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誰知道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這幾個民族都穿什麽服飾?

有誰知道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這幾個民族都穿什麽服飾?

1、傣族服飾

傣族服飾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出熱愛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和民間習俗。

傣族男子壹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壹只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

過去有紋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紋文字符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婦女講究衣著,追求輕盈、秀麗、淡雅的裝束,協調的服裝色彩,極為出色。

青年婦女將長發盤於頭頂,是傣族服飾的壹個顯著的特點。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 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筒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

2、景頗族服飾

景頗族男子喜歡穿白色或黑色對襟園領上衣,包頭布上綴有花邊圖案和彩色小絨珠,外出時常佩帶腰刀和筒帕。婦女穿黑色對襟,下著黑、紅色織成的統裙,腿上帶裹腿。

盛裝時的婦女上衣前後及肩上都綴有許多銀泡泡、銀片,頸上掛七個銀項圈或壹串銀鏈子或銀鈴,耳朵上戴比手指還長的銀耳筒,手上戴壹對或兩對粗大刻花的銀手鐲。婦女戴銀手飾越多表示越能幹,越富有。

3、阿昌族服飾

阿昌族服飾是阿昌族人民穿戴的服飾。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歡在包頭上插壹朵朵鮮花。這朵朵鮮花,不僅美觀,而且他們還視之為品性正真,心靈純潔。

高包頭是梁河地區已婚婦女特有的頭飾。阿昌語稱之為“屋擺”。這種頭飾用自織自染的兩頭墜須的黑棉布長帕纏繞在梳好發髻的頭上,造型高昂雄偉,足有半米多高,將其展開,長達5至6米。

男子穿對襟上衣,下著黑褲,斜背“筒帕”,喜歡在胸前戴朵紅絲線結成的菊花。未婚男子戴白包頭,已婚男子戴藏青色包頭,青壯年在腦後留壹尺多長的包布,有隨身佩帶刀的習俗,其中“戶撒刀”最為有名。

4、德昂族服飾

德昂族的服飾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紅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婦女剃光頭後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環,銀項圈,穿藍、 黑色對襟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下擺邊用紅、綠、黃三色小絨球裝飾。

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青年多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也戴大耳環和銀項圈。

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壹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並織有鮮艷的彩色橫線條。

德昂族婦女不留發,剃 光頭,用黑布繞包頭,包頭兩端如發辮重在背後,唐代史書描寫她們是"出其余垂後為飾"。

擴展資料

民族服飾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獨有特色的服飾,也可以稱為地方服飾或民俗服飾。在壹些民族國家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在日常的時間雖然多以西裝打扮為主,但在節慶、宗教儀式、國家典禮和其他正式的場合中,則會以民族服飾打扮出現。

通常在服飾上的壹些裝飾品中可以推斷出穿戴者的婚姻狀態、社會或宗教地位等。民族服飾文化內涵豐富,包括制作原料、紡織工藝、印染工藝、刺繡工藝、圖案紋樣、色彩表現、飾品工藝、文化價值等因素。

2008年,***15個民族的民族服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內蒙古發布中國首個民族傳統服飾地方標準——《蒙古族部落服飾》地方標準。

2014年,由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承擔的財政部專項“中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傳統生產工藝與技術保護工程第八期少數民族服飾”項目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制衣原料、編織、印染、鞋帽、衣服、飾品等制作的獨特性工藝進行調研。

例如,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漢族的古傳統民族服飾是漢服。相傳為黃帝發明,西周起漢服已具基本性質,到了漢朝已經全面完善並普及。這壹時段直到明末清初,漢族人著漢服到漢朝已有幾千年歷史。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民族服飾之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民族服飾

百度百科-傣族服飾

百度百科-景頗族

百度百科-阿昌族服飾

百度百科-德昂族服飾

  • 上一篇:新文化運動時期6種報刊的名稱
  • 下一篇:毛不易在《明日之子》唱的歌曲順序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