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普寧英歌攻打大名府

普寧英歌攻打大名府

普寧英歌是廣東省普寧市廣為流傳的壹種漢族民俗舞蹈樣式,由清乾隆年間旱塘人成技創編"英歌舞"傳教於民,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被認為是揚正壓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眾喜愛和推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它起源於人民群眾勞動之余喜習武 (學拳頭),借以消除疲勞、健身壯體,後又在習武的基礎上,根據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創編了"唱英歌",後代代相傳,發展為南方漢民族優秀民間傳統舞蹈。

普寧英歌於2006年被評為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作為"廣東文藝奧運軍團"代表隊之壹在北京天安門表演,為北京奧運會開幕營造了熱烈氣氛;2012年,第二次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成為廣東省27個榮譽單位之壹。另外,普寧英歌曾應邀參加上海世博會展演;還曾先後代表廣東省到北京、天津參加全國文藝匯演,譽載京華。也多次被中央電視臺的《遠方的家》《走遍中國》所專訪。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普寧英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普寧英歌"是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寧英歌"興起於明末清初,至今已傳承三百多年。據有關史科記載,明朝末年,外江戲曾來普寧演出宋朝梁山伯好漢,喬裝下山攻打大名府的漢劇。其中有唱有舞,表演動人,深為當地農民所喜愛,因而學習扮演,當時稱為唱英歌,後來逐步將唱的部分刪去而保留下槌舞部分。英歌舞的道具是圓形木制短槌。表演人數沒有絕對固定,除隊頭玩蛇者外,舞槌的大體為16人、24人、32人、36人或者72人,可多可少,靈活機動。英歌舞者扮演的是梁山伯英雄好漢,所以,舞者臉部化妝是根據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如頭槌大刀關勝是紅臉紅須;二槌黑旋風李逵黑須滿腮,倒鉤;三槌花和尚魯智深是個花點環須綠眼角怪樣;四槌行者武松卻描得英姿煥發、剛強無敵美男子;隊頭玩蛇的鼓上蚤時迂,臉上盤壹條銀環蛇。英歌舞者服裝則與京劇中的"緊身短打"相似,上身坎肩,腳是人字形的裹腿。

  • 上一篇:春季的習俗有哪些?
  • 下一篇:月亮在中國傳統的特殊物象意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