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春分的傳統含義

春分的傳統含義

春分的傳統含義

 春分的傳統含義,二十節氣在古代不僅是查詢時間的歷法,也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傳統意義。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季的第四個節氣。下面來看看春分的傳統含義。

春分的傳統含義1

 從傳統文化來說,這壹天是舉行盛大祭祀儀式的日子,《禮記》記載道:“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舊時天子會帶領群臣去祭天,老百姓不能參與的。後來演變成民間也能祭祀了,很多人家會去掃墓,攜帶供品至山上,先由祖墳祭拜起,再去各家的先人墳前祭祀。

從氣候方面來講,古代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因此對於古人來說,是壹個占據重要位置的節氣。

  這個節氣有什麽農事

 春分到了就會提前做很多農事準備,例如采購種子、化肥、農藥以及春耕所需農具等,以便天氣轉晴後及時播種。之後農民們會選好秧田,精整秧廂,接著搞好種子處理以增加發芽率,提高發芽勢。期間還會嚴格對種子及床土進行消毒和間歇浸種等。近年來育秧技術也很先進了,只要雨水充足就不成問題。

人們還會根據天氣狀況抓緊搶播雙季早稻,播時分廂定量,稀播、勻播,以利於培育壯秧,此時要多看天氣預報,才能加強田間管理。

  耕田安排註意事項

 1、水分管理:如果雨水較多,註意及時排出田間多余的積水,不宜在陰雨天進行播種,避免水分過多,導致種子發芽受阻,降低種子發芽率。如果氣候較為幹旱,要註意及時澆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2、及時施肥:作為植物抽芽、新梢生長的季節,農作物對營養的需求是比較大的,要及時追施氮肥等物質。

 3、溫度控制:此時晝夜溫差大,要合理調整好溫度,註意觀察天氣變化,為農作物營造壹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春分有什麽禁忌

  1、忌大熱大寒

 春分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戒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要註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總的原則是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應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防止因此類菜肴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而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應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的目的。

白燒鱔魚、杜仲腰花、大蒜燒茄子等,有補虛損、降血壓、涼血止血的功效;春筍性味甘寒,具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去煩、利尿等功效,都是春分宜食之品。大熱大寒是春分節氣的禁忌當中最需要避免的。

  2、忌大喜大悲

 春天不僅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精神疾患多發的時候,因而春分時節切忌大喜大悲,否則不利於肝氣的疏泄。可利用春光明媚時多做戶外活動,或與好友結伴郊遊,以保持身心平衡,此外,春天應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同時保證睡眠質量,為壹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3、宜定時用餐,適當鍛煉

 由於春分冷暖交替、乍暖還寒,人很容易出現高血壓、月經失調、過敏性疾病等。要特別註意定時睡眠,定量用餐,以達陰陽互補。可逐漸開始晨練,以散步、慢跑、打太極為宜。春分後雖然天氣日漸暖和,但日夜溫差較大,按照“勿極寒,勿太熱”的原則,早晚要適時添加衣物,平日多曬太陽。

春分的傳統含義2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壹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余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 壹是指“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即白天和夜間的時間相等,都是12小時。此時北極點在經歷了半年的黑夜後,在這壹天初見陽光,而相對應的南極點則將在此日告別陽光。

 春分以後,陽光直射點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時間就開始變長,夜間時間變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則變得晝短夜長。 二是指“季節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這段時間作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正好平分了春季。從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將其壹分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

 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壹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壹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的傳統含義3

  春分有什麽講究

  1、立蛋/豎蛋

 “春分到,蛋兒俏”,立蛋,被人們稱為豎蛋,意思就是到了春分這壹天要把雞蛋立起來,不過失敗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也不少,新鮮的雞蛋比較容易立起來,至於為什麽春分這天可以立蛋,原因還需要考證,不過立蛋有壹句諺語:“上頭光,下頭園,頂天立地保平安。”我們在春分的時候可以嘗試立蛋。

  2、吃春菜

 到了春分是有“春分吃春菜”之說,“春菜”就是常見的“野莧菜”,又稱“春碧蒿”。在春分這壹天,村子裏面的人會去山裏找野菜,帶回家後放到湯裏與魚片壹同煮滾,此乃“春湯”。這個風俗還有壹種順口溜:“春湯灌臟,洗滌肝腸。合家老少,平安健康。”

  3、送春牛

 在春分來臨之際各家各戶開始貼“春牛圖”。春分隨之即到,所以就會有挨家送春牛。春牛圖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所有的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在送春牛圖的時候都要說和春耕有關的護體,忌諱不吉利的語言。

  4、粘雀子嘴

 春分這壹天,家家戶戶都得吃湯圓,同時還得將數十個沒有包餡、已經煮好的湯圓,用細竹簽插著,並將之放置於田邊那兒,這就是“粘雀子嘴”。據說此習俗能避免麻雀來破壞莊稼。

  5、放風箏

 春分這天,大部分人都會到戶外放風箏,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風箏發展大致經歷了木質、竹子、紙質、塑料等材料,形式也多種多樣,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風箏圖案通常為吉祥圖案,通過放風箏不但可以祈福,還能鍛煉身體,又可以增加人們之間的交流。

  • 上一篇:日本留學城市——京都
  • 下一篇:昭通市偉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