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 顏色釉瓷總稱為景德鎮四大名瓷
青花瓷: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壹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凈素雅。青花是我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是釉下彩瓷的壹種,也是我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壹。
青花玲瓏瓷:玲瓏,明徹的意思。玲瓏瓷屬於鏤花的壹種。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鏤花,而兩面洞透者謂之玲瓏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圖案設計的花形,鏤刻壹個個小米孔,使之兩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後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戶糊紙壹樣;再通體施釉 。經過焙燒,鏤花處明徹透亮,但不洞不漏。這種透光的米粒狀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則叫"米通""螢手"。有些陳設品如龍舟、花瓶之類,鏤空處不糊釉漿,也叫玲瓏。唐代洪州窯巳生產玲瓏瓷;明永樂時,景德鎮窯巳有玲瓏產品。隆慶、萬歷其間,玲瓏瓷風行壹時。靖乾隆時期,禦窯廠也曾仿燒。主要器物有玲瓏爐、玲瓏蓋碗、玲瓏筆架和玲瓏香奩等。
玲瓏瓷是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後 以釉燒成後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觀,被喻為“卡玻璃的瓷器”。因為“玲瓏”的本義就是靈巧,明徹、剔透,所以以玲瓏稱這種瓷器是非常確切的。
玲瓏瓷也有很悠久的歷史,所以也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壹。玲瓏瓷往往配以青花圖案,叫青花玲瓏瓷。這種瓷器既有鏤雕藝術,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樸、又顯清新。解放後的玲瓏瓷得到迅速發展,產品除中西餐具、茶具、 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種花瓶、各式燈具等陳設瓷。
粉彩瓷:粉彩是壹種釉上(在瓷胎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壹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礎上,受琺瑯彩制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壹種釉上彩新品種,始見於康熙晚期,後歷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的彩繪方法壹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幹凈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由於砷的乳濁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並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壹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在表現技法上,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布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的特征。
顏色釉瓷:顏色釉瓷突起色釉瓷。有許多種類別:通體壹色者稱單色釉,多色相間者稱花釉,燒成溫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溫顏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溫顏色釉。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劑。著色劑主要有含銅、鐵、鈷、錳等化合物。 低溫顏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動植物命名,為象牙窯紅等。明、清兩代的顏色釉瓷色彩就十分豐富,再經新中國成立後50余年的發展,更是無色不備,除恢復傳統色釉56種外,又創新各種色釉60多種。為鳳凰衣釉、彩虹釉等等。色彩非常豐富,產品暢銷全世界。
顏色釉瓷是以多種金屬氧化物和天然礦石為著色劑,在釉料裏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經過高溫或低溫焙燒以後,就會顯現出某種固有的色澤,這就是顏色釉,影響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著色劑作用的金屬氧化物,此外還與釉料的組成,料度大小,燒制溫度以及燒制氣氛有著密切的關系。人們說“自然界有什麽顏色,就可以燒制出什麽顏色的瓷器”。您如果參觀壹下景德鎮的顏色釉瓷,就會相信此話不假。當然,有許多顏色釉的配料和燒制是十分困難的,如“祭紅釉”,就有千窯壹寶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