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關於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的資料

有關於中國傳統節日主題班會的資料

壹、“四時八節”

“四時八節”,是益陽本地人常說的壹句口頭禪。

原來,壹年四季--春、夏、秋、冬便是“四時”。“八節”呢?並非指二十四個個節氣中的春分、秋分、立春、立夏、夏至、東至、立秋、立冬此八節,而是指流行於民間的八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它們分別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冬至日(重陽節)、過年(除夕日)。

二、過年、春節習俗

春節,俗稱新年。原本僅指農歷正月壹日這壹天。現在泛指從農歷十二月(舊稱“臘月”)二十四日過“小年”起至正月十五日鬧完元宵節才告結束。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其特征有四個方面:壹是廣泛流傳於漢、壯、蒙、滿、侗、瑤、白、黎、納西等近二十個民族之間;二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舊時與新時代節慶活動交相輝映;三是風俗古樸,禮儀頻繁,形式多樣化;四是節慶時間長,歲末年初前後***長達二十多天,天天都是春節節慶日,且氣氛熱烈,喜慶祥和,令人陶醉。

這期間有許多禮儀習俗和活動內容,現摘要簡述如下:

1、家家辦年貨

2、戶戶大清掃

3、祭祀竈神爺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稱“小年節”,或稱“祭竈節”,“新年”)這天,舊有“祭竈神”的習俗。據說,竈神爺(又稱“司命菩薩”)是天皇玉帝派到人間來監督和獎懲人們的善惡之神。家家都有,每年在過小年的晚上,上天堂向玉帝匯報人間的善惡情況。信奉佛教和道教的鄉民為其設祭送行,謂之“祭竈”。4、貼春聯

春聯,是我國最早出現且應用範圍最廣的對聯形式之壹。多用來表達人們除舊迎新的喜悅和繼往開來的奮鬥精神。每當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兩側貼上壹幅春聯(現在凡有門窗處都貼對聯),還有橫披。這樣就給本來熱鬧祥和的節日增添了更加濃郁的喜慶氣氛。

春聯是對聯,門對的壹種常見形式。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古時候,限於人們的認識水平,因而對自然現象或自然災害無法正確理解。壹旦遇到天災人禍時,就總認為是有鬼神在作祟。於是,在臘月裏多數人家用兩塊桃木削成壹兩寸寬、七八寸長的木條,上面畫著神荼、郁壘二神的形象,掛於門側。這實際上就是將門神與春聯合在壹塊了。

5、掛年畫

春節來臨之際,湖鄉人民家家戶戶除了貼春聯之外,還有掛年畫的傳統習俗。其中有壹首描述年畫的詩特別有趣:“蘭荷菊梅開滿墻,滿屋似聞花芬芳。引來燕雀檐前鬧,直沖屋裏抖翅膀。”此詩借詠年畫,描繪了春節將到之時,民間普遍掛年畫的新氣象。

6、吃團年飯:

等待外地的親人趕回家中之後,家家戶戶在大年那天中午要張羅壹桌特別豐盛的宴席。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等十多盆美味佳肴,擺滿大圓桌。白酒、啤酒、飲料款款齊備。全家圍席而座,大吃大喝,謂之“吃團年飯”。

7、守歲、關財門:

大年之日,團年飯壹般都吃得慢也吃得多,時間拉得很長。有的人家吃上2~3小時不散席。因此,平常有人責怪別人吃飯慢吞吞時,就比喻說他是“吃年飯”--慢條斯裏的,壹點也不性急的。吃過年飯,天色漸晚,這時家家戶戶便在堂屋裏或烤火房內堆起丁塊柴燒起大火,把屋內外所有的燈都點亮。七仙湖區農家流行俗語道:“三十的火,十五的燈”。

8、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最普及又極富人情味的傳統禮儀。新年伊始,人們扶老攜幼,出門走訪親戚朋友。

9、耍龍舞獅打花鼓:

10、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日,稱“上元”(古稱“上元節”),又叫“燈節”。

三、三月三

農歷三月初三日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傳說,這是西王母的生日,古時以農歷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後始定為農歷三月三日。南朝宋範曄在《後漢書·禮儀誌》上載:“星月上巳,官民皆潔與東流水上,曰洗滌拔除、去宿垢痰,為大潔。”說的是古代人們在這天要在清水河邊洗滌,目的在於衛生與保健,後來便演變為在水邊飲宴,郊外春遊的節日。宋代吳自牧在《猛梁錄·三月》中載:“賜宴曲江,傾都楔飲、踏青”。現在,我國漢族及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仍傳承著“三月三”這個傳統節日。

四、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每年公歷4月5日前後(農歷24個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作為民間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時代。後逐漸與之前1~2日的“寒食節”①融為壹體,成為悼念先人、祭祖掃墓和踏青春遊的節日。

五、 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或“天中節”。在農歷五月初五日,它是漢族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

六、天貺節

農歷六月初六日,人們簡稱“六月六”,為“天貺節”。始於北宋真宗年間(998-1022)“天貺”即“天賜”之意。真宗以第二次降“天書”至各地之六月六日定為“天貺節”,並於岱廟修築“天貺殿”。

八、乞巧節

“乞巧節”又稱“少女節”、“女節”,或“七夕節”。在農歷七月初七日。源於古代的民間神話傳說--“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最早記載於《詩經·小雅·大東》裏。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據說那天是牛郎織女在天河鵲橋相會的日子。且每年只有壹次。人們在晴朗的夜晚,牛郎織女兩顆星星才看得真切。因為織女心靈手巧,人間女子都希望能在這壹天向織女乞取智巧。節日裏,民間有曬物、乞巧等習俗。在這個節日裏,古時候的人們還在庭院裏搭起彩樓,謂之“乞巧樓”。婦女們擺設香案,陳列瓜果,穿針引線,乞求智巧。

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登上彩樓,對著月亮,用五彩線穿九孔針。先穿好的叫“得巧”,後穿好的叫“輸巧”。有的地方在那天中午的太陽下放壹碗水,把繡花針放在水面上,根據針在碗底的影子來確定是輸巧還是得巧。還有的地方以此日為“少女節”。年輕的姑娘舉行“慕仙盛會”。江南壹帶,在這天解開孩子們脖子上的五色彩絲,甩於屋頂,謂之送健繩。廣州壹帶甚重七夕節。家家戶戶陳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妝用品,少女盛裝,於月下祭拜七姐(毛藍七姊妹)。廣西等地的人民在這天儲水,叫做“雙七水”。據說用此水洗浴,可以避邪祛病,達到潔身美容效果。古時臺灣、福建等地的人民把農歷七月七日作為“情人節”。

如今,中國人較普遍地將七月七日定為中國的“情人節”。

七仙湖區人民喜歡民間故事傳說,據說牛郎織女在七仙湖邊結舍成親,生兒育女,因此,“牛郎織女”的故事人人講得繪聲繪色。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的晚上,許多人就會自然地聚集在壹起,觀看喜鵲搭橋、牛郎織女相會……

人們壹邊納涼壹邊講著古老而神奇的愛情故事。習習的晚風帶走了白天的熾熱,神奇的故事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與向往。唐代詩人林傑的《乞巧》詩最為有名,請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九、中秋節

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團圓節”。是漢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魏晉時期已開始中秋賞月。唐代有登臺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之風俗。北宋太宗年間(988-1003),始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如今與春節、端午節壹起並稱中國三大傳統佳節。此節在許多少數民族當中也很盛行。

中秋時節,正值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百果成熟之際,又因此時月亮與地球相距最近,故有“壹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因此,“花好月圓”是中秋節的壹大特色。該節日的節慶活動以及民俗心理是極為有情致、頗具詩情畫意的。雖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各自習俗有異,但有許多方面大致是相同的。

①拜月賞月:每當明月升起,清輝曬滿大地之時,人們便在露天或桂花樹下擺設桌椅,把圓形的果子(蘋果、葡萄、棗子等)和圓形的食品(月餅、糖果等)端上桌子。全家老小圍在桌邊,默默地仰視著明月,肅然站立片刻,以示祭月拜月。之後,全家人圍桌而坐,***享美味的食品和明月的清輝。文人墨客或雅士大家此時此刻往往會詩興大發,搜索枯腸,吟詩唱對。因故不能回家團聚的夫妻、情侶,身處異鄉,仰望圓潤的明月,勾起對故鄉親人無限思念之情。宋朝大詩人蘇軾“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的詩句,無疑是給天下所有不能如期團聚的有情人的最美好的祝福。“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人們把中秋明月當作團圓的象征,因此“獨在異鄉為異客”者,總是在中秋佳節之夜,每當看到“床前明月光”時,便會“疑是地上霜”,然後情不自禁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起來。無疑,唐朝詩人李白這首《靜夜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自古以來獨處異鄉之人對自己家鄉及親人的無限思念情結,深刻揭示了人們對美滿生活的深情向往。

②品嘗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宋代,流行於元朝。相傳,元朝末年,各地災荒嚴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紛紛起來反抗官府。為了秘密聯絡起義平民,泰州張士誠把寫有八月十五日殺敵起義的秘密傳單夾制在月餅裏面,送給平民。起義平民吃到月餅後,就知道了起義的時間、地點,從而壹呼百應,舉行了民族大起義並取得了勝利。後來,在八月十五這天就流行互贈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以示對前人的紀念和對親朋好友的節日祝福。

③送禮拜節:中秋節這天,民間盛行走親訪友,互贈禮品,特別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節日拜會嶽父母大人。禮物不拘輕重,但月餅是不能少

  • 上一篇:春節舞龍舞獅的意義是什麽?
  • 下一篇:期貨軟件傳統下單、多頭下單分別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