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晉劇主要有哪些藝術特色

晉劇主要有哪些藝術特色

摘要:晉劇就是山西梆子,是中國北方的壹個重要戲劇劇種,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於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傳外地後,被稱為山西梆子,後改稱晉劇,也被稱之為中路梆子,其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那麽晉劇有哪些藝術特色呢?下面本文將介紹晉劇的藝術特色及歷史起源,壹起來看看吧!晉劇就是山西梆子,是中國北方的壹個重要戲劇劇種,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於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傳外地後,被稱為山西梆子,後改稱晉劇,也被稱之為中路梆子,其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晉劇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均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立檔保存、創作研究、加強傳承、實地演出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充分體現了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最佳實踐項目”的原則和目標。2006年5月20日,晉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壹.歷史發展

1.起源

山西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壹,出現於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發展成為今天山西的四大劇種:晉劇、蒲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晉劇,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壹,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省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主要流行於我國山西省中、北部及陜西北部、內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區,大致上是晉語的並州片,呂梁片,張呼片地區以及大包片,五臺片的部分地區。

發展過程中吸收晉中地區民歌、秧歌等民間藝術韻調,風格特具。有上路調和下路調之分,上路調為北路梆子,下路調為中路梆子。民國以後中路梆子興盛,遂以山西梆子專指中路梆子,建國後則稱晉劇。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高峰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壹代女演員出現之後,晉劇藝術提升到了壹個新的階段。

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

中路梆子的起源應在清代鹹豐年間。道光初年,被當時稱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復興,所謂:"道光皇帝登龍廷,山西梆子又時興",蒲梆北上,來到了晉中、太原壹帶演出,不僅轟動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區崛起的壹批富商大賈們的娛樂要求,於是他們就以承包形式,邀請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這就是中路富商承辦戲班的開始,但劇種仍為蒲劇。其代表班有平遙縣的萬和班、小平遙班,及介休縣的吉慶班等。

鹹豐初年,蒲梆開始冷落下來,致使中路地區出現了壹個戲劇活動相對空缺的時期,這對酷愛著戲的中路群眾,尤其是富商們來說倍感失望,於是少數人便開始邀請賦閑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藝人等,組織研討班子,擬創立自己的劇種。到了鹹豐中後期,經過眾多班子的努力研討,終於在繼承蒲梆音韻和鑼鼓經點的基礎上,結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點,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雛形班社,並開始試點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縣三慶班,參加藝人,除了滯留的蒲梆藝人、秧歌及皮影藝人外,還有吹鼓手、店員、礦工、票友。

同治初年,山西社會秩序好轉。

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現,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財主們的青睞。於是先後成立了上、下聚梨園班、四喜班、四興班、四慶班等班社,在演出實踐中,互相學習,不斷改進,使唱腔及文武場面日趨完善;又學習外地劇種管理班社的經驗,使戲班逐步走向了正規化。戲班人員,除文武場保留中路籍藝人外,其他演員大都以高薪從蒲州聘來,所以民間有:"祁太鎦子,蒲州丸子"的諺語。戲班不屬商業性質,盈虧全由班主自負。只是每到壹處,將木制的、標有某某縣某某財主所承戲班名稱的虎牌立在前臺,以示誇耀,還要在後臺粉壁墻上題筆留名。這些舞臺題筆內容廣泛,成為今天研究晉劇發展史的金石之證。

隨著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財主和中等商人的成班興趣。他們也從蒲州請來藝人或招來兒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數州縣初具規模。藝人的精湛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晉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戲,禿紅、吐醜、蓋陜西。人參娃娃、大嘴醜,後邊跟的壹桿旗。"等戲諺流傳。

2.輝煌

光緒十年,中路梆子再次興起,出現了中路藝人演中路戲的新氣象,使舊日那種蒲梆藝人演中路戲的局面開始改變。從光緒十五年後到清末中路梆子進入壹個輝煌時期。演出活動有廟會戲、集市戲、踩臺戲、開光戲、商行戲、開市戲、求神戲、還願戲、祭祀戲、婚喪壽慶戲及官戲等。壹般村莊,每年也唱戲壹臺;大型集鎮,每年多達5-10臺,中路梆子已成為中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主要劇種了,而且它也隨中路商人遠足張家口、包頭、歸化等地,與當地劇種競獻技。中路梆子在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關系,吸收民間藝術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風格,前場經譜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轄縣的上路班;汾州府轄縣的下路班;平定、遼州所轄縣的東四處班而區分。直到解放後上述三者的較小差異,合為壹體。中路梆子走向極盛之後,江南絲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臺,只有蒲梆偶爾還來,已勢頭大減。

辛亥革命後,中路各縣壹度動蕩不安,有錢有勢者大都采取回避觀望態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為前清衙門、鏢局遺老等人充任。同時中路籍藝人隊伍也已成長壯大,蒲梆藝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來中路搭班了。

民國5-19年(1916-1930),山西局勢相對穩定,中路梆子又進入第二個輝煌時期。此時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擴大。不僅紮根雁北、占領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陜西省東北部,以及省內原平陽府、潞安府所轄的北部各縣,也發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橫跨中國北方的山西、陜西、河北、綏遠、察哈爾5個省區的大型劇種,從而被人們稱為山西梆子。

名伶薈萃,競爭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壹個人才濟濟、實力強大、互相競爭的大好局面。劇目繁多,文武齊備。

由於人才輩出,上演的劇目多是名人手戲。

常見的有《六月雪》、《鳳儀亭》、《金沙灘》、《上天臺》、《白蛇傳》、《鐵弓緣》、《百子圖》、《法門寺》等,***200余本、回、出。可謂文武皆能、行行不擋。演技精湛,百花齊放。此時,各個班社盡展新招,各門藝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領風騷。

從20年代起,山西梆子的部分老藝人健在,舞臺格局能維持男女同臺演出,故湧現出了太谷錦藝園等上三班好戲。民國24年(1935),以著名女藝人丁果仙為首的步雲劇社,和以蓋天紅為首的唐風劇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擴大了山西梆子的影響,也與兄弟劇種藝人交流了經驗,豐富了自己。後來山西梆子出現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轉化的局面。隨之也帶來了潛在的問題:因女子演戲更能招來觀眾、更能掙錢的影響,各地掀起了壹般專門培養女藝人的熱潮。山西梆子由於演員"陰盛陽衰",所以使許多優秀的盔靠戲、硬功戲、武打戲以及花臉、醜角戲等,逐步停演或失傳,也使這個北方劇種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轉悠揚的曲調和綿綿纏纏的作派所代替,從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種陽剛之氣和鏗鏘特色。

3.低潮

閻錫山、馮玉祥倒蔣失敗後,山西經濟蕭條。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誤入歧途,腐敗風氣傳入戲班,造成臺風不振,藝人思想墮落、藝術水平下降,給許多藝人的生活帶來嚴重困難,以至少數坤角藝人,叠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軍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迫使各地戲班全部解體,藝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國外,部分入改行種地。只有少數人進入太行、晉綏、晉察冀等革命根據地,以嶄新的面貌為抗日軍民演出服務。抗戰前後的10多年間,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難,造成了晉劇發展史上的第壹次低潮時期。

在中國***產黨領導創建的抗日根據地,有許多文藝團體演唱中路梆子。晉綏根據地先後組建的七月劇社、人民劇社、呂梁劇社、二中劇社,太嶽根據地的新華農村實驗劇團、沁源綠茵劇團、太嶽中學業余劇社等,演出了《打金枝》、《反徐州》、《陸文龍》、《紅娘子》、《千古恨》和現代戲《新屯堡》、《血淚仇》、《王德鎖減租》等,移植上演了新編歷史劇《三打祝家莊》、《逼上梁山》等。音樂家常蘇民等專門對晉劇音樂進行了搜集整理。解放戰爭時期,有的團體隨著解放大軍挺進西北,直下西南,有的晉劇工作者在其他省區紮根落戶,使中路梆子的活動區域和影響進壹步擴展。

新中國的成立,給山西梆子開創了第三個輝煌時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區縣市以上劇團,相繼建立健全起來。最優秀演員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於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為晉劇,各地縣所屬劇團名稱,也統壹改為某某晉劇團。

文革的發生,使晉劇成為被沖擊的目標之壹,使晉劇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劇團改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後又統壹改唱樣板戲,上場藝人還要通過政審後方能登臺。晉劇元氣大傷,造成了發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時期。

二.特色

晉劇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並有新劇仄出。在發展過程中,晉劇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藝術特色,同時形成婉轉細膩的抒情風格。晉劇的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

三.傳統曲目

晉劇傳統劇目豐富,經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臨潼山》、《乾坤帶》、《沙陀國》、《戰宛城》、《白水灘》、《金水橋》、《火焰駒》、《梵王宮》、《雙鎖山》等。每壹部戲無不表現出獨有的特點。

四.現狀

中國晉劇藝術網是以山西戲劇為藝術主體且延伸其它藝術門類的大型戲劇門戶網站、現代品牌。該網站不僅成為了山西省戲劇信息渠道與戲劇第壹原創信息散發平臺,也為山西省戲劇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展示、傳播與交流搭建了最佳的橋梁。此次全新上線的56個劇種,更是彰顯了山西戲曲大省的深厚底蘊。上世紀80年代,山西戲曲劇種就多達56個,為了盡可能詳實、準確地呈現這些劇種,不少老藝術家出謀劃策、尋找資料,網站在隨後的工作中對劇中內容進行豐富填充,壹些已近滅亡或者脫離舞臺的劇種也得以在網站上重現,讓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得以永久保留。在地球村與互聯網大家庭中,促進山西戲劇藝術的繁榮發展,與之同時有望實現中國晉劇藝術網更大的發展與突破。

作為影響深遠的晉劇經典保留劇目,《打金枝》自誕生至今久演不衰,深受社會各界群眾喜愛。山西省晉劇院推出了強大的演員陣容,唐代宗、沈後、升平公主等角色分別由李建清、劉建平、師學麗等飾演。其中劉建平是國家壹級演員,師承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晉劇皇後”王愛愛,被觀眾譽為“晉劇小皇後”,曾獲第九屆全國戲劇文化獎表演金獎。

更多山西傳統文化知識,山西傳統習俗文化知識大全>>>

  • 上一篇:春秋戰國時期禮儀常識
  • 下一篇:最喜歡中國民間音樂-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