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托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壹洗萬古凡馬空",獨有壹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政府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壹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占,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幹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幹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
徐悲鴻早期的馬頗有壹種文人的淡然詩意,顯出"躑躅回顧,蕭然寡儔"之態。至抗戰爆發後,徐悲鴻認識到藝術家不應局限於藝術的自我陶醉中,而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命運,將藝術創作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國後,他的馬又變"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騰馳騁的樣子,只是少了焦慮悲愴,多了歡快振奮
市場價:138元
會員價:130元
VIP 價:125元
T28 奔馬
品名: 奔馬 (原畫作者)徐悲鴻
中國誌號: T28
創作者: (原畫作者)徐悲鴻 (設計者)劉碩仁
發行日期: 1978-5-5
影寫版,(1)-(6)齒數:11.5*11,規格:30*40mm,版式:50(10*5);(7)(10)齒數:11*11.5,規格:40*30mm,版式:50(5*10)
(1)4分 奔馬 2500萬枚
(2)8分 奔馬 2500萬枚
(3)8分 奔馬 2500萬枚
(4)10分 奔馬 1500萬枚
(5)20分 奔馬 500萬枚
(6)30分 奔馬 250萬枚
(7)40分 奔馬 250萬枚
(8)50分 奔馬 250萬枚
(9)60分 奔馬 250萬枚
(10)70分 奔馬 250萬枚
/list.asp?id=625
《奔馬》原作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所繪。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長於油畫、國畫,尤精素描,兼工花鳥、風景、走獸。其作品簡練明快,蓬勃有趣。畫馬筆法奔放,尤見氣勢,馳譽中外。代表作品有《奔馬圖》等。
由於馬姿態優美,具有情感,奔騰起來雄健激昂,因此馬的形象備受畫家的青睞。古今中外有眾多的以畫馬見長的畫家,徐悲鴻是其中集大成的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