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曹操七十二疑冢解密

曹操七十二疑冢解密

?曹操七十二疑冢解密

 曹操陵寢至今仍是考古界的壹大謎案。在新近推出的《中外重大歷史之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壹書中,作者徐作生經過大量的實地考察和史料考證,對這壹謎案提出了諸多頗有新意的見地,內容涉及傳說中的七十二疑冢、甄後朝陽陵、漳河河底之謎等。

 在《遺令》中設下機關

 西晉著名的文學家陸機,於無意中在宮內秘閣發現曹操所寫的《遺令》。這篇《遺令》中提到了銅雀臺,曹操吩咐他的妻妾們,在銅雀臺的工堂上安放壹張六尺大床,掛上靈帳,並供上幹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壹、十五的上午,向靈帳奏樂歌舞。同時,《遺令》還囑咐他的群臣,?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後人便依據這篇《遺令》裏所說的內容,以銅雀臺為中心,尋找曹操的陵墓,然而終莫得其所。

 玄武池中?曹操墓誌?

 如果妳從北京乘坐京廣線火車,過石家莊、邯鄲,進入磁州境內時,壹定會驚奇地發現,在鐵路沿線,矗立著壹座座像小山似的大土堆由北及南,直至濟水之濱而止。這些土堆,便是舉世聞名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關於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傳說,在臨漳、磁州壹帶流傳很廣。據當地老百姓說,講武城壹帶的疑冢,在雷雨天常常會冒紫光。還有的老百姓說,軍閥混戰的年代,曾有東印度公司的叫胡賽米的古董商人,從鄭州出錢雇了壹批民工,到臨漳將疑冢壹座座掘開,企圖找到曹操的真墓,以攫取財寶。結果,那些民工接連挖了十幾座墓,裏面的隨葬品不過是壹些土陶、瓦罐之類的東西。

 關於七十二疑冢,最為蹊蹺的傳說還有這麽壹件:

 清朝同治年間,當地有個叫朱伢兒的少年在講武城東南的彭村打柴。彭村,古時候這裏曾是壹個人工挖出來的大湖泊,曹操命名為玄武池,專門在這裏操練水兵。後來因長年不疏竣,加上中原壹帶連年幹旱,池水涸竭,玄武池便漸漸淤塞,長滿蘆葦,變為陸地。牛伢兒在這裏打柴時,突然在壹人多高的蒿草叢中發現壹座大冢,大冢墓磚已顯露,墓前倒臥壹塊石碑,他趕忙從幾裏外的村子裏叫來壹位私塾先生,辨認石碑上的字。壹讀,才知道這是魏武帝曹操陵墓。於是村人立即將這件事報告到磁州縣衙門。縣令得知後,馬上坐轎趕到彭村,可是再撥開蒿草叢看,那座大冢竟無影無蹤,連石碑也找不到了。縣令十分生氣,認為私塾先生欺騙他,命役卒將他壹頓毒打,而再去尋找牛伢兒,這少年卻從此沒了下落。

 解開疑冢之謎

 前世學者考證曹操疑冢時,都疏忽了曹操的《終令》,這篇《終令)對尋找曹操陵寢起到啟示作用。《終令》的全文是這樣的: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

 細細研究,這篇《終令》中最可註意的是,曹操規定他的壽陵在西門豹祠的西原上,?因高為基?,?不封不樹?,也就是說,陵墓必須建在地勢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種樹,沒有任何標識。而臨漳、磁州境內的七十二疑冢,卻是人工封土堆積而成的,這些墓冢,小的高數丈,大者則高數十丈,遠遠望去,宛如壹座座小山。如申莊鄉天子冢,其封土長90米,寬80米,高40米。所以僅從形制看來,疑冢就不符合曹操(終令)中所規定的?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要求。

 另外,筆者在臨漳、磁州實地勘訪時,曾於疑冢邊拾起壹些瓦當殘片,保存於身邊。從這些瓦當的紋飾考證,俱晚於曹魏之後(大多制於北齊或西晉)。在上述基礎上,筆者又進壹步核對縣誌,獲知晚清年間,因鬧饑荒,民盜發疑冢,冢內皆有屍骨,壹為齊王陵,壹為齊獻武帝第十壹子高陽王浞墓。壹碑額題曰:?墓主為齊王四叔?。民國初,經人盜掘的疑冢內多有墓誌,均系北魏、北齊時代王公要人墓。據此,筆者提出,七十二疑冢可能是曹操生前所設,以惑後人;而北朝王公命婦則是?坐享其成?了。

 1988年3月8日,《人民日報》第壹版發表了《?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謎揭開》壹文,證實了曹操疑冢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並指出其確切數字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在古人看來,七十二只是個概數,非實指。因此七十二疑冢,僅舉大數而言,說明曹操疑冢之多。這些疑冢,都有巍峨高大的封土,遠遠望去,宛如壹座座小山。這些冢都在七十二冢之內,但與曹操無關。

 翁媳陵寢互倚傍

 打開幹隆五十二年成書的《彰德府誌》,在壹幅描繪詳細的臨漳縣圖上,位於銅雀臺正南5公裏的靈芝村,清清楚楚地標著壹座?魏武帝陵?;然而更為令人驚詫的是,在這座?魏武帝陵?之南,緊鄰甄後朝陽陵!

 甄後,即曹操的兒媳、曹丕的妻子甄文昭。臨漳縣誌圖上的魏武帝陵和甄後陵相連壹起,總使人感到蹺蹊而不解,而這也不符合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要解開這個疑團,話還得從頭說起:

 建安九年,曹操領兵攻破了袁紹的府邸?鄴城。曹丕仗劍沖入袁府,只見正堂上,壹個女人披散著頭發,伏在袁紹妻子劉氏的膝蓋上啼哭,他覺得奇怪,於是命令劉氏把這個哭泣的女人捧起頭來,讓他看壹看。壹看,曹丕驚呆了,這是個楚楚動人的年輕女子,姿色絕倫,即把她帶回住處。曹操雖也傾慕甄氏的美貌,但怎能奪兒子之美呢?甄後嫁給曹丕之後,開始頗為得寵,但曹操壹死,曹丕就冷落了她,最後下詔書給她,賜她以毒酒,令她自殺。這是為什麽?甄後與曹操,兩人之間是否真有私情?這段歷史上的公案,有關文獻也只是點到而已,真實情況誰也不知道。《三國誌》的註釋者裴松之認為,曹丕做皇帝不立甄氏為皇後,並進而殺害她,?事有明審?,事情已是十分明白的了。當然,裴松之只是隱諱地點出曹魏宮廷的內幕,並沒有直言;至於那些編撰《彰德府誌》的老學究們,則公開認為曹操與甄氏公媳之間有曖昧隱私之事,所以在繪制縣圖時,把公媳兩人的陵墓畫在壹起了。當然,這個大膽假設,在曹操的真正陵墓還沒確認之前,還不能完全排除。

 曹操陵在漳河底嗎?

 自從清代起,曹操七十二疑冢不斷被人盜掘,?疑冢?之說也就不攻自破,當時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寢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造在漳河的河床下面。其論據為,曹丕廢漢稱帝之後,曾寫過壹份詔書,詔書的題名叫《止臨淄侯植求祭先王詔》,其中有?欲祭先王於河上,覽省上下,悲傷感切?之句。

 1980年代,財政部副部長江東平先生仍在世。他早在抗戰時期曾任太行區磁武縣縣長之職,對磁武、臨漳壹帶的名勝極為熟悉。談及蹤跡難覓的曹操陵墓,他曾說道:

 ?曹操墓究竟在何處?史書上說是在漳水邊。我在磁縣工作時(指抗戰時期),只聽民眾說,這壹帶到處是曹操墳,即所謂?七十二疑冢?。現在發掘了幾個,都是北齊時的陵墓。據推測,曹操墓總的是在漳河、滏陽河之間,曹丕使於禁赴鄴謁?高陵?,見壁畫有被俘乞降狀,慚恚而死,可見曹操陵墓離鄴城不會太遠。現在臨漳、磁縣還有習文村、講武城,說是魏武習文、講武之處,講武城還有遺跡,也許是可能的?

 ?過去漳河河道在丘陵區以下到冀南、豫北平原,經常滾動。據明代修撰的《邯鄲縣誌》(我在四十年前看的),漳河到邯鄲壹分為二。冀南平原到處是老漳河(即漳河古道)。說曹丕要祭先王,?覽省上下,悲傷感切?,似乎是找不到曹操墳。有無可能由於漳河滾動,而把曹冢淹沒了?!因為北齊時,鄴都規模宏大,城中還築有大湖、仙島、樓閣,供帝王玩樂,以後被淹沒。銅雀臺也是被漳河沖垮的。河北巨鹿縣城地下,就是巨鹿老城,抗戰前即曾挖出老城,古建築及古物很多。曹操冢被埋在河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何打破曹操冢疑案,恐怕只有將漳河兩岸都發掘了才能打破。?盡發疑冢七十二,必有壹冢葬君屍。?但也許盡掘古冢千百座,仍然無法找曹屍

 臨漳這壹段的漳河河道,逢到夏季,常會幹涸。清人沈松在他的《全健筆錄》壹書中,引《堅瓠續集》,敘述了發生在漳河河底的壹段軼聞:清朝順治年間,有捕魚人曾在河床底下發現過曹操陵墓,墓內還有許多隨殉的宮女。這段軼聞聽來十分離奇,但現在的漳河邊上捕魚人家猶能帶妳前往,指出那段埋有曹操寢宮的河床地點。

 無獨有偶,蒲松齡《聊齋誌異》中也載有河底發現曹操冢事,不過,《聊齋》裏的傳聞,寫的是許昌,不是臨漳。

 操陵外形應像壹座大燧

 《終令》告訴我們,其壽陵的大致地點位於鄴城?西門豹祠西原上?,陵寢形制?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圍有諸侯、公卿陪葬墓。曹操殮後不久,曹丕曾寫過《武帝哀策文》,這篇哀策文無意中透露,曹操陵寢的外形像壹座?大燧?。大燧者,古代烽火臺也,高可數丈,也可數十丈。陵內設有?玄宮?,玄宮也就是地宮。哀策文形容玄宮?窈窈?,說明它既深遠,又秘不可測。

 關於曹操陵墓的形制,江東平先生在世時也曾提供壹些線索,他查閱《資治通鑒》卷六十九,其中俱述及曹丕使於禁謁高陵這壹史實:益壽亭侯於禁,是曹操麾下的壹員大將。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與蜀將關羽拒於樊城,於禁率軍增援,時漢水暴漲,所部七軍皆沒,遂投降。孫權奪取荊州,他被遣還魏。途中,曹丕恨其英雄氣短,便帶他趕赴鄴城,拜謁高陵。高陵,就是曹操陵名,於禁見陵寢壁畫上有自己被俘乞降之狀,遂羞慚撞壁而死。

 由此可知,曹操陵墓前曾建有寢殿。表面上看,這似乎與曹操《終令》中規定的?不封不樹?有違,而實際上,魏文帝曹丕最初殯葬其父親時,並未按這壹規定去做,命令有司依照漢制,在陵上設立祭殿。但這是否就斷定《終令》有偽呢?不是。至黃初三年,曹丕頒詔說:先帝(指曹操)壹生躬履節儉,他老人家遺詔天下,要求以省約為原則,作為人子,我應該遵守孝道,聽從父訓。他的陵墓上的殿屋皆予以拆毀,車馬還給軍庫,所藏的衣服也送到府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算是遵從和繼承先帝儉樸的美德。這篇詔書告訴我們,曹操陵墓原有地面建築,且規模很大,除設有祭殿、配殿外,還有車馬坊等。曹丕最初建造陵殿,是為了殮葬曹操時祭祀之用,後來又平毀這些建築,正是按照其父遺詔?不封不樹?的話去做的。

 曹操陵墓原來除有地面建築外,還有銅駝、石犬各二。據《歷代陵寢備考》引《述異記》雲:?魏武帝陵下銅駝、石犬各二。古詩雲:?石犬不可吠,銅駝徒爾為。?又俗說,魏武帝陵中有泉,謂之香水。?

 綜合上述文獻、史料,我們可對曹操墓形制考之如下:

 陵址在今臨漳縣鄴城遺址附近,傍漳河古道,其東面為西門豹祠。陵墓倚地勢而築,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外形如烽堠。陵前曾設有寢殿、車馬坊等建築。殿內飾有壁畫。黃初年間,曹丕下詔,將陵前建築全部平毀。陵內有地宮,頗深奧。陵前神道旁,曾遺有銅駝、石犬各二。

 ?曹操陵址在今臨漳縣鄴城遺址附近?,這僅是作大面積概念而言。倘若再把範圍縮小,它又在哪裏呢?

 據臨漳三臺村壹帶的群眾口碑傳說,曹操居鄴,最愛登臺賦詩吟唱,還喜歡給士兵講武,而死後又遺詔葬高陵,那麽,位於銅雀臺和講武城之間的高莊,地處漳河古道西南,與西門豹祠隔河相望,曹操陵是否就在高莊呢?此為其壹。

?

 另外,曹操引漳流自城西,東入經銅雀臺下,伏流入城東註,謂?長明溝?。渠水又南流,經至東門下。魏武封於鄴,築北宮,溝水南北夾道,東出石寶下,註之湟水。曹操《登臺賦》中有壹句?引長明,灌街裏?,說的就是這條渠。據方位實測,今鄴城東南約4。5公裏的仁壽、洛安臺壹帶,就是曹魏長明溝出境處,這裏是古西門豹祠的考察註意區。由此往西稍偏南,行約2。5公裏,為甄後朝陽陵。會不會曹操真的就葬在這裏呢?

  • 上一篇:春節的飲食文化有哪些 關於春節的飲食文化
  • 下一篇:有什麽適合秋冬喝的甜甜的咖啡?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