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風民俗的名言詩句 1.有什麽民風民俗的名言名句
風民俗名言 1.風俗者天下之大事。
——清·顧炎武 2.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 ——漢·王充 3.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
宋·蘇軾 4.治天下,以正風俗得賢才為本。 ——清·魏裔介 5.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
——漢·司馬遷 6.傷風敗俗,大亂之道也。——《漢書·貨殖傳》 7.性近如壹家,習遠如千裏。
——清·陳確 8.百裏而異習,千裏而殊俗。 ——《晏子春秋·問上》 9.離家三裏遠,別是壹家風。
——明·吳承恩 10.風氣之變必以漸也。 ——清·龔自珍。
2.有什麽民風民俗的名言名句
●習俗就是對壹切都司這見慣(奧索尼烏斯)
●習俗先於壹切法律,自然勝過壹切藝術(丹尼爾)
●習俗是另壹種天性(蓋侖)
●習俗是人生的偉大的向導(休姆)
●習俗是最好的主人(西塞羅)
●習俗提供了倫理學所依存的唯壹基礎(克魯奇)
●壹個好的習俗比法律更可靠(歐裏庇得斯)
●習俗是暴君(拉丁語)
●習俗是位態度粗暴而使人失望的小學女教師(蒙田)
●習俗是聰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英國)
●習俗是愛情的天敵(布爾沃·利頓)
3.關於風俗的名言
春節,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
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壹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
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壹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壹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梢上有壹只金雞。
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
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
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
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秦叔寶和尉遲恭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壹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
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壹家的福壽康寧,壹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
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壹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
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
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
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
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壹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桃符的傳說 桃符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這首詩中寫道:“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形容初日的光亮。詩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總把新桃符換下舊桃符—除舊布新。
關於桃符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壹片桃林,其中有壹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曲蟠三千裏,結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
壹個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紅發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並用草繩捆著餵了看山的老虎。
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他們死後變為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後世人們用壹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以驅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
隨著時代的變化,桃符本身也在變化,以後人們又將兩個神仙的名字寫在桃符上,代替畫像,再後來,又發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相等、結構對稱、意思相應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這就是春聯的前身。 古代的賀年卡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我國古代已經實行。
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
各家門上粘壹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寫著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
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壹樣 月廿三、廿四 小年 祭竈神(16張)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竈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
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壹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小年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竈。
除此之外,還有吃竈糖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吃火燒、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祭竈 祭竈,是壹項在中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為壹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竈王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的。
有的神像只畫竈王爺壹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竈王奶奶”。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為,在壹周。
4.有關民風民俗的詩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蘇轍(踏青)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冬至:
九九歌
壹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5.關於民風民俗的諺語
民風民俗:
1.初壹餃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滿家轉。
2. 生在蘇州,穿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
3. 講土特產: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4.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清徐的葡萄甜殷殷。
5. 寧夏紅有黑白“三寶”黑(發菜,紅(枸杞) 白(二毛皮) 。
6. 講自然風光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7. 九寨溝的水,張家界的山。
8. 十裏溫塘河,九曲十八彎。
9. 不到長城非好漢。
10.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11.二十三竈王爺上天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貼道友(春聯),三十合家歡樂吃餃子。”
12.臘月二十三吃著年糕就數落: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白面發, 二十九貼倒有, 三十晚上坐壹宿。 初壹的餃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轉, 那年味多濃啊 !
13. 二十三,竈王爺上了天, 二十四,寫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蒙香鬥, 三十晚上坐壹宿, 大年初壹街上走。
14.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糊窗戶,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首, 三十晚上熬壹宿, 大年初壹扭壹扭。
6.關於民風民俗的優美句子
民俗分地域和民族,不知朋友具體需要的是哪兒的?可以給妳壹些古今我國壹些優秀的反映民俗的詩詞和壹些散文小說的描寫,希望可以幫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相思 唐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與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另外推薦妳去看看沈從文的邊城,我很喜歡裏面的民俗風情,也很優美。希望妳也特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