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關寒假作業的相關調查。要求:關於寒假作業量、意義、完成質量的調查

有關寒假作業的相關調查。要求:關於寒假作業量、意義、完成質量的調查

厚街燒鵝瀨粉 、鹹丸 、麻橛 、魚龍 、炒米餅 、油角 、碌堆 、松糕 、煎堆 、糖環 、香丸 、三禾宴 、冼沙魚丸 、塘廈碌鵝 、中堂槎滘魚絲面 、中堂槎滘魚包 、道窖肉丸粥 、 豬紅粥 、茅根粥 、柴魚花生粥 、蟛蜞粥 、荷葉飯、眉豆糕、冬果 、浮米

厚街燒鵝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最講究的是壹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只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壹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壹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壹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那本就鮮美的湯中浸上了燒鵝的香味,更是美味誘人。

鹹丸是東莞人在冬至、除夕、元宵都吃的。表示合家團圓之意,東莞鹹丸用料精細、講究、糯米粉制作,隨意捏成團,不加餡。用雞作,佐以魷魚、蝦米、冬菇、臘肉碎粒、鹹菜鮮甜美味,是東莞傳統美食。

麻橛常常在炒糯米粉中,拌入炒花生(研碎),更有芝麻。壹粒粒麻橛大小相近,若2—3公分長,如欖尖形,即菱形。其色如麻。壹把麻橛在手,往往相桑相連,成方勝(四方端正)圖案。菱形相套,中國民間稱為方勝圖案,用於建築(窗欞)、什器、服飾,婦女用作首飾,寓意為方正無邪,同心合意,優勝吉祥。因此春節期間麻橛成為東莞人互相贈送的小食,互祝吉祥如意。

魚龍:東莞風俗年糕叫“魚龍”,取步步高升、取魚躍龍門之意。因多是出嫁女送娘家禮品或姑嫂姐妹、親家互送禮品,亦寫作“貽籠”。

炒米餅、油角:居民的食量較少,制作的壹般較小、較松、較香、互相拜年時只求試香品味,不求飽肚。居民制作的油角較小,不及農民制作的油角大。廣州人的油角更小,是莞城油角的壹半左右。農民制作的炒米餅、油角較大、較粗、較甜、較硬,以便作幹糧。農家的炒米餅,用糖多,壹斤米配六兩糖(糖要煮溶〕。炒米粉配以炒熟、研爛的花生碎和芝麻,放進放進木餅印,用木錘打實,再用火焙幹。居民的炒米餅有的還配有桂花、梅花。以求香雅。餅家的炒米餅取乎兩者之間,因不是木錘錘的,比較松化。

碌堆以糯米粉加糖漿,做成團,中空,吹以氣,表面沾些芝麻,油炸而成,形似禾碌(沙田柚)。新鮮時香、甜、軟,十分可口。時間長後,中間的氣跑了,變硬,可切碎,加酒槽、番薯、煲糖水食。

松糕:年二十五炊松糕,祈求來年高升。松糕亦用糯米粉做,將糖粉和入糯粉中,棲入松糕格內。到壹半時,放人花生米碎與糖粉。然後再棲滿糯粉,蒸熟。新鮮時松軟香甜,美味可口。

煎堆,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是指拳頭大小、油炸糯粉團,表面滿是芝麻的食品。東莞人稱的煎堆,廣州人稱作薄罉,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裏用油煎成。若怕太糯、太粘、吃後飽脹,可加2—4成粘粉。東莞煎堆以艾堆為最佳,正氣、去濕毒。這種艾是春頭天越冬的稻田裏野生出來的,常常是嫩綠的壹片,枝頭淡黃色小花,采摘回來,用滾水煮過,用刀斬碎,和糯米粉、糖,用油煎就。由於煎堆的做法最簡單,壹些來不及做年果的人,除夕之日,只好最簡便的方法做年果——煎煎堆,因此有“年晚煎堆 人有我有”的歇後語。

糖環:糖環是東莞著名小食,更是春節不可缺少的“冬果”之壹,有悠久的歷史,也是東莞先人南遷.糖環在東莞已經改面粉為糯米粉。為了喜慶,部分加花米染成紅色。與陸遊所說“簇青紅”同。糖環制作,由“組之成束.扭作環形”,改為用餅印印壓、批切出來。但傳統的糖環,仍不用餅印,只搓成長條,捏作環形,吃時夠硬。 糖環形狀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寓意連綿不斷,生生不息。

香丸: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東莞市風俗有“結緣”的風俗。人們互相贈送香,以示“結緣”。吃過對方的香丸,即為“結緣”。過去壹切有意無意得罪的過錯,壹筆勾銷,不得再記恨。這風俗起因於“元”的諧音為緣、圓、丸。[民國] 《 東莞縣誌》 卷八載:“元夕張燈燒火樹,為獅、象、魚、龍百戲。其詞為大婦所逐死,故俗憫而祀之,亦相戒以不妒也。”元宵節前山區婦女走街串巷叫賣香丸。香丸由糯米經猛火炒成,小如筷子頭,內空,入口即溶,有甜味,紅、白兩色。

三禾宴 :東莞的水鄉以種植水稻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飄香,稻谷金黃,以禾花、稻谷為食物生存的禾蟲、禾花鯉魚、禾雀到了這個季節,都長得肥胖鮮嫩。人們將禾蟲、禾花鯉魚、禾雀捉來,烹飪,擺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稱三禾宴,其風味別具壹格。其中以道窖鎮的“三禾宴”最為著名。

冼沙魚丸:地道的東莞水鄉菜。魚丸是東莞的傳統美食,尤其以高埗鎮冼沙村的魚丸最為出名,也就是洗沙魚丸。洗沙魚丸所取的魚必須是新鮮的鯪魚,而且魚塘中不能養鴨鵝,以保持的魚肉味道的純凈。而且洗沙魚丸在東莞的各種美食中,可謂最費時費力的菜之壹。把鯪魚剃骨取肉之後,要用兩根鐵棒反復敲打6個小時以上,讓魚肉中的膠質,也就是蛋白質出來,然後再攢成魚丸,這樣做起來的魚丸膠質多、韌性足,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那樣壹彈數尺高,吃起來也相當有咬頭。

塘廈碌鵝:不折不扣的東莞山鄉菜。首先,“碌”這個字就是土生的東莞話,外人不明其意,聽到“碌鵝”還以為是“鹵鵝”,實際“碌”是煮的意思。塘廈碌鵝是具有客家風味的東莞菜。將鵝放到調制好的湯裏面煮,煮熟後,味道就全部進到了鵝肉裏。而骨髓則和白切雞差不多,肉嫩而骨髓帶血,非常新鮮美味。

中堂槎滘魚絲面:由魚肉團壓薄成片後,切成約十公分的面條狀、放進清開水中煮1-2分鐘撈起,另配好冬菇絲、韭黃、蔥花等,加上用鱗魚、雞話豬骨頭熬成的湯即可食用。

道窖肉丸粥:是以肉丸為主料的米粥,在嶺南粥品中獨樹壹幟,在肉丸粥中獨占鰲頭。由於道滘粥的肉丸選用新鮮上肉,切碎後用鋼條敲打直至成為肉醬,這樣使肉丸有韌性,入口香脆,彈性特強,佐肉不奪肉香,丸香不膩,齒頰留香,肉味長存,令人垂涎。

豬紅粥:數東門和陽橋頭那間最出名。早晨,遠近群眾都慕名前去品嘗。不但粥底鹹、香合人們品昧,且豬紅既軟又滑,每碗粥必配以魚片、油撒、蔥花、胡椒粉兼油炸鬼,吃起來讓人津津有味。

茅根粥:為吾邑特有之早點,與“魚片豬紅粥”,同為大眾最佳之晨餐。乃以鮮茅根、玉竹頭,扁豆,赤小豆,茯苓等,與米同熬,具清涼,去濕,降火,諸效用雲。——粵人習以藥材作湯或肴,謂可宏收“預防”,“醫療”之實效,又可饜口腹之欲,壹舉而數得也。諺有:“腰酸與骨痛,最好豬腰煲杜仲,唔好得餐鎹。”可見壹斑。食時,加鹽少許,殊清香可口,佐以油炸檜,可以果腹,童年嗜此,銅元壹枚,享用壹碗,然後上學去。

柴魚花生粥:特點是粥聞著有花生香味,看著是黃白相間的顏色,吃著有淡淡的清甜味,夏季胃口不好時,吃粥,吃這款柴魚花生粥是養生佳品。

蟛蜞粥:麻湧人習慣到田基、塘邊、溝坑捕捉體大螯壯的野生蟛蜞吃食。其食法多為泡制蟛蜞粥。加工時除去甲殼 , 小爪和腮臟 , 保留蟆肌肉、雙螯 , 放於清水中浸泡 , 洗凈後盛起晾幹水珠 , 然後用器皿裝起加入適量鹽油、燒酒、姜汁 , 拌勻腌 2 分鐘左右 , 再下放至已煲熟的粥裏 , 並配落花生米、鹹頭菜絲 ( 或葉 ) 等配料於粥中 , 再次煮 10 余分鐘 , 待蟛蜞熟透則停。最後放些蔥粒、生抽、胡椒粉、味精之類佐料 , 則可勺而食之 , 鮮香可口 , 風味獨特。

荷葉飯又稱荷包飯,以荷葉包裹米飯和肉餡蒸制而成。荷葉碧綠,飯團松散,飯粒軟潤而爽鮮,有荷葉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間傳統方便食品,歷史已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曰:“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表裏香透,名曰荷包飯。”明代以來,它壹直是廣東珠江三角洲群眾的方便美食。20世紀20年代,被名師改進而成為茶肆的夏季名點心。

眉豆糕:做法非常簡單,是用新鮮的眉豆加上糯米粉和其它香料熬成的,上面還撒上用香油炒過的芝麻,十分可口。這道小食還被評為“廣東名小吃”。在東莞,會做的眉豆糕的人家不少,現在的農貿市場上,還經常可以看到有眉豆糕賣。做得好的不多,據說其中有獨門秘方。

冬果:東莞人說的冬果絕非冬天的水果,其音為“終果”,是年終、過年用的小食。冬果多用糯米制作,因為糯米椿成粉後,起膠,堅韌,保留時間長,可以度過整個年節,時間達三個月久(由冬至節到二月初二開耕節、。餅家所制冬果品種極多,壹般有:雪條、雪耳、雪符、雪扣、雪繩、雪球、通條、蛋扣(亦稱鵝腸)、油欖、雲耳、雲片(稱粉片)。雪者熔白糖搗拌上面後,其色白如雪之謂也,其余的是未經上糖,保持原色。冬果經猛油炸脆後,攤凍,熔糖,攪拌,再攤凍,擎分,放在空糖缸或龍埋裏,用布封住,隨時可以取用。沾滿糖的冬果,不會變味,但是怕“露風”。露風後的冬果變軟,失去爽脆的味。

浮米:上世紀70年代以後,不少專業爆浮米的小販,替人爆浮米。只要給米、糖、柴,他們就替人做好糖浮米,加工費不高,很受家長和小市民的歡迎。

  • 上一篇:如何更換海綿拖把頭,海綿拖把怎麽換拖把頭
  • 下一篇:木器鑒賞與保養小知識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