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材或木質材料制成,陳設在室內或公***場所,以供人們工作、生活、休息或放物品等用的制品。木家具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也起著室內裝飾作用。良好的家具裝備,不僅是保證人們高效工作、方便生活和充分休息的必要條件,而且對人們的藝術愛好和文化修養起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家具作為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總是反映壹定時期的文化藝術和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人類相應的生活條件。就藝術風格來說,家具往往與建築具有***同的時代特征。
中國家具發展簡史
中國家具歷史悠久。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甲骨文中就已有床、幾等家具的記載。從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1年)至漢代(公元前206~220年)時期,人們的起居習慣是“席地而坐”。因此,早期的家具特點是粗獷、低矮、敦厚,結構簡單,突出實用功能,以塗漆方法裝飾家具。漢代後期家具的品種逐漸增多,裝飾方法在以彩繪為主的基礎上,又出現鑲嵌、金箔貼花等技法。從南北朝(420~589年)到隋唐(581~907年)時期,家具的品種和裝飾日益演變發展,出現了富麗豪華的座椅等家具。盛唐以後,“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漸普及,家具也由矮型向高型化發展。明清(1368~1911年)時期,海上交通發達,熱帶的優質木材輸入中國,加上工藝和裝飾手段日益進步,使家具制造業得到迅速發展,蘇州、廣州、揚州、寧波等地成為當時家具制作中心。明代家具結構簡練,接合嚴密,比例協調,造型典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外國家具設計和工藝技術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改革和技術進步,中國家具生產從手工業作坊生產逐漸轉變成具有壹定技術裝備水平的工業部門。
木家具分類
可以按多種特征來分類。按照結構特征,可分為拆裝的和不可拆裝的。前者是指那些可以多次拆開和裝配,通常是用各種聯結件或螺栓接合的家具;後者則是在裝配後不能再拆開,壹般采用帶膠的榫接合、膠接合或釘接合裝配而成的家具。同是櫃類家具又可分為板式的和框式的。櫃體由各種板件組成的,稱為板式結構。櫃體由帶嵌板的木框組成的,稱為框式結構。木家具主要按使用場所和功能用途分類(圖1)。
圖1木家具設計
和別的工業產品壹樣,設計與制造木家具必須滿足實用、美觀和經濟的要求。
實用
設計家具時,首先應按現行標準正確選定其功能尺寸。對於櫃類家具,應在便於使用的前提下,合理地劃分其內部空間,使之具有最佳容量。用於坐、躺的支承類家具,必須考慮人體在其表面上均勻分布,使壓力不致集中於某壹局部,使人體能保持正常的姿勢。成套家具相互之間,規格尺寸比例應當協調,彼此配合,便於室內布置和環境衛生。
美觀
家具的外形和色彩要富有表現力,家具的配置和裝飾要適應環境和符合美學的壹般規律,並充分考慮群眾的欣賞情趣和民族的傳統愛好。對其表面的處理,應能充分顯示所用材料的優美的質感。正確選擇家具表面的顏色,對於消除視覺的疲勞,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息環境都有重大作用。
經濟
在保證產品質量前提下,註意正確合理地選用原材料,充分利用低值和不名貴的材種,盡可能降低材料消耗。結構和零部件的形狀和尺寸,應達到較高的通用化水平,便於采用先進技術,適應現代加工工藝,最大限度地實現機械化生產。這樣就可以在生產準備、加工制造以至運輸流通過程中減少勞動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生產成本,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實用、美觀和經濟是密切相關的。既不能為了提高家具實用功能而忽視經濟效果,也不可因強調經濟效果而粗制濫造,降低家具的使用價值,縮短其使用期限。
家具制造工藝過程
木制品生產的工藝過程在傳統的櫃式結構家具制造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板式結構的家具,主要是用各種人造板制成構件,從而簡化了其制造工藝過程。板式家具典型的工藝過程如圖2。
圖2家具生產發展趨勢
家具生產的發展與建築事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影響家具生產發展的,還有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家庭結構和原材料構成等可變因素。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家具工業發展很快。在多種家具產品中,木家具仍占主導地位。家具的發展趨勢是:①生產中心向著擁有豐富森林資源或毗鄰木材產地以及有廉價剩余勞動力的地區轉移;②生產進壹步專業化,在建立大型的能批量生產較便宜產品的高度機械化、自動化企業的同時,還將保存相當數量的小型企業和作坊來制造傳統風格的、優質高檔的家具;③由於世界範圍內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板等類的人造板,將在家具生產中進壹步擴大應用;④家具工業的生產技術和市場貿易將會越來越趨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