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普米族的歷史

普米族的歷史

1.明朝時候的普米族歷史

懷戀故土的民族普米族,中國少數民族之壹,現有人口33600人。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牦牛山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裏等地,與漢族、白族、納西族、藏族等民族交錯雜居。主要從事農業,兼營畜牧業。

普米族自稱“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古代漢文史籍稱之為“西番”或“巴苴”。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各地方言差別不大,壹般都能互相通話。許多普米人還兼通漢族、白族、納西族、藏族等民族的語言。過去,寧蒗和木裏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本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後來多被巫師用以書寫經卷。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數人信仰道教或藏傳佛教。節日有大過年、大十五、嘗新節等。

農業是普米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產業之壹。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青稞、豆類、薯類等,畜牧業在社會經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普米族與我國古代氐羌族系有淵源關系。根據本民族的傳說和歷史文獻記載,普米族先民是原來居住在今青海、甘肅和四川交匯地帶的遊牧部落,後來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低濕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紀中葉,壹部分人被征召入元軍,隨忽必烈遠征雲南。從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漸結束了“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狀態,開始了農耕生活。

千百年過去了,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終懷念著北方。時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習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遠古遊牧民族的遺風,能夠體味到他們對民族發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戀。

按照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3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帶;婦女還以發辮粗大為美,喜歡用牦牛尾和絲線編入發辮之中,盤於頭頂;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壹道紅色彩線。她們說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線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喪葬活動中,要舉行給死者指路的“給羊子”儀式。儀式開始,巫師先為死者指點祖先的名字,交待歸家路線,並牽來壹只羊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點酒和糌粑,如羊搖頭,就表示死者喜歡領受,全家吉祥平安。隨後死者家屬跪著請羊喝酒,向它磕頭。這時,巫師壹刀刺入羊體,迅速取出羊心,放在靈桌上,然後為死者念“開路經”:“快收拾行裝吧,由這只白羊為妳領路,回到我們祖先居住的北方。那裏有厚厚的白雪,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紮瓦山。這只白羊是祖先獵獲的野羊的後代,它壹定對妳忠誠,聽妳的話,把妳帶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安樂的故土。快快活活地去吧,跳跳蹦蹦地去吧,唱唱笑笑地去吧”。最後,還要具體指點死者應走的路線。言語中包含著對死者的安慰,也透露著生者的希望。

2.介紹普米族的來歷和分布

普米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壹。

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有29721人。根據1998年《雲南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公布的人口統計資料,普米族人口1997年已增至3。

11萬余人。雲南省怒江州的蘭坪縣、麗江地區的寧蒗縣、麗江縣和迪慶州的維西縣是主要聚居地。

其余分布在雲縣、風慶、中甸以及四川省的木裏、鹽源等縣。 普米族主要聚居的滇西北地區,屬橫斷山脈縱谷區中部山原地帶。

金沙江和瀾滄江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南北走向,形成高山峽谷、小盆地交叉相間的地形。著名大山有老君山、玉龍雪山、雪邦山等,沖江河、巨甸河、白角河、通甸河等河流分別註入金沙江和瀾滄江。

此外,還有著名的瀘沽湖、程海、玉湖等高原湖泊,水資源極為豐富。該地區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山區屬中溫帶半濕潤氣候。

各地氣候變化較大,高山終年積雪氣候嚴寒,江邊河谷地帶較為炎熱,半山區丘陵地帶涼爽,具有立體氣候的特征。雨量充沛、土質肥沃,適宜玉米、小麥、青稞、馬鈴薯、蕎麥、燕麥等農作物的生長。

部分溫濕地區還可以種植水稻、棉花、甘蔗等作物。在50年代,森林覆蓋面積達50-70%,盛產雲南松、冷杉、鐵杉、香樟、漆樹、花椒等優質木材及經濟林木。

崇山峻嶺是虎、豹、熊、野牛、金絲猴等稀有動物的樂園。鉛、鋅、鐵、銻、金、銀、水銀、石棉等礦產資源極為豐富。

過去,普米族有“西番”、“巴苴”、“普英米”、“培米”等稱呼,後統稱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普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現在大多使用漢文。

? 普米族信仰多種神,崇拜祖先,也有信仰藏傳佛教的。? 據本民族傳說和歷史記載,普米族原聚居於青藏高原,是青海、甘肅、四川交界處的遊牧部落,以後他們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地區遷移,這個過程延續了上千年。

壹個民族,從大西北到大西南,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不斷遷徙,歷時千年,然而民族的特色卻能保持至今,這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多見。現今生活在雲南雲嶺山區的普米族可以說是中國遷徙最遠的民族之壹。

普米族的村落大多建在半山腰上,房屋壹般采用木結構,墻壁用圓木重疊壘成,再用木板蓋頂,四角豎圓柱,中央立壹大方柱,普米族人稱之為"擎天柱",認為這是神靈所在的地方。 普米族人居室的布局,壹般是門朝東方,進門靠右邊是火塘,火塘後面有神龕,火塘四周設臥鋪。

屋外門邊,懸掛著牛頭牛骨,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征。 普米族人的食品以玉米為主,主要做玉米餅食用。

特別具有民族風味的是普米族人制的"豬膘肉",它是將宰過的生豬掏去內臟,抽去骨頭,再將鹽巴和花椒酒灑在豬肚子裏,縫合後進行風腌,味道極佳,是招待客人的上品佳肴。 普米族人還喜歡吃豬頭肉,他們燉出的豬頭肉色香味美,遠近聞名。

普米族男子服飾是上身穿麻布或氆氌、布呢質的短衣,下穿寬大的長褲,披白羊皮領褂,膝下用布氈裹腿,腰間佩刀,腳穿自制的牛皮或豬皮鞋。婦女服飾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包大頭帕,穿大襟衣,著百褶裙,有的喜歡用牦牛絨和絲絨編入發辮之中,盤於頭頂。

她們以發辮粗黑為美,喜歡用寬大的紅、綠、黃等顏色的彩帶束腰,顯得美麗大方。 普米族十分喜愛“四弦琴”,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他們居住的木楞房中,到處都會聽到抒情、純樸的四弦琴聲。

當遊子歸來,家人要用琴聲抒發感情,當小夥子愛上壹位姑娘,更要通過優美的四弦琴聲表達愛慕之心。 按照古老傳統,普米族人在過年時要為滿13歲的孩子舉行成丁禮。

成丁禮的儀式由母親或舅舅主持,成丁的孩子要腳踩象征財富和豐收的豬膘和糧袋,在巫師向火神及祖先的祈禱聲中,給男孩兒穿上短上衣、長褲,給女孩兒換上百褶裙;孩子要向親友壹壹磕頭,敬酒致謝,從此以後,孩子就可以作為成人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了。 按照普米族的古老傳統,締結婚姻、建立家庭是壹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因而請壹個能說會道、精明能幹的媒人是十分必要的。

結婚儀式是非常神聖而隆重的,雙方先要請巫師,選擇吉日,然後由男方選派迎親隊伍,帶著彩禮,騎馬跨騾浩浩蕩蕩前往女方家中;而此時在女方家,人們壹面為新娘梳洗打扮,壹面準備豐富的婚宴,當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時,那裏早已在用青松翠柏搭成的大棚上掛起兩塊紅布,將迎親的人擋在外面,雙方要請歌手壹裏壹外地唱《認親歌》,唱完後才能掀開簾子,進行其他各項婚禮儀式。 結婚出嫁的新娘總是哀婉悲泣,不忍離去。

告別了少女時代,離開了父母兄弟的關懷,新娘在難舍難分中飲酒上馬,離開娘家,隨著迎親隊伍漸漸遠去,到了男方家依次舉行過祭祖、撒糌粑等儀式後,新娘就成了婆家的人了。儀式結束後,男方家要在院子裏擺開宴席,宴請賓客,把整個婚禮推向歡樂的 *** 。

(內容出自雅嘎熱、韋鵬飛、祁崇海等編著的《中華各民族》壹書。) 。

3.介紹普米族的風俗習慣

普米族 懷戀故土的民族普米族,中國少數民族之壹,現有人口29657人。

主要居住在雲南西北高原的蘭坪老君山和寧蒗的牦牛山麓。少數分布於麗江、永勝、維西、中甸以及四川的鹽源、木裏等地,與漢、白、納西、藏等民族交錯雜居。

普米族自稱“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古代漢文史籍稱之為“西番”或“巴苴”。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

各地方言差別不大,壹般都能互相通話。許多普米人還兼通漢、白、納西、藏等民族的語言。

過去,寧蒗和木裏的普米族曾用藏文字母來拼記普米語,用以記載本民族的歷史傳說、故事和歌謠等,但流傳不廣。 後來多被巫師用以書寫經卷。

現在,普米族地區大都通用漢文。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少數人信仰道教或藏傳佛教。

節日有大過年、大十五、嘗新節等。 農業是普米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產業之壹。

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青稞、豆類、薯類等,畜牧業在社會經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懷戀故土的民族 普米族與我國古代氐羌族系有淵源關系。

根據本民族的傳說和歷史文獻記載,普米族先民是原來居住在今青海、甘肅和四川交匯地帶的遊牧部落,後來從高寒地帶沿橫斷山脈逐漸向溫暖、低濕的川西南移。公元13世紀中葉,壹部分人被征召入元軍,隨忽必烈遠征雲南。

從此,普米族的先民逐漸結束了“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狀態,開始了農耕生活。 千百年過去了,然而,代代普米人始終懷念著北方。

時至今日,在普米族的生活習俗及民族文化中,仍能看到遠古遊牧民族的遺風,能夠體味到他們對民族發源地──北方草原的孜孜眷戀。 按照古老的習俗,普米族兒童只能穿長袍大褂,13歲以後才改穿衣褲、衣裙式短裝;成年男女無論衣式如何,均外著羊皮坎肩或披肩,系腰帶;婦女還以發辮粗大為美,喜歡用牦牛尾和絲線編入發辮之中,盤於頭頂;寧蒗地區的普米族婦女多穿束腰、多褶的長裙,在裙子的中間,通常都橫繡壹道紅色彩線。

她們說這是祖先遷移的路線,人死了以後需沿這條路線去尋找自己的歸宿,否則就回不了老家。 在普米族的喪葬活動中,要舉行給死者指路的“給羊子”儀式。

儀式開始,巫師先為死者指點祖先的名字,交待歸家路線,並牽來壹只羊為其引路。先在羊耳朵上撒點酒和糌粑,如羊搖頭,就表示死者喜歡領受,全家吉祥平安。

隨後死者家屬跪著請羊喝酒,向它磕頭。這時,巫師壹刀刺入羊體,迅速取出羊心,放在靈桌上,然後為死者念“開路經”:“快收拾行裝吧,由這只白羊為妳領路,回到我們祖先居住的北方。

那裏有厚厚的白雪,有祖先安息的崩崩木紮瓦山。這只白羊是祖先獵獲的野羊的後代,它壹定對妳忠誠,聽妳的話,把妳帶回老家”,“只有北方才是安樂的故土。

快快活活地去吧,跳跳蹦蹦地去吧,唱唱笑笑地去吧”。最後,還要具體指點死者應走的路線。

言語中包含著對死者的安慰,也透露著生者的希望。 民居 擎天柱·木楞房 普米族的村落多分布於半山緩坡地帶,以血緣的親疏關系各自聚族而居。

村寨之間距離很近,可以炊煙相望,雞犬相聞。 各家又自成院落,互為鄰裏。

房屋多為木結構。正房壹般長6。

5米、寬3米許,四角立有大柱,中央立壹方柱,稱“擎天柱”(普米語稱“三瑪娃”),被認為是神靈所在的地方。屋脊架“人”字形橫梁,用木板或瓦蓋頂。

四周墻壁均用圓木壘砌而成。這種房子俗稱“木楞房子”或“木壘子”。

壹般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關牲畜或堆放雜物。居室的布局有壹定格式:門朝東,靠門右方為火塘,用土石砌成,圍以木板,稱上火塘。

兩邊搭寬約70厘米的木床,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在正對屋門的後墻下砌壹與房屋等寬的大床,高約70厘米,上鋪木板。

在大床的中央再砌壹火塘,其上架起三角架,供取暖和燒水做飯之用,習慣上稱下火塘。 周圍設鋪位,左為男鋪,右為女鋪,供全家人起居之用。

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平時可坐在旁邊烤火、聊天、唱歌、睡覺。

吃飯時全家人也圍坐在它的周圍,由主婦分給飯菜,或大家邊吃邊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紅彤彤的火映照著全家人的臉龐。 每遇親友來訪,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先將客人導入火塘邊的上座,然後便奉茶獻酒,端上熱騰騰的牛羊肉、豬膘肉和壹碗拌有蔥、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湯,熱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飯飽,甚至酩酊大醉。

普米族的房門外都懸掛著牛羊的骨頭,據說這是家庭財富的象征,同時也具有驅邪鎮鬼的作用。 成丁禮──人生的新起點 普米族少年兒童與成年人的年齡界限為13歲。

13歲前,男女兒童均穿長衫。到了13歲,舉行完“穿褲子”、“穿裙子”儀式,即成丁禮後,才能改換裝束,步入成年人的行列。

普米族的成丁禮多於大過年(即春節)時舉行。儀式多由母親或舅父主持,簡樸而熱烈。

屆時,全家人圍坐在烈火熊熊的火塘周圍,懷著喜悅的心情註視著這壹場面:成年兒童走到火塘前的神柱旁,雙腳踩在豬膘和糧袋上。豬膘象征財富,糧袋象征豐收,意味著長大後有吃有穿,生活美滿幸福。

如果是男孩,。

4.普米族的風俗習慣

普米族舞蹈

舉行。跳舞時,在場地中央燃起壹堆篝火,因與屋內的鍋莊相似,故被稱為打鍋莊。鍋莊舞舞蹈動作大多反映了耕作、狩獵、紡織、洗麻等方面的生產勞動形象。傳統的鍋莊舞有七十二雕,但是現在壹般只能演奏十幾種曲調。鍋莊舞舞步剛健明快,熱情奔放,動作幅度有大有小,邊唱邊舞,保留了古代歌樂舞三位壹體的特點。普米族舞蹈大都帶有集體舞的性質,無論男女老少都可加入到舞蹈的行列當中。同時普米族舞蹈的動作簡單易學,又經常到公***場地進行,因此很容易普及,幾乎每壹個普米人都會跳鍋莊,普米族人聚居地區也因此成為歌舞之鄉。 宗教舞蹈是普米族舞蹈的另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喪葬儀式中為亡靈開路時跳的驅邪舞,進行“送替神”等巫術活動時巫師跳的“醒英嗟”等都屬於宗教舞蹈之列。巫舞大都伴以法器或刀劍等器械,通過舞者的舞蹈,力圖制造出壹種威嚴而具震懾力的氣氛

飲食

普米族生產的糧食主要有玉米、青稞、大麥、燕麥和蕎麥,主要食物就是這些糧食的制成品,糌粑面是普米族傳統食品,原料有大麥、燕麥、蕎麥、玉米等。

飲食文化

普米族面食類食品的加工方式主要有烤制和煮制兩種,各種糧食都可以加工成粉,成年人常食用較硬的烤粑粑,老人和兒童常食用烤稀面餅,普米人也常吃煮面片。

普米族食用肉類食物的數量較大,主要是豬、牛、羊、雞肉,以豬肉為主。普米人大多集中在冬天殺豬,壹方面便於貯藏,另壹方面也是為大過年做準備。豬膘肉是普米人加工整豬的壹種特殊方法,即將豬殺死後去毛、頭、內臟和四肢,加鹽進行腌制,再將腐部縫合成即成豬膘 ,豬膘壹般可以放置數年不變質,食用時要壹圈圈地切下來,壹般每個普米家庭每年都要制作壹至兩個豬膘,豬膘的多少也能反映壹個家庭的富裕程度。

普米人食用牛肉則是隨殺隨吃,壹般是煮牛肉、骨頭做牛排湯。普米人吃羊更為普遍,食用方法也與牛肉類似。

普米族已經廣泛開始種植蔬菜,主要有洋白菜、青菜、白菜、南瓜、蘿蔔、土豆等,做菜的方法比較簡單,多采取煮、炒、腌等方式。

普米人有喝茶的嗜好,每天起床後以及中午和晚飯前都各喝壹次茶。酒也是普米人喜愛的飲料,有燒酒和水酒之分,在婚喪和 *** 時,使用牛角杯盛水酒,稱為牛角酒,主人以將客人灌醉為體面事。

除了通用的烹飪器具以外,許多普米族人家至今還使用著先輩留下來的烹飪器物,如銅羅鍋、銅盆、銅壺、土鍋、木碗、木指油鹽茶具等。

在普米家庭內,火塘是房屋的中心,是全家人活動的主要場所。平時可坐在旁邊烤火、聊天、唱歌、睡覺。吃飯時全家人也圍坐在它的周圍,由主婦分給飯菜,或大家邊吃邊在上面烤粑粑、烤肉,紅彤彤的火映照著全家人的臉龐。每遇親友來訪,好客的普米人也必先將客人導入火塘邊的上座,然後便奉茶獻酒,端上熱騰騰的牛羊肉、豬膘肉和壹碗拌有蔥、蒜、辣椒、花椒、香椿的酸辣湯,熱情款待,直到客人酒足飯飽,甚至酩酊大醉。

文學

普米族創造了很多想象豐富、優美絢麗的民間文學作品,長久以來,這些文學作品通過壹代代普米族人的口傳身教傳遞至今。

在現代普米族文學之前的普米詩歌,主要是民間歌謠。普米歌謠中有敘述天地形成和人類起源金國的古歌,有原始宗教祭祀活動中的儀式歌,還有反映普米人民社會生活的婚俗歌、喪葬歌、苦歌、勞動歌、情歌等生活歌謠。

普米族詩歌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保存至今,如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的《白狼歌》 ,講述普米起源的神話《直呆喃木》等都可稱為普米詩歌中的經典之作。普米族詩歌中有壹些關於宗教或歷史方面的被用丁巴文或藏問記錄下來,人們可以對照歌詞進行唱誦,如《古利歌》,是記載普米傳統習慣法規的詩歌,敘述了撲民族古代的歷史和生活,以及壹些古代的傳說法規等。

在普米族內還流傳著許多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源於生活本身,經過提煉和發展,最終成為生動的故事,這些故事有些反映普米人的向往和追求,有些講述的是普米族的歷史傳說,有些則是宗教神話故事,還有壹些反映了普米族人的現實生活,如以馬幫生活為題材的《趕馬歌》等。

5.普米族如何祭祀神山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普米族的宗教對他們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習俗,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神山祭祀是宗教文化最典型的表現形式。 普米族的神山祭祀儀式有兩種,壹是私祭,壹是公祭。

私祭就是各個家庭宗族自己組織的祭祀活動,祭祀時間不固定,較為隨意,次數頻繁。 公祭莊嚴而隆重,儀式在神山林舉行。

此赴蘭坪,有幸親歷普米族百年未能進行的神山大祭。 祭祀活動在神山老君山下的情人壩舉行。

驅車越過“三江之門”,北行約兩公裏,便到達羅古箐村。眼前呈現壹幅風光畫卷:雖是隆冬時節,但壹塊巨大的草坪卻綠草茵茵,與北面的河流、四周連綿的群山、茂密的參天大樹相映襯,令人心曠神怡。

這便是著名的情人壩。 情人壩因草甸中間有兩株高矗的大樹而得名。

情人樹南面,普米族兄弟搭起了祭祀臺。臺四周木柱上,五額六色的旗子和條狀的旗幡迎風飄舞。

身著節日盛裝的普米族男子腰佩長刀剽悍威武這;女子著白長裙配彩色上衣,頭頂花巾帕,像壹朵朵盛開的山花。 從雲南寧蒗、永勝、維西、麗江以及專程從北京、昆明等地趕來的普米族兄弟代表,聚集到這裏參加祭祀活動。

陽光過山林,草甸披金輝。莊嚴而隆重的神山祭祀活動開始了。

“汗歸”(神職人員、主祭師)手拿法器,念誦祭文。與此同時,樂隊吹響牛角號,敲起皮鼓、銅鑼、銅鈴鐺。

古老而又動聽的樂曲在山谷間回蕩。汗歸吟誦的祭文大意是:“在日出潔白的東方,在發白光的南方,在發紅光的西方,在發金光的中央,我們神山下的普米弟兄和各族朋友們,在辛己年裏,在臘月初六這壹天,在吉祥的年辰、吉祥的月辰裏、吉祥的日子裏、在老君山庇佑下,把所有的陰氣、穢氣、黴氣都洗幹凈……”,在祭師的吟誦聲中,壹位普米族領導幹部介紹,與青山***存***榮,是普米族文化的底蘊。

青山、綠水是普米族亙古至今的伴侶,是生活的全部,是賴以生存的財富。他們從山林中得到蓋房的竹木、治病的神草、鮮美的野菜、甘甜的山泉。

因此,千百年來,普米族視老君山為神山,逢年過節都要祭祀神山,表達對神山的敬畏和崇拜。千百年依山靠山的普米族,總結出了這樣的質樸之理:先有樹,後有水,才有人的發展。

呵護山,才能保住樹,才能保住水,人才能繼續發展。這壹生態文化的原動力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

吟誦完畢,剽悍的普米族漢子手舉利刃,把捆綁在木桿上的兩頭牛、兩只羊、兩只大公雞殺死,將其頭供在祭臺上。其余祭師跟隨汗歸邊吟誦,邊圍著祭臺旋轉,誦以祈禱。

待念經告壹段落,將剩余的牛、羊、雞砍成小塊,放進祭壇旁準備好的大鍋裏煮熟,當作神山所賜的食物,***同分享。吃了神山所賜之物,可保當年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

6.民族禮儀中的普米族日常習俗禮儀文化有哪些

普米族熱情好客,當家中來客人時,主人要當著客人的面宰豬、羊、雞、鴨,以示 誠心;客人離去時,主人要送客人壹塊豬腿肉,稱為“散份子”。

蓋新房時,親友鄰 裏前往幫忙,主人只待以酒飯,不給報酬。婚喪和 *** 時,要用牛角杯盛酒敬客,並 以客醉為體面。

居住在雲南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的普米族在過年的時候,不管認識還是不 認識,也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只要路過普米族人家的家門口,都會被熱情地 邀請到家中做客。有時候,幾家人家同時在村口等候,可是只來了壹位過路人,都 要把客人拉到自己家做客,常常會發生幾個人爭壹個客人的事。

誰能第壹個把過 路人拉到家裏做客,主人會感到無比自豪。 如果大年初壹這天沒有過路人,普米族人就把寨子中道德高尚、勤勞懂禮的人 請到家中做客。

被邀請的人會不加推脫,帶上禮物到請他的人家做客,這是出於對 主人的尊重,也是自己的榮耀。 到了主人家,客人在進屋時向主人祝福:“我祝妳家豐衣足食、安樂興旺、和睦 幸福! ”主人恭敬地回答:“托妳的福,也祝願妳萬事如意! ”然後,賓主舉杯暢飲,品 嘗豐盛的佳肴,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客人告辭時,主人還會拿上糯米粑粑、豬頭肉 或黃酒塞到客人手中。

  • 上一篇: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 下一篇:最全中國體育賽事盤點酷愛運動的妳了解多少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