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現狀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各級政府都把金融安全和穩健發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采取多項管理措施,加強自身建設,防範金融風險,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加入WTO後,外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金融業各部門的壓力仍將非常大,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下面我們將分別談談我國銀行業(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業和證券業的發展現狀。(壹) 銀行業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所瓜分,行業壟斷程度相當高,其業務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存、貸、匯銀行業務和外匯業務等,很少經營或不經營全部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金融租賃業務、保險業務、信托業務、財產顧問和咨詢業務和旅遊廣告業務等。這些業務範圍的限制,影響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金融工具創新能力,資本金嚴重不足,貸款能力出現內生性約束。由於國有銀行效益不佳,消化自身不良資產的壓力很大,也無力用經營利潤補充基金。因此,不良資產日益積累,致使部分國有銀行資產充足率根本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要求。由於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強,資產運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壞帳和呆帳。這些都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二)保險業二十年多來,中國保險業以年均39.6%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實現第壹個保費收入達500億元用了15 年的時間,而實現第二個500億元僅用了3年時間(見圖1-1、圖1-2)。到2000年底,保費收入達1595.9億元。同時保險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目前,全國***有保險公司40家,壹個以國有保險公司和股份制保險公司為主、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多家保險公司競爭的保險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中國保險業目前還存在壹系列問題,如保險公司實力差,資金運用渠道少(保險業收入仍以保費盈余為主),效率和經營技術不高,服務水平不能適應競爭等。因此,壹旦當我國保險公司與外國保險機構真正展開競爭,保險業將面臨很大沖擊。圖1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趨勢圖圖2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增幅趨勢圖(三)證券業我國證券業起步於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經過曲折的歷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首先是融資能力的增強,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從1994年的99.78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92.22億元,占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的11.45%;其次,隨著證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股票交易額也持續增長,1993年的股票交易額為3627.2億元,2000年股票交易額達到高峰,為60826.6億元,增長了16.7倍。200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154家,投資者帳戶為6639 .68萬戶。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我國證券業是在壹定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並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其要進壹步發展,仍存在壹些問題:首先,國內證券機構業務範圍狹窄,品種單壹,結構趨同。業務範圍僅限於國內的承銷、經紀和自營三大傳統業務,企業財務顧問業務等雖然也有,但是大多是爭取承銷項目的輔助手段,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大的雷同,對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其次,融資渠道不暢,上市證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個方面:同業拆借、國債回購和增資擴股,且融資偏重短期資金融通,缺乏券商發展急需的長期資金融資渠道。第三,資本運作效率差。第四,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混亂。第五,證券經紀業務收益下降。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余年成長歷史的新中國證券業同經歷過百余年資本市場錘煉並且實力雄厚的國外證券公司同場競技,將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二、中外金融服務業發展比較2001年11月,中國終於邁進了WTO的大門,中外金融機構同臺競技將成為必然趨勢,我國金融業要在這壹場新的角逐中占有壹席之位,必須通過比較分析彼此的優勢和劣勢,判斷自身所處的生存環境,最終提出自己的戰略方案。(壹) 銀行業1.經營規模比較衡量壹家綜合性商業銀行的經營規模,主要有總資產、壹級資本、分支機構數量、跨國經營情況等子指標。表1 中外商業銀行經營規模比較(1999年度) 單位:億美元總資產壹級資本分行機構數量跨國經營情況工商銀行4275.46219.19國內分支機構眾多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農業銀行2442.93162.66國內分支機構眾多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建設銀行2658.45131.96國內分支機構眾多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中國銀行3162.14152.70全球性機構布局全球性銀行花旗銀行7169.37476.99全球性機構布局全球性銀行美洲銀行6325.74381.76全球性機構布局全球性銀行德意誌銀行8437.61174.18全球性機構布局全球性銀行巴克萊銀行3988.25140.55全球性機構布局全球性銀行資料來源:張仿龍、阮班鷹:《中外商業銀行盈利比較及入世對策》,《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1年第壹期;孔永、馬耕之《世界30家銀行資產負債及財務狀況概覽》,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從表1可以看出,就總資產和壹級資本來源來說,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跨國商業銀行相比並不遜色,已經進入世界大銀行行列。但從分支機構數量及跨國經營情況看,除中國銀行具有眾多海內外分支機構並已初具全球性銀行的某些特征之外,其余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盡管分支機構總量很多,但跨國經營都還剛剛開始。因此,從經營規模指標分析,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國綜合性大銀行的最大差距表現在全球性分支機構布局缺陷和跨國經營滯後等方面。2.業務功能比較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在業務功能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管理當局對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見表2)。英國、日本和美國已分別於1986年、1992年和1999年修改了相關法律,最後從法律上廢除了混業經營的障礙。而我國《商業銀行法》嚴格禁止商業銀行從事證券投資等非銀行業務。表2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比較商業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保險業務當局立法限制工商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工商東亞無分業經營農業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無無分業經營建設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中金公司無分業經營中國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中銀國際無分業經營花旗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有1999年取消限制德意誌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全能銀行有全面混業經營巴克萊銀行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有1992年取消限制近年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已經開始繞過法律限制,通過到境內外收購、合資設立投資銀行機構,開展了投資銀行業務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國內分支機構尚不能從事證券壹、二級市場業務。因此,業務功能綜合化、全能化是形成外資商業銀行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因素。3.金融創新比較金融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業務創新三大方面。由於外資大銀行身處市場經濟國家,不存在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問題,因此,金融創新的比較僅限於業務創新。從表3可以看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僅限於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大部分業務創新還是借鑒國外商業銀行60—80年代的產品,而市場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種,如期貨、期權、利率調換、消費貸款證券化、衍生金融產品交易等在我國都還未開辦。由此可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新產品領域及跨國經營方面的競爭力非常弱。表3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創新比較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外資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綜合帳戶銀證轉帳浮動利率貸款票據融資電子銀行循環貸款網絡結算消費信貸
上一篇:日月同輝的意思是什麽啊?下一篇:民間工藝美術師是什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