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的意思是曲的調子的名稱,如“滾繡球”“皂羅袍”“壹枝花”等。
曲牌是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
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昆山腔_弋陽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通稱作“曲牌體”唱腔。曲牌的文字部分須“倚聲填詞”,多作長短句,少用齊言。各曲的句數用韻定格(何處可加如“也羅”之類的和聲),以及每句的字數。
句法和四聲平仄等,都有壹定格式,從韻文文體來說,曲牌即為此種文體的格律譜。每支曲牌唱腔的曲調,都有自己的曲式調式和調性以及本曲的情趣。各曲的分句分讀,和唱詞常相壹致;曲調進行的高低升降,可因唱字的四聲調值和曲詞的思想感情不同,而有所變化。
曲牌有長有短,節拍有定有散,但都有首有尾,自成起訖。明王驥德《曲律》說:“曲之調名_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古代詞曲創作_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_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