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理解“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到全國”?

如何理解“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到全國”?

備課是吧,看這個:

第壹單元 中國古代農耕經濟

學習本單元,壹是註意基本概念,二是掌握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市發展的基本線索,三是用辨證的方法理解中國古代經濟發展對社會發展產生的影響。

重點知識:①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的演變;②冶金業、紡織業、陶瓷業等行業技術的發展情況;③古代商業與貨幣的發展情況;④重農抑商與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影響;⑤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情況。

難點問題:①學會從微觀史實中抽象出古代中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宏觀上的發展特點。②理解重農抑商政策與閉關鎖國政策含義。③理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第1課 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的形成

壹、農業起源的四大特點:

由采集經濟向種植經濟發展產生了農業;

多元交匯,由多個中心向周邊發展;

形成南稻北粟的原始農業種植結構;

以種植農業為主,原始家畜飼養業與種植業相結合。

二、從耒耜到曲轅犁

1.以耒耜為主要農具進行生產的時代

(1)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種。這壹時期的人們主要使用石斧、石鏟、木耒、骨耜、石鐮等簡單的勞動工具。

(2)進入文明時代,耒、耜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商周時期,青銅制品雖然廣泛存在,但由於銅的產量小,比較貴重,制造農具的主要材料還是木、石、骨、蚌等

2.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

(1)春秋時期,人們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鐵農具逐漸代替了過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損的農具。這壹變化大大提高了當時的農業生產效率。

(2)大約在戰國中後期,牛力犁耕開始出現,但在西漢中期以前,牛耕情況並不普遍。

3.漢代農具的改新和農耕技術的發展

犁壁的安裝:

漢代中期,人們發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時,可以把土按壹定方向翻倒,並能同時完成翻土、滅茬、開溝、起壟等工序。自此以後,牛耕得到廣泛推廣。

4.曲轅犁的發明

(1)曲轅犁的發明和結構特點:

曲轅犁將舊犁的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犁架也變小,更加輕便靈活。曲轅犁還增設了犁評、犁媻、犁策,既便於調節翻耕深淺,起畝作壟,又節省勞力,提高耕作速度。

曲轅犁的發明,是繼漢代犁耕發展之後農具改革的又壹次突破。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轅犁與前代犁相比有三個優點:

壹是曲轅和犁媻的出現,淘汰了犁衡(肩軛),不僅減輕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轅犁“回轉相妨”的缺點;

二是犁評、犁梢的出現,使得入土的深淺、起土的寬窄,更加隨心所欲。

三是犁底修長,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時平穩、深淺壹致,利於水田使用。

5.古代灌溉工具的進步

古代灌溉工具的進步,也是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車、筒車等。

(1)翻車:

三國時期,馬鈞對東漢人畢嵐創制的翻車(又稱龍骨水車)加以改進,制成了更加完備實用的翻車。

(2)筒車:

唐宋時期,人們又發明了以水為動力的筒車和以畜力牽引的高轉筒車,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古代生產工具的發展主要體現在:

材質的變化:石、骨、木——青銅——鐵;

動力的變化:人力——畜力——自然力;

種類的變化:單壹性——多樣性;

三、水利設施的逐漸完善

1.大禹治水的傳說

大禹治水的傳說,反映了上古時代先民為戰勝自然災害、發展生產而興修水利的艱苦歷程。

2.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

(1)概況: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推動了水利建設的發展。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鄭國渠以及西漢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陸續建成。

(2)都江堰:

變水害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為千裏沃野;

美化了環境,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拉動了四川地區的經濟;

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與智慧;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具有較高的精神文化價值。

3.治理黃河和興修水利

(1)治理黃河:

重要性:長期以來,黃河壹直是中國農耕經濟的命脈。黃河是否安瀾,成為影響朝廷財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穩定的重要因素之壹。

(2)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西域坎兒井 (源於西漢)

4.古代水利技術的研究

中國古人積累了豐富的農業技術經驗,有著精湛的農學知識理論。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古代的農學著作總數約370多種,其中也包含了大量關於水利建設的內容。

四、從千耦其耘到個體農耕

(壹)從刀耕火種到千耦其耘再到鐵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斷進步

1、原始農業的方式——刀耕火種。(時間:距今壹萬年左右;地位: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之壹;發展:七八千年前,我國農業進入“耜(sì)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2、商周時期——大規模簡單協作。(出現少量青銅農具、懂得灌溉、除草培土、漚制綠肥、治蟲滅害等技術)

3、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均在春秋出現;戰國鐵器牛耕擴大推廣;此後鐵犁牛耕成為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小農經濟(自耕農經濟)

產生條件:

①鐵犁牛耕的普及,工具的改進 ,生產技術的提高。

②私有土地的出現

特點:

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分散性)

②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結合,男耕女織 ,自給自足,除鹽鐵外,壹般不外求(封閉性)

③小農經濟的狹小生產規模和簡單的性別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落後性)

④自耕農是國家賦稅要義的主要承擔者,統治者的過分剝削壓榨天災戰亂都容易導致破產(脆弱性)

⑤相對簡單的生產工具,長期不變的生產技術和容易滿足的社會心理狀態。(保守性)

評價:

(1)自耕農生活穩定,也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在封建社會形成和發展時期,基本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小農經濟的分散性、封閉性、保守性等弱點,阻礙了社會分工和交換經濟的發展,造成我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發展緩慢和封建社會長期延續,成為近代以來阻礙社會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

五.精耕細作技術的成熟

概念:“在壹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采用先進的技術措施,進行細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發展歷程:

(1)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壹些農田開始實行精耕細作(適時耕種、改良土壤、重視肥料、保墑、灌溉,關註生產各個環節。)

(2)魏晉南北朝時黃河流域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日臻成熟(輪作、間作、套作、復種、綠肥種植、);

(3)隋唐時期南方水田的精耕細作技術逐步成熟(育秧移裁、曲轅犁);

(4)宋元時期精耕細作技術進入全面成熟時期(北方出現畜力牽引的旱地中耕工具耬鋤、江南水鄉稻麥復種制的出現,標誌我國精耕細作水平上升到新高度、農作物品種交流廣泛,北方粟麥在江南大量種植、占城稻傳播到江淮、棉花由福建廣東推廣到長江流域、南方江浙地區成為全國經濟重心、)

(5)明朝引進的玉米甘薯在清朝推廣種植,糧食總產量大幅增加、形成專業經濟生產區域、出現《農政全書》)。

六、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什麽?

1、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2、農民占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精耕細作;

3、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第2課 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壹.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土地氏族公社所有,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2.奴隸社會:井田制

(1)內容:

①井田的土地名義上歸國家所有,由周王將全國土地層層分封給各級貴族;②井田制中有“公田”“私田”之分;③“公田”實際上為貴族占有,“私田”是勞動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2)發展過程:

開始實行於商,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廢除於戰國。

(3)解體原因

生產力發展(鐵器牛耕)是根本原因

戰爭頻繁,井田勞動力減少,井田制趨於瓦解

春秋各國的稅制改革促進解體(兩個結果:法律上肯定私田,新制度新階級關系)

3.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1)過程:

春秋形成:(公元前594年魯國等進行稅制改革,促使土地私有制形成)

戰國確立:(秦國商鞅變法最徹底,廢除井田制,法律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發展時期:秦漢 隋唐、宋、元、明前期

衰落時期:明清時期,明朝後期封建土地制度成為農業發展桎梏 (“均田免糧”說明農民對封建土地制強烈不滿)

(2)三種形式:

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農私有土地。

二、均田制的實行

(1)原因:

是土地兼並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賦稅收入,引起社會動蕩不安。為限制兼並,保護自耕農經濟和增加政府收入而實行均田制。

(2)內容:

均田制開始實行於北魏,隋唐時期進壹步發展完善。北魏均田令規定把政府掌握的無主荒地按性別年齡分配給農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準使用,不準買賣等。授田農民必須向國家交納租稅,並承擔徭役和兵役。

(3)均田制能否起到抑制兼並的作用?能否根本解決呢?

提示:

均田制下的主要土地只準使用,不準買賣,因此壹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土地兼並的作用。但是均田制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無主荒地,並不觸動占田的大地主利益;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兼並的繼續,政府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均田制也無法實行,土地私有制繼續發展。所以它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並問題。

三 租佃關系日趨普遍化

1 田莊制特點:

田莊多為聚族而居;莊園勞動者與田莊主形成強烈的人身依附關系;田莊經濟具有極強的自給自足性質;田莊擁有私人武裝

2 租佃制

(1)原因:

土地兼並造成了大量的大土地所有者和無地少地的農民,提供了租佃的基本條件;

農民的反抗鬥爭使人身依附關系減弱,有利於租佃關系的產生;

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買賣的加劇,進壹步導致了人口的流動;

生產力的發展是其根本原因。

(2)普遍化的過程:

戰國時租佃關系已經產生,漢代已經比較普遍,但是農民與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很強,如東漢田莊的勞動者與田莊主就形成了強烈的人身依附關系;宋代,租佃經營已經成為僅次於自耕農形式的重要經營方式。農民租種地主的土地,雙方通過契約形成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租佃制普及全國,成為農村經濟中的主要形式。

(3)積極的影響:

契約納租方式的確定,使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減弱,身份提高,生產自主性也大大提高。農民可以選擇雇主,在支配產品方面也有壹定的發言權,甚至能與市場發生聯系,取得實際利益,這就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4)東漢時期田莊中的勞動者對豪強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與明清時期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有怎樣的不同?

東漢時期:

豪強地主田莊內的勞動者大多數是投身於莊園以求庇護的外姓農民,他們與田莊主形成了強烈的人身依附關系。他們不但要從事繁重的生產勞動,而且還要承擔軍事義務,成為豪強的私人武裝。

明清時期:

租佃經營成為農村經濟中的主要形式。契約納租方式的確定,使佃農的生產自主權大為提高,對地主的依附關系相對減弱,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所提高。

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的南移

壹、 四大經濟區的形成

1、四大經濟區的分布:

山東、山西、江南、龍門碣石以北

2、四大經濟區的劃依據:

漢代經濟分布的特點

3、四大經濟區的特點:

(1)特點:多樣性和不平衡性(山東、山西是傳統的農業區;江南開發較晚,也是典型的農耕經濟;龍門碣石以北是傳統的畜牧區或半農半牧區)

(2)呈現這些特點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差異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

1、三次南遷高潮:

兩晉之際、安史之亂後、靖康之亂時

2、原因 :

天災人禍

3、影響:

給南方補充了勞動力;帶去了先進的工具技術促進了江南的發展;

推動了經濟中心的南移; 促進了南北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人口的分布更加合理;促進了統壹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三、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原因:

北人南遷勞動力特別是先進工具技術的傳入;南方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自然條件優越;統治者的重視;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

2、過程:

經過孫吳、東晉、南朝的開發,為我國經濟中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礎:

中唐以後,南方逐漸超過北方,安史之亂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南宋,南強於北的局面完全確立,經濟重心完成南移

3、影響:

南方經濟地位突出;文化重心的南移

4、經濟重心轉移的規律:

由北向南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和江南壹帶;由內地向沿海逐漸轉移。

5、經濟重心南移的特征:

①北方人民南遷,帶去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體現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趨勢往往在國家分裂或封建割據、戰亂時較為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壹定的影響。

6、啟示:

經濟發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政治穩定;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經濟政策性之有效;具有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

第4課 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壹.金屬冶煉術的進步

1.青銅冶煉技術

商代青銅鑄造技術已比較成熟,數量多,種類齊備,使用廣泛,技藝精湛。

2.鋼鐵冶煉技術

(1)產生:春秋時期開始冶鐵和使用鐵器,發明了冶煉生鐵和塊煉鋼的技術。

(2)煉鋼技術的演變:春秋時期是塊煉鋼,南北朝時期發明了更先進的灌鋼法。

3.冶鐵燃料的進步

(1)漢代開始用煤冶鐵,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2)北宋時,用煤冶鐵已相當普遍;

(3)南宋末年,我國開始使用焦炭冶鐵,明朝流行開來。

二.衣被天下

1.絲織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首先發明絲織技術的國家

(1)相傳上古時代的黃帝時期發明了養蠶繅絲。

(2)西周以後,絲織工藝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3)漢代絲綢遠銷歐洲,使中國獲得了“絲國”的稱號。

(4)唐代出現緙絲技藝,使絲織品更加具有藝術神韻。

2.棉紡織技術

(1)宋末元初以來,邊疆地區種植的棉花迅速向內地傳播。

(2)元代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捍、彈、紡、織”技術,並發明腳踏三錠紡車,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

(3)由於先進技術的推廣,江蘇的松江在元明時期迅速崛起,成為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

(4)明代後期,棉布已取代絲、麻、毛,成為主要衣料。

三.從燒陶到制瓷

陶瓷技術主要包括制陶技術和制瓷技術的演進。

1.制陶技術的演變

陶器的發明是新石器時代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成就。古代先民創造了彩陶、黑陶、白陶等陶器工藝。

2.制瓷技術的演變

(1)東漢晚期,人們已燒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時成功燒制出白瓷,是制瓷技術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時期,白瓷進入了成熟期,制瓷業成為壹個獨立的生產部門,瓷器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鎮成為“瓷都”,全國出現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窯體系。

(5)元代,開始進入彩瓷生產時期,燒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裏紅。

(6)明代,創造了鬥彩和五彩瓷。

(7)清代,有了進壹步發展,創造了粉彩和琺瑯彩。

影響:由於陶瓷技術的進步,陶瓷從唐代起開始大量出口,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的新象征。

四.官私手工業的消長

中國古代的手工業主要有私營和官營兩種方式。到明代前期為止,官營手工業壹直占據著古代手工業的主導地位。明中葉以後,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

1.官營手工業

(1)產生:

西周時期。

(2)特點:

①手工業由官府統壹經營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設立的作坊內生產,原料由官府供給;

②職業世襲,依附關系強,後來由於商品經濟和私營手工業的發展,官營手工業內部的生產關系不得不加以調整,出現了雇募工匠。

(3)地位:

到明代前期為止,官營手工業壹直占據著古代手工業的主導地位。

(4)評價:

①官營手工業資金雄厚,規模經營,又為細密分工和協作創造了條件,而眾多富有經驗和技術的工匠壹起工作,加之對產品質量的較高要求和嚴格管理,推動了古代手工業技藝的提高;

②但官營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產品由官府調撥,不計成本,不入市場,缺乏競爭,而且官營手工業采取強制勞動和超經濟剝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導致產品質量低劣,生產效益低下,弊端叢生

2.私營手工業

(1)興起:春秋戰國時期,私營工商業興起。

(2)發展:春秋戰國以後,私營手工業在曲折中發展;明代以後,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

(3)經營方式的變化:

①唐代以前,私營手工業生產主要以農民家庭副業和城鎮家庭小作坊的形式進行;

②唐宋以來,私營手工業顯著發展,農村家庭手工業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朝中後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場日益增多,並從中孕育出了雇傭勞動關系,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產生。

3、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比較

經營形態 管理方式 產品 流通方式

官營手工業 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 武器軍用品和官府貴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場流通

民營手工業 民間私人自主經營 民間消費的產品 在市場流通

家庭手工業 農戶的副業 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的產品 剩余部分出售

總結: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第壹、部門不斷增加、分工越來越細。

第二、技術不斷進步、規模不斷擴大。

第三、三種經營形態並存(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

第四、經濟重心南移與手工業生產布局相應變化。

第五、古代手工業生產長期領先於世界,產品遠銷海外,廣受贊譽。

第5課 農耕時代的商業和城市

(壹).商業的發展

1.產生和初步發展

先秦時期是我國商業產生和初步發展時期。

(1)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末期,原始商業產生。

(2)商朝:商朝的商業活動發展水平較高,出現了最早的職業商人和貨幣。

(3)西周:實行“工商食官”政策。

(4)春秋戰國:商業有了重大突破。

壹是許多庶人沖破官府的束縛,經營商業,私商逐漸成為商人的主體;二是各國紛紛鑄造貨幣,形式多樣,種類繁多,黃金和白銀也開始用為貨幣;三是著名都會形成。

2.發展和高峰

(1)隋唐:

商業繁榮表現為大都會的出現,如長安、洛陽、揚州;商業活動範圍擴大,對外貿易發展,如西域商人、阿拉伯商人的活動頻繁,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等。

原因:

國家統壹,社會安定,政治清明;開通了溝通南北的大運河,商業迅速繁榮。

(2)宋元:

商業發展又達到壹個新的高峰。表現為宋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集鎮、夜市興盛,元代廣泛流通紙幣。

原因: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政府放寬了對商業的限制,加上水陸交通便利,海運、河運發達。

(3)明清時期:

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商業市鎮興起;貨幣經濟占主導,白銀成為主要流通的貨幣;大量農產品投入市場;農作物商品化;區域性商人集團形成,如徽商、晉商等。

原因:

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發達,租佃關系普及,人身依附關系相對松弛。

(二)城市的繁榮

1.城市發展的階段特征

(1)從周至唐:坊市分置,商業活動受地域限制和時間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場交易;城市的職能主要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商業貿易和市場的規模不大。

(2)宋代: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間限制,壹些鄉村也可以貿易;打破了時間、經營範圍的限制,如出現了夜市、曉市、魚市等;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

2.城市發展概況

(1)漢唐時期:由於絲綢之路的開辟,推動了沿途城鎮的興起,敦煌、樓蘭、於闐、莎車、龜茲、疏勒等就是代表。

(2)唐宋時期:由於海上“陶瓷之路“的興起,海運的興盛帶動了我國沿海壹大批城市的興起,如泉州、明州、杭州、揚州、登州等。

(3)明清時期:由於商業活動的繁榮,湧現出壹大批工商業市鎮,城市的生產性、商業性增強,對政治中心的依賴性減弱。

(三)、中國古代商業有哪些特點

①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

②受重農抑商政策制約,發展艱難而曲折。

③國內貿易、邊境貿易和對外貿易全面出現。

④類似於銀行的櫃坊、類似於匯票的飛錢和紙幣很早就出現。

⑤階段性特征明顯,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宋元時期空前繁榮。

第6課 近代前夜的發展與遲滯

壹.農耕經濟高度發展

明清時期的經濟達到了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階段,社會經濟全面高漲。

1.農業的發達

農業技術世界領先,雙季稻大面積擴種,玉米、蕃薯等高產作物引進並推廣,棉花種植普遍等;耕地面積擴大,人口增長。

2.手工業的發達

私營手工業已經取代了官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手工業技術也明顯提高,《天工開物》涉及的約30種工農業生產技術,基本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3.商業的繁榮

明中葉以來,商品流通擴大,白銀廣泛使用,商業資本異常活躍;明中後期,在運河沿線、江南等地區壹大批商業市鎮興起。

4.國力強盛

二.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萌芽

1.產生原因:

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2.產生時間、地點和部門:

明朝中後期,蘇州的絲織業中最先出現,江西景德鎮的制瓷業中也隨後出現,另外采礦等部門也有出現。

3.特征:

(1)為購買勞動力增殖利潤而進行的商品生產和以自由雇傭為經營特點。

(2)大量雇工集中分工協作,社會化程度和勞動效率極高。

4.地位:

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發展緩慢,只是在局部發達地區的壹些生產部門中稀疏出現,其力量遠不足以分解封建生產方式,在全國範圍內,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5、阻礙因素:

(1)農民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極端貧困,無力購買手工業品。

(2)清朝統治者繼續沿用“重農抑商”的政策,采取多種措施限制和打擊工商業活動,妨礙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3)清政府實行“海禁政策”“閉關鎖國”,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4)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封閉性和頑固性,造成國內市場狹小以及傳統觀念習俗的形

三、“重農抑商”政策

1. 概念:

是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政策。商鞅變法首倡,為歷代封建朝代推崇。

2.目的:

①直接:確保賦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鞏固封建統治。

3.表現:

①明清兩代繼承傳統的專賣制度,獨占專利,限制了民營商業範圍。②對民營商業,不斷加征商稅③歧視商人,限制商人的社會地位④組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壓制民營手工業的發展⑤采取征收重稅,壓價收購等手段壓制民營手工業發展。

4.評價:

①積極作用:重視農業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②消極作用: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妨礙了國內市場的擴大,違背了歷史潮流。

四、“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的推行

1.原因:

①防止敵對勢力對政權的威脅②阻止外族入侵③受“天朝上國”思想的支配

2.表現:

①明代:

A.民間貿易:明初實行“海禁”,禁止民間貿易;明中後期重開“海禁”允許民間貿易

B.官方貿易:官方貿易壹直不斷

②清代:

A.政策:閉關鎖國

B、清初海外貿易陷入停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貿易,乾隆開廣州通商,特許“十三行”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3.後果: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與世隔絕,落後於世界潮流

五、近代前夜的危機———中西實力對比的變化

(1)西方:

西方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迅速發展,導致革命性的變化。西方主要國家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並開展了工業革命,相繼完成了向工業國家的轉變。它們開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開辟市場,建立殖民地。

(2)中國:

中國清朝對外“閉關鎖國”,對內“重農抑商”,厲行文化專制,阻礙新生因素的發展而不自知,從而日益走向了衰落。

  • 上一篇:散打沙包怎麽吊掛
  • 下一篇:武術有哪幾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