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已不占主流,但它們身上帶著是壹代人的記憶。每個不同的年代,都有不同的時尚。當妳偶然從家裏的角落裏發現壹些塵封的老物件的時候,妳會發現,在不經意間,妳壹直在不斷地和壹些物品作著告別。它們曾經和妳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也曾經是妳生活中的主角,可如今它們正從妳的生活中消逝,離妳越來越遠,與之壹同消逝的還有壹種生活方式,更確切的說是壹種生活。
" 三轉壹響"——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這“四大件”伴隨著許多人走過了壹段能讓人開懷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淚下的歷史,而他們壹生中的某段人生經歷已經和這“四大件”產生了難以割舍的聯系,在其頭腦中打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因為壹塊手表曾經就是她的嫁妝,而壹輛嶄新的“飛鴿”或“永久”也許使他當上了新郎。那時的“四大件”儼然是財富的象征,擁有是件極其光榮的事,仿佛就有了炫耀的資本。
還曾記得那些擠在小賣鋪看電視的時光,壹臺黑白電視機陪伴許許多多人度過那段青蔥的歲月。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家裏老少的衣服全靠母親的壹雙巧手和壹臺縫紉機。那時候,耳畔總能聽到媽媽踩著縫紉機的腳踏板縫衣服時響起的“踏踏踏踏”的有節奏的聲音,就像是壹個個音符,譜寫著那時的生活奏章。
壹個方箱子,壹根天線就是收音機。當時資源匱乏,科技遠沒有如今這般,收音機就是重要的信息來源,也是年輕人主要的娛樂方式。即使這樣,我想他們應該也是快樂的。
那年月走在街上,滴滴聲總會從腰間發出,會看見有人不時地掂腳勾頭在腰間查看,回想短命的BP機,人們會徒增幾分唏噓,短短幾年,它就變成了壹個遙遠的名詞,停留在記憶裏。有錢人就是“開著桑塔納,打著大哥大。雖然,大哥大就是當時的奢侈品,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不管擁有與否,都是那個時代的印記。
厚厚的瓷釉隔絕了空氣,金屬就有了防銹的保護層瓷釉包裹的金屬已經隱藏起冷艷,剩下瓷的潤澤。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搪瓷是最常見的日常用品材料搪瓷制品也是每壹家都有的老物件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搪瓷極易損壞,“搪”突的磕碰留下歲月的疤。因而搪瓷漸漸離開了人們的生活成為了中國人記憶中的那個年代。
那些擁有時代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