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融讓梨
孔融有五個哥哥,壹個小弟弟。 有壹天,家裏吃梨。壹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妳猜,孔融拿了壹個什麽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壹個最小的。
爸爸看見了,心裏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麽多的梨,又讓妳先拿,妳為什麽不拿大的,只拿壹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妳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妳還要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
妳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壹個好孩子。”孔融四歲,知道讓梨。上讓哥哥,下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2、程門立雪
有壹次,楊時和遊酢來拜見他們的老師程頤,但是當他們看見他們的老師坐著睡著了的時候,不忍心打擾他們的老師,就站在旁邊,耐心地等著他們的老師醒過來,天上下起了大雪;
而且越下越大,楊時和遊酢沒有走,等程頤醒來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有壹尺深了,這件事因此作為尊重老師的典範成為學界的佳話。
3、親嘗湯藥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四兒子劉恒,即後來的漢文帝是壹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恒對他的母親皇太後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壹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恒。他母親壹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劉恒親自為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壹會兒。劉恒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壹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恒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壹個仁孝之子。
4、以尊重換尊重
在南北朝時期的齊國,有壹個叫陸曉慧的人,他才華橫溢,博聞強識,為人更是恭謹親切。
他曾在好幾個王的手下當過長史,可以說是壹個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卻從來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來拜見他的官員,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禮相待,壹點兒也不擺架子。如果客人離開,他更會站起身親自將對方送到門外。
有壹個幕僚看到這種情景,很是難以理解,就對他說:“陸長史官居高位,不管對誰,哪怕對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禮,這樣實在有失身份,更什麽也得不到,長史何必這樣麻煩呢?”
陸曉慧聽了不以為然地輕松壹笑,說道:“我想讓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須尊重所有的人。”
陸曉慧壹生都奉行這個準則,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績也遠遠地超過別人。
5、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壹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聖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妳知道它們是什麽嗎?”
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於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裏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裏,“避席”是壹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後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