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為津門食品“三絕”之壹,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舊時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耳朵眼炸糕選料精,制作細,成品為在滾油內炸成的金黃色球冠狀,色澤金黃爆“刺兒”,口感外焦裏嫩、酥皮脆而不硬、餡鮮嫩而不幹、細甜爽口、香味芬芳。1997年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華名小吃。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市漢族特色小吃。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號之壹。始創於公元1858年清朝鹹豐年間。狗不理包子的面、餡選料精細,制作工藝嚴格,外形美觀,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剛出籠的包子,鮮而不膩,清香適口。
狗不理已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狗不理包子被認定天津市名牌產品。已經在天津市北辰開發區建廠生產。
大福來鍋巴菜
鍋巴菜是天津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小吃,創於清光緒年間,其特點是色香味型俱佳,以大福來字號制作的最有名氣。鍋巴菜以綠豆、小米水磨成漿,攤成薄厚均勻的煎餅,用刀切成柳葉狀,澆上用十幾種調料制成的鹵計,再灑上辣椒油、芝麻醬、醬豆腐汁、香菜葉,輕輕攪拌後即可食用。鍋巴菜柔軟滑潤,清素芳香,既可當菜,又可作早點或正餐,同芝麻燒餅壹起食用,味美適口
十八街麻花
津門三絕之壹。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鋪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處,人們習慣稱其為十八街麻花制作考究,料精貨實。特點:香甜、酥脆。1989年獲全國食品金鼎獎,現已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果仁張
果仁張為天津傳統小食品,創始於1830年,創始人張氏兩代是清朝宮廷禦膳房名廚師。解放後果仁張曾為國家高級宴會制作各種小食品,周恩來總理生前曾多次在宴會上請外賓品嘗果仁 張制品。果仁張制作的各種美味果仁,自然顯色和放香,甜而不膩,酥脆可口,久儲不綿。成品以花生仁、腰果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松籽仁及多種豆類為主料,有虎皮、琥珀、凈香 、奶香、五香、桔香、檸檬、薄菏、山楂等口味,以及香、甜、酥、脆、酸、麻辣等不同口感。果仁張傳統產品有: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凈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 松子仁等。南市食品街上即可買到。
芝蘭齋糕幹
芝蘭齋糕幹是天津津門著名的漢族傳統糕點。具有6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芝蘭齋糕幹是用小站稻米、糯米磨粉夾入多種餡料蒸制而成。因該糕幹系芝蘭齋字號創制,故名芝蘭齋糕幹。芝蘭齋糕幹外觀潔白、不粘牙、不掉面、口感綿軟、風味獨特。
糖炒栗子
天津板栗又稱甘栗,產於薊縣。糖炒栗子是秋冬季時令風味食品,呈深棕色,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秋冬之際,在天津街道兩旁,常可看到賣栗子的小攤,現炒現賣,趁熱食 之,味甜松軟。
鮮果餡湯圓
鮮果餡湯圓為天津風味小吃。制作方法是采用新鮮水果,切碎後用糖腌制,按配方做成內餡,將上等江米碾成粉,滾制成型。特點是清香爽口,粉糯軟滑,果味濃厚。以小白樓地區的白樓小吃店與江南春餐館的最有名。
貼餑餑熬魚
天津民間流傳美食。北方人把煮菜叫熬菜,把魚洗凈後放入大鍋內,加上各色佐料和清水熬魚湯。而所謂貼餑餑熬魚,是為了節省時間,在熬魚的鍋邊上端周圍,貼上壹圈棒子面(玉蜀黍面)餑餑餅子,鍋熟後把餑餑取出,不僅魚鮮,而且餑餑裏吸收魚湯後也帶有鮮味,十分美味。成品餑餑顏色金黃、底面焦脆,小魚味鮮湯濃,魚骨酥軟。市內有壹些專賣“貼餑餑熬魚”小館攤檔,其中以南市“楊奶奶熬魚”較有名氣。
面茶
又名茶湯,以天津的楊巴茶湯最為著名。它以高粱面、糜子面、麻仁、麻醬、香油炒制而成,有的加白糖,沸水沖食。色正味香,小料齊全,不粘碗,不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