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著農歷舊年的結束,新的壹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和單調的冬天,迎接生機勃勃的春天。
中國是壹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民族根據他們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了他們自己的元旦,即把它改為“新月”,並更正了正月初壹的時間。顓頊、夏朝都以孟春初壹為元,即采用建陰夏歷,以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商朝采用陰歷,陰歷建築醜陋,以陰歷臘月初壹為元旦;周代采用周歷,農歷十壹月初壹為元旦;在秦朝,人們使用的是秦歷。
秦歷造海,以農歷正月為元旦;秦歷在西漢早期仍在使用。司馬遷、羅夏洪所創的太初歷,在漢武帝太初歷元年(公元104年)使用,後來又沿用建陰夏歷。農歷正月初壹就是元旦。後來,除了王莽、魏明皇帝曾使用過建州的殷歷、唐武後、肅宋時期的建子周歷外,所有朝代到清末都使用夏歷。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次全體會議采用了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歷時代,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和新年;由於正月初壹通常在立春前後,所以正月初壹壹定是“春節”。
春節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蠟犧牲在第八天農歷十二或犧牲爐子的第23天農歷十二到十五天的第壹個農歷月,新年前夜的高潮和第壹天的第壹個農歷。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這些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祭祀神靈、祭祖、除舊迎新、迎新祈福、祈求豐收。活動豐富多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