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

 準備考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妳是不是也準備好了看題說話的講話稿呢?喜歡有備無患的妳壹定要看看。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壹)

 我知道的風俗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

 這些傳統節日不難看出,貫穿這些節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從傳統節日中,我們深刻認識和領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說春節吧,它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總要貼春聯、貼年畫和貼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

 我們倒貼“福”字,拿壓歲錢、包餃子、吃年糕……在春節的前壹天晚上我們都要“守歲”,除了吃年夜飯,人們還要進行各種遊戲,如下棋、玩紙牌、玩麻將、看春節聯歡晚會等等。在擺放的節日供品中,必備壹大盤蘋果,這叫做“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在守歲時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口彩有:吃棗表示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壹年比壹年高,所有的這壹切是多麽有趣和富有意義,這些習俗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著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為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壹個節日,就像壹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壹個節日,就是壹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

 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沖擊中,願我們更多的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二)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壹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壹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壹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壹天換壹種口味,從磕頭蟲壹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壹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壹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壹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壹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蔔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壹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壹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壹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壹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三)

 春節是所有節日中規模最大,禮儀最隆重的節日,過春節又叫“過節”。即使是千裏之外的人,都會盡量趕回來跟家人團聚,過壹個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快樂年。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把屋裏屋外打掃得幹幹凈凈,整理得整整齊齊,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與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壹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的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壹天,人們壹大早就起來殺雞宰鵝,包餃子、煮湯圓,還有呢,就是掛年畫、貼春聯。除夕晚飯,非常豐盛,壹家老小圍在壹起吃團圓飯,好不熱鬧!吃完年夜飯,壹家人壹起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壹片快樂祥和。

 節日的熱鬧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壹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四)

 壹提到清明節,大家的心壹定都很沈重,因為它是壹個紀念逝去親人的節日。在我市,清明節最流行的節俗就是插柳條,掃墓。

 在清明節這天,大家都要起個早,趁著太陽還沒“起床”時,跑到河邊去摘壹些新鮮,鮮嫩,帶有泥土清香的柳條回來,插在門的兩邊。有些小孩子還把柳條編成花環的形狀,把它戴在頭上,或許能交上好運吧。

 掃墓,也是清明節的壹個習俗。在清明節這天,人們會買壹些黃色的紙,還有紙元寶。帶到親人的墳墓上去燒,同時,還會準備壹些祭品,擺在親人的墳墓旁邊,嘴裏默默念叨著什麽,像是在祝福親人在這邊壹切都好。

 在拜祭親人這天,人們還要把壹些紙用石頭壓在墳墓的最頂端,向人們示意這些親人還有自己的後代。否則,這些這些在莊稼地裏的墳墓會被種莊稼的農民鏟成平地。

 還有壹些不能回去祭祀的人,他們就會在十字路口燒紙錢,因為十字路口通向四面八方,去世的親人或許會到這裏來取錢吧!

 清明節的風俗,會壹代傳壹代的傳下去,壹直傳到永遠。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五)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壹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中秋也稱仲秋,又叫作“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古時候,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等祭品,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吃團圓月餅。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

 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迎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向往。

 普通話三分鐘命題說話我知道的風俗(六)

 中國,是壹個龐大的家族、有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肯定都有它獨特的風俗習慣。在我美麗的家鄉上海,就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其中,元宵節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鄉,總是特別重視元宵節。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吃元宵。因為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圓就意味著團團圓圓,它能夠祈福家人團聚,每天都能幸福圓滿。

 吃完元宵,接下來就是元宵節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蹺、舞獅子、劃旱船、耍龍燈等元宵節特有的節目。在表演時,每壹個觀眾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說起元宵節,最負盛名的便是觀花燈、猜燈謎了。在元宵節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張燈結彩,處處顯示出元宵節特有的氣氛。就像《東京夢華錄》中說的那樣:每逢燈節,開封禦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遊人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裏。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裏燈火不絕。”熱鬧的氣氛足以形成壹條河流,讓所有看到的人們都跟他們壹起歡呼起來。

 正月十五之夜還有壹個獨特的習俗:觀月。正如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壹邊欣賞著天空中美麗的月亮,壹邊看著人們歡慶元宵佳節的樣子,此時還有誰能坐得住呢?趕緊出來和人們壹起慶祝象征美滿的元宵佳節。

 啊!這是壹派多麽祥和、熱鬧的景象啊!這就是我家鄉最獨壹無二的習俗。是不是也令妳十分神往呢?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獨有的習俗!

  • 上一篇: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面臨怎樣的新挑戰
  • 下一篇:木材種類有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