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來寫壹篇春節作文紀念壹下吧!春節是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妳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春節早市作文800字”,下面我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716428 春節早市作文800字1
在閩東山區的年俗中,打糍粑是重要環節,不僅因為糍粑好吃、好保存,更重要的是打糍粑,能帶給人們非常重要的儀式感。
不過,要說好吃和儀式感,在我的老家壽寧縣下黨鄉海坑村,則還要數打年粿。
打糍粑,把糯米淘洗幹凈,用水在木桶裏泡上壹夜,第二天用木箍的飯桶蒸熟,然後放到石臼裏用木錘打爛,即可。
雖然打糍粑已經很復雜,但和打年粿相比,還是簡單多了。
打糍粑用的糯米,而打年粿用的則是粳米。打糍粑泡米用的是清水,而打年粿泡米用的則是木堿水。年粿之所以美味,奧秘全在於這木堿水。
在老家的山中,有壹些灌木燒成灰,放在水中煮沸後,會產生木堿。
做最好的木堿水,自然要用上好的灌木,而上乘者,就叫堿樹。先把堿樹砍回來,然後燒成木炭,再讓木炭慢慢化成灰。上好的堿木灰,白色而細膩。燒壹大鍋開水,把堿木灰放進滾水中,再煮個10幾分鐘。煮好的木堿水,用棕片或紗布進行過濾,把煮爛的木堿灰去除,木堿水繼續在木桶裏沈澱,最後把桶裏透亮明澈的木堿水打出,和上好的粳米壹起浸泡。經過壹個晚上的泡發,粳米變成鮮亮的綠色,抓壹把在手,再聞壹聞,香噴噴的木堿味,讓人產生無限期待。
米泡發後,就要裝進飯桶裏蒸了。
在大鐵鍋裏盛上水,再將飯桶放進鐵鍋裏。竈膛開始燒大火,等鐵鍋裏的水開後,木桶蓋的縫隙慢慢開始冒熱氣,此時最為關鍵,堿米飯燒得不夠熟,打出來的年粿口味不夠純正,而燒過頭了,打出來的年粿不夠光滑,做成粿坨粿餅則不夠美觀。
因而,在飯桶蓋開始冒蒸汽後,有經驗者,就會不時用手掌撫摸飯桶,通過桶壁的熱度和桶蓋冒出來的蒸汽,判斷桶裏的堿米飯是否熟得正好。
將堿米蒸成帶著淺綠色的堿米飯後,倒進石臼裏,再用木錘進行錘打。
由於年粿比糍粑硬,打起來比較吃力,壹桶堿米飯的年粿,需要幾個成年男人輪流打。打的過程,技術含金量非常高,通常是男的高舉十來斤重的木錘打粿,而女主人則蹲在石臼旁,不停往石臼裏灑溫堿水,兩個人要配合得天衣無縫,否則女主人的頭就有可能被錘到,以至受重傷。
通過男女主人的精妙配合,經過20多分鐘的錘打,方可大功告成。
剛打好的年粿,看去淺綠透亮,聞之清香撲鼻,手摸彈軟嫩滑……這樣的食物,又有誰見了會不動心?
而吃到嘴裏,柔軟和Q彈並存,木香和米香齊放,這樣的美妙,是吃其他任何食品都難以體驗的。
年粿打好,即可食用。女主人通常會先犒賞孩子們,無論是自家還是旁人家的孩子,總是見者有份。
然後,將壹大坨年粿,整個搬到餐廳,放在飯桌上的壹個抹了香油的竹匾上,再進行“藝術”加工。有的加工成流線型、兩頭小、中間粗,20厘米長的粿坨,那是正月走親戚時用的,送禮要送壹對,甚至用紅紙條拴起來。有的加工成粿餅,有橢圓形,也有圓形的,放到儲物間保存起來,在正月裏自家食用。
而儲存起來的粿坨、粿餅,由於木堿的原因,會慢慢變硬,但不容易變質。變硬的年粿,再食用,就得用刀切成片,重新蒸煮才能食用。有的因為放久了太硬,切之前還得放在清水裏泡上幾天,這才切得開。
最讓人難忘的,是用油菜花煮年粿,菜是綠的,粿是綠的,湯是綠的,碗裏漂起來的熱氣,似乎也透著綠。這樣的食物,雖非山珍海味,卻真正稱得上色香味俱全,吃上那麽壹回,也將讓人難忘。
只是,前幾年回老家過春節,已經很難吃到這樣的傳統美食了。而今,大多數人家都已習慣去超市裏購買工廠裏加工、添加了面堿的年粿,雖然看上去還是原來的模樣,但味道早已不是原來的味道。
好在,而今富裕起來的鄉親們,也開始懷念並向往那過去熟悉的味道,不少人家又像以前壹樣,快過年了,提刀去山上砍壹把堿樹回家,燒堿灰泡壹桶粳米,在除夕的傍晚再打壹回年粿。
在充滿年味的山村,聽著木錘錘打在石臼上那空靈而熟稔的聲音,感覺比什麽樂器敲擊出來的音符都更加悅耳。
而那剛出爐的年粿,散發出淡淡的木堿清香,總能讓我這樣的遊子,對遠離的故鄉更加留戀,以及對新時代的鄉間生活更加向往。
#716429 春節早市作文800字2
味道
元旦放假前夕,母親打電話問我回家想吃什麽飯,好提前準備。最近我和兒子又開始想吃母親做的藕盒了,於是給母親提議回家炸藕盒。母親在電話裏笑問:“妳娘倆這是都想過年了?”壹句笑語勾起了我對往日過年的回憶。
七十年代出生的我,生長在物質生活不夠富裕的農村。壹年到頭吃肉的次數屈指可數;哪怕是壹個雞蛋也要被列入家庭日常生活收入。在那些漫長的等待春節到來的歲月裏,我感覺每壹天都是度日如年……
進入臘月的農村壹天天有了年的味道:“小孩,小孩, 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過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粥臘八蒜,吃完粘糕就過年”。臘月初七的晚上,母親就開始吩咐我和哥哥剝蒜,然後洗凈晾幹備用。臘月初八早晨起來,母親就把蒜放進兩個幹凈的大玻璃瓶子裏裝滿,倒入提前買好的臨清濟美醬園的醋,然後封好瓶口;等到二十幾天後過年的時候,再拿出瓶子倒出碧綠的酸中帶辣的臘八蒜就著吃餃子,那滋味美得很!
當然臘八粥更是小孩子臘月初八那天必不可少的重要期待。那個年代尚未有罐裝的八寶粥普及,家家戶戶都是自己配料熬制的。母親總是會提前預備好花生、紅棗、黃豆、綠豆、紅豆、大米、小米、冰糖等物品,在前壹天晚上洗凈泡好,第二天早上在地鍋中放入物料加水燒開再轉入小火慢慢熬煮,等到睡夢中的我被甜甜的味道喚醒,粥已經黏軟香甜可口了。
“臘月二十三,竈王爺上天 ”,在農村人的傳統習俗裏,竈王爺的地位僅次於老天爺,壹家人的吃喝全得靠竈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呢!所以怎麽能讓竈王爺對自家的糗事閉口不言,那就蒸黏糕糊住竈王爺的嘴吧。壹般而言,普通人家都會在臘月二十三這天蒸黏糕和花糕,借取降吉祥和步步高之寓意。對老天爺和竈王爺無比虔誠的母親,當然也不會例外。她總會提前很多天就準備好紅棗、黏米面等物品,直到二十三這天拿出來,和面、發面、蒸棗壹系列程序,然後蒸壹鍋粘糕再蒸壹鍋花糕。黏軟的粘糕只有壹個樣式,而貴氣的花糕則花式繁多。我對粘糕或花糕的制做過程不感興趣,唯壹感興趣的是濃郁棗香對我胃口的誘惑。
八十年代的農村經濟尚不發達,沒有超市、商場之類的綜合性店鋪,不像現在:基本上可以隨時買到妳想要的任何食物。母親會在小年過後的幾天裏蒸好幾鍋饅頭和包子,放置在屋外的搪瓷缸內,預備著年後的親戚朋友來家裏串門的時候吃。在那些我壹覺醒來的深夜,總是看到母親裏裏外外忙活,桌子上放著霧氣氤氳著的饅頭和包子......那些麥香濃郁的氣味刺激著我的味覺,甚至於現在的夢中都能清晰地感知。
小時候我的最愛除了八寶粥就是藕盒了。所以我最喜歡的是臘月二十八的早晨,每年都是等我起床的時候,母親已經把炸藕盒的面糊和好,藕片切好,蔥姜芫荽肉剁碎備齊了。母親把調制好的肉餡均勻地夾到每壹個藕盒(底部相連的兩薄片藕)中,我則把母親夾好的藕盒次第放入面糊盆中,父親再用筷子把藕盒放到油鍋裏炸,哥哥負責燒火。藕盒炸好壹大碗的時候,我們全家就開啟了邊吃邊炸的模式。等到外酥裏嫩餡香的藕盒全部炸完,全家四口人個個嘴角流油,早飯和中飯合二為壹了。
在那些等待春節的日子裏,勤勞能幹的母親總會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給我的味蕾制造出壹些驚喜。其中母親的炸餅也是我的味覺小主。還記得第壹次吃炸餅,應該是我在鎮小學上五年級的冬天。有壹天中午放學回家,母親正在和面揉饅頭。我跟母親說,下午要考試,現在蒸饅頭等饅頭熟了再吃,時間緊張恐怕會遲到了……母親說:“天冷了,發面開得慢。妮兒不怕,我不會讓妳餓著肚子去考試。”說著話,母親在爐子上放鍋倒油,然後把蒸饅頭的面重新揉成壹大團,再用搟面杖將面團搟成圓形厚片,在上面撒上壹些蔥花、花椒面、鹽,再倒上幾滴香油攪拌並塗抹均勻,把圓形面壹點點卷起來再用刀切成饅頭大小的小塊,揉搓成圓團再搟成壹個個碗口大小的薄餅。等鍋裏的油開始沸騰的時候,母親將小餅放進鍋裏,那餅在熱油的激發下瞬間膨脹起來,兩面各鼓起壹個金黃的大包,從裂口處滋滋滋地冒著熱氣……我在旁邊看得口水都要流下了。母親用筷子夾起壹個小餅放在盤子裏遞給我,囑咐我小心燙嘴,我接過盤子用筷子夾起炸餅壹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和蔥香的餅芯完美融為壹體,好吃到眉毛都要飛起來了。
時隔經年,不惑之年的我也已經為人妻人母。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想吃的東西隨時可以買到吃到。偶爾我也會帶著兒子去餐館大快朵頤或者心血來潮做些“色香味俱全”的飯菜以期樹立賢妻良母的高大形象。可是,再高級的酒店大廚,再色香味俱全的食品,都無法讓我品嘗到往日母親做出的食物味道……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悟出:母親腌制的臘八蒜、熬制的八寶粥、蒸的饅頭、黏糕、花糕、包的包子、炸的藕盒和油餅,那些不僅僅是食物的味道,那些食物寄存著我童年的美好時光,是獨有的年代味道,是記憶深處留存的年的味道,家的味道,愛的味道!
#716524 春節早市作文800字3
春節·歸鄉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當春節來臨,神州大地上無論身處何處,人們都紛紛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踏上了歸鄉之旅。
天還未亮,街上便有了不少快速駛向火車站的汽車。這是火車站壹年中最繁忙的時刻。站外早已水泄不通,鳴笛聲、引擎聲,此起披伏。
站內也已人滿為患,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有的是大腹便便的老板,有的是衣冠楚楚的白領,還有的是滿面滄桑的農民工……他們的身份不同,但想法卻不約而同——回家。壹列列高鐵呼嘯而過,似乎載著遊子對家人的思念,對童年的懷念,對故鄉的眷戀壹同駛向遠方。
清晨,壹縷陽光蕩開了黑暗,在朝陽的映襯下,高鐵緩緩地進入了車站。隨著列車到達某某車站的廣播聲,乘客們魚貫而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坐上了出租車,正如唐代詩人宋之問所言“近鄉情更怯”,明明壹直想著盼著,快到家了,心中卻有壹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來到小區門前,最先下來的是小朋友,笑著跳著跑進爺爺奶奶的懷裏,此刻爺爺奶奶飽經風霜的臉上不禁溢滿了笑容。隨後下來的大人們雖經長時間顛簸有些風塵仆仆,但掩飾不住眼底的喜悅。
來到家裏,自然是要掃塵的,屋裏屋外被打掃得壹塵不染,鮮紅的春聯貼在了老舊的門窗上,更是為家添了幾分新意。
到了晚上吃壹頓熱乎乎的年夜飯,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等待著新的壹年到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大人們的高談闊論交織成了春節的主旋律,洋溢著熱鬧喜慶的氣氛。此刻,大人們放下了工作的壓力,孩子們沒有了學習的負擔,老人們孤寂的心得到了慰藉……
春節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佳節,人們在春節調整心態,積聚能量。在新的壹年中,以更加積極、充滿正能量的姿態迎接生活的挑戰。
#716525 春節早市作文800字4
玩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無數期待的眼神中,春節如約而至了!人們忘記了不快,只將幸福的微笑掛在臉上,見了面總會道壹聲“新年快樂”,年味溢滿了大街小巷。
而在我們的眼裏,過年便是“玩”!
壹玩——貼春聯
貼春聯壹般是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和爸爸互相配合完成的。我先將春聯背後貼好雙面膠,再由爸爸將春聯貼在窗上,門上。貼春聯是有講究的,必須得對齊才會美觀,於是便會有爸爸貼我指揮的畫面。有時,我會背著手,假裝很認真地指揮,實則是亂說壹氣,繞得老爸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時,他便會不耐煩地讓我貼,本以為自己如願得到了貼春聯的機會,卻不料被老爸“反套路”。
二玩——年夜飯
我家的年夜飯總會有些不尋常。年夜飯壹般是從三點吃到六點,飯桌上的孩子們早早地就吃好了,於是,不甘於無聊的我們便玩起了“年夜飯小遊戲”,遊戲大概是這樣玩兒的—— 壹人被捂住眼睛吃菜,再用味蕾判斷吃的是什麽。而頑皮的我們總會令遊戲變了味兒,玩著玩著竟變成了惡搞,將生姜,辣椒夾給別人吃。我也被整過壹次,結果被辣得淚如雨下,但卻笑著喊繼續,仿佛自己擁有了金剛狼那樣強大的自愈功能。飯桌上的我們全都成了整蠱專家。
三玩——拜年
大年初壹,父母總會攜著我走親訪友,說些“新年好”“恭喜發財”之類的祝福語,大人們也總會給我包紅包。而每次收紅包時,我總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主動。收完紅包後,總能聽到那壹句令我絕望的話“來,兒子,媽給妳保管著。”唉,算了,說多了都是淚!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近幾年,年味兒越來越淡,國人過西方節日的興致卻越來越濃。文化***享是好事,但千萬別過了頭,變成了崇洋媚外,忘了初心!
#716526 春節早市作文800字5
古鎮裏春節
哼壹首小曲,談壹首小歌,時光悠悠,歲月靜好。新的壹年,又即將踏上新的旅途。
傍晚的夕陽斜射而下,灑滿我壹身的余輝。漫步在古鎮裏,走在石磚上,身旁是壹座座木頭制成的房子,甚是愜意。
古鎮傍河而坐,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大多都是些過客。新年之際,戶戶都是張燈結彩,在碳褐色的屋前掛上壹盞小小的大紅燈籠,也是別有壹番情趣。
沿著眼前的路走著,兩旁是筆挺的大樹,眼簾子裏是濃濃的綠意,蓬勃,旺盛,在滿眼碳褐色的古鎮裏,倒成了壹道靚麗的風景線。綠與古舊色的相互交映,就造就了這別有風味的美景。
向著古鎮的中央走去,遠遠地就聞到了溢人的飄香,有沁人心脾的芬香,有令人垂涎的甜香。近了,近了,古舊的房子,現代化的裝修,兩者合二為壹,融為壹體,此處,人愈發的多了,古街上已是人頭攢動。我哪裏還等得及,撒了歡似地跑了進去,卻差點被那有些破損的門檻絆著。我用盡力氣壹嗅,濃濃的香味溢滿鼻觀。我找到壹處絕佳的位置,就此坐下,眼前是美輪美奐的現代餐館,而窗外卻仿佛置身於明清時期的古都之中。此刻,我沈醉了,沈醉在從前舟楫往來,熙攘紛繁;沈醉在而今時過境遷,風韻猶存之間……在此刻,我看到了時代在發展著。
起身,離店。夕陽漸漸下沈,我慢慢向前走去,看過壹座座的古宅,再看,已不再覺得新奇。遠處,卻看到有個身影,迎著夕陽走著。金黃的余輝灑在他的臉上,他的發上,寧靜而又祥和。他向著遠處看去,目光深邃,用尖銳的眼神,審視著過去,期盼著未來……
時光靜好,卻轉瞬易逝。我定定的站著,看著古老與現代在這裏碰撞,體味著現代與古老的融合。
風景,此處獨好…….
#716527 春節早市作文800字6
河北的臘八
按照河北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八就開始了,年味也隨之到來了……
臘八這天,人們早早起來熬臘八粥,泡臘八蒜。此時,河北人家家戶戶都要用五谷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核桃、蓮子、果脯之類熬成壹鍋香甜黏稠的臘八粥。臘八粥的香味穿透了整條巷子。
做臘八蒜也是家鄉人的重要項目。將新蒜蒜頭掰開,剝去蒜的外皮,浸泡在醋內。壹周後,蒜變綠色,味道酸辣可口,醋已含蒜香。北方多在臘月做此菜,故稱“臘八蒜”。吃餃子,拌涼菜時倒上壹些味道非常鮮美。
河北人們在臘八除了做臘八蒜外,還要做臘八菜。將大白菜取其菜幫和菜心,去掉菜頭,切成菜段,用清水洗凈,淋幹。取壹洗幹凈的小缸,將淋好的白菜碼在缸裏,上面擺上生蒜,再撤上壹些白糖,碼壹層再繼續碼第二層,直到碼到缸口,然後倒人食醋,與菜持平。將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開。在常溫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臘八菜白中透綠,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古諺雲:“臘鼓鳴,春草生。”河北地區自古以來便有打臘鼓的習俗。通常是在臘日,或臘日前壹天,村民集會,擊鼓驅疫。屆時,人們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剛力士,敲擊細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趕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
其中,臘八時人們最喜歡的就是剪貼窗花,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 ,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窗花樣式不在話下,花樣繁多,樣子討喜。
在河北的農村,臘八還有有挑龍蛋的風俗,天還沒有亮的時候,男主人用水桶從村裏的水井裏打水。相傳運氣好水井裏會有龍蛋,挑回家裏以求風調雨順,取吉祥之意。
臘八代表了年的開端,也是年中很重要的日子。河北臘八的風俗別具壹格,頗有壹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