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除夕)的區間在1月21日至2月19日,不會超出這個範圍,最早的比如:2004年1月21日過年,最晚的是1985年2月19日過年。光以日期來說,兩個春節的時間跨度期長達30天。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壹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擴展資料:
如果中國農歷歷法在300年間沒有調整的話,打破這壹紀錄的日期會出現在300年後的今天(2319年2月21日)。
出現這樣差別,其實,如果農歷不是有“閏月”調整的話,春節(正月初壹)早就出現在夏天了。
在陽歷(公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壹周為1個回歸年,平年365天,4年壹閏,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夏歷(農歷)是壹種陰陽合歷,它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壹個月約29.5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
如此,若是任由農歷和陽歷間的天數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會出現春節在夏天過的現象。因此,每隔幾年,農歷中就會設置壹個閏月。比如2006年夏歷丙戌年(俗稱狗年)有個閏七月,全年比公歷年多出了20天。
因此,2007年夏歷丁亥年(俗稱豬年)的春節要比去年推遲20天,這樣,不但陰歷與陽歷出現了誤差,而且每年過春節的公歷日期都出現了不固定的情況,如果當年農歷閏月,就會加大這個日子的差距,出現“最早春節”比“最晚春節”整整晚壹個月的情況。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