊嶽山脈,並形成三山鼎立之勢,江漢平原的魚米之鄉,與這裏相距甚遠。
除了方言、風味和地理“不湖北”,恩施的 歷史 文化就“更不湖北”了。如果說湖北的文化來源於“楚”,那麽恩施就是“巴”。
恩施是古巴國的發祥地,土家是古代巴人後裔,這裏有近壹半的人口被識別為土家族, 這裏依舊保持著古老的“巴人遺風”。
巴國在是先秦時期西南地區的壹個國家,它因鹽而興,因鹽而亡。遠古的巴人把鹽稱作“巴鹽”,“鹽巴”。巴人用“鹽巴”與周邊民族展開貿易,建立了“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東方樂土。
那時的恩施,屬巴國的南郡,生活在這裏的人被稱為“蠻”,亦叫“南郡蠻”。後來巴國後被秦國所滅,部分巴人退居到今天的武陵地區,並與當地的壹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
今天的恩施州,依舊是保存了許多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人文古跡,其中,恩施建始縣地心谷景區的“巴鹽古道”尤為珍稀。
這條藏在鄂西大山深處的千年古道,因現代化交通的發達,早已作古,但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第五大古道”。
除了“巴人遺風”,恩施文化中也有著“土司家族”的深厚 歷史 。在鄂西南地區,勢力最強大的土司的就是明清時期的容美土司。
鼎盛時期東接荊楚,西連巴蜀,南達洞庭湖,北鄰江漢平原。清雍正皇帝曾在奏折中寫道:“楚蜀各土司中,唯容美最為富有”。
雖然古時的鄂西南地區難以開發,且遠離中原王朝,但容美土司家族對中原文化十分崇尚,數代人飽讀詩書,工於詩文。
出身土司家族的田九齡曾寫道:“藏真已自依山餌,不待桃花始避秦”。因為這樣,後人很自然地就把“武陵山中”的那個桃花源對應了起來。
繡制藝術“不湖北”。說到湖北的繡制藝術,我的腦海裏不由想起流行於荊沙、武漢、洪湖壹帶的漢繡。作為古楚之地,武漢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為漢繡的發展提供了文化土壤。
但在恩施,卻是另外壹種古老的制秀藝術,西蘭卡普是土家族特有的編織工藝品,意為“打花被面”,被稱作“土家之花”。過去土家姑娘出嫁時,必備“西蘭卡普”。
雖然西蘭卡普的起源和發展,在史籍中只有零零碎碎的記載,但土家族長於織作的悠久傳統壹直保留下來,成為 歷史 長河中獨特的壹支奇葩。
建築風格“不湖北”。提到古建築,印象中的湖北古建築充滿楚韻,但在恩施,吊腳樓是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築。
恩施土家人分布呈現出小聚居的特點,大山中有許多土家族吊腳樓群,如小溪古村落、宣恩彭家寨、鹹豐麻柳溪、宣恩慶陽老街等。
看到這些吊腳樓,不由想到渝東南及桂北、湘西、黔東南地區,但在湖北,如果不是對地理尤為清楚和了解的人,可能是壹下子不會想到恩施也是如此。
盡管恩施屬於湖北省,但無論是地理、風俗、飲食還是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它都能輕易和鄂東廣大地區分別開來,因此總顯得不太“湖北”。但它無疑是荊楚大地上的壹顆獨具特色的璀璨明珠,令湖北 旅遊 愈發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