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

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

對待中華民族道德傳統,我們應該:

壹、將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起

當前,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壹個重要目的是用其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華傳統美德承載著中華倫理文化的基因,對應著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具有易於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的天然優勢,對人們良好道德品行的養成能夠產生“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重要來源,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資源。

二、站在黨治國理政的高度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養和形成的傳統美德規範,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長河中能夠生生不息、不斷壯大的壹個重要支撐力量。

這就告訴我們,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當前,我們應站在黨治國理政的高度來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

三、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

要把中華傳統美德融入社會生產生活,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行為方式和習慣,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風尚。傳承發展中華傳統美德需要不斷推進、持續發力,不可能畢其功於壹役。

要有戰略眼光,從民族繁衍發展和復興強盛的高度對待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發展。要腳踏實地,著眼現實需要,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把握中華傳統美德傳承發展的基本規律,健全體制機制,持續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發展。

擴展資料:

中華民族道德傳統表現為:

壹、愛國

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殺身以成仁”的民族節氣。愛國主義作為民族精神,更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

歷史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國破則家亡,使人們的愛國之情強烈地表現出來,並升華成為國獻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現了嶽飛的“精忠報國”、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愛國主義成為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巨大力量。

二、利義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強調建立壹種和諧協調的人倫關系。主張“義以為上”,“以義統利”,“先義後利”,要求“見利思義”,“見得思義”。

“義”是指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利”是指個人利益,而得是指得到的。強調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強調個體對整體的道德義務。這是壹種植根於社會文化的群體精神,進而擴展到整個民族和國家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仁愛

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孟子提出“君輕民重”的思想。這種要求壹切人都要用“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遺產

人民網—人民日報:用中華傳統美德成風化人

  • 上一篇:春節最早出現在什麽時候?
  • 下一篇:有哪些中藥貼敷的品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