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楊記興創始人楊金祥:臭鱖魚“革新者”

楊記興創始人楊金祥:臭鱖魚“革新者”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壹丟。”是壹首流傳已久的徽州民謠,講述的是徽商前世。

本期「餐飲面孔」是壹位新時代徽商,他年少輕狂17歲開始“闖天下”;2001年正式踏入餐飲圈,之後十余年歷經磨難苦尋經營之道;2013年重整旗鼓推出“楊記興臭鱖魚”壹炮而紅;如今穩坐中國徽菜頭把交椅。

他就是楊記興臭鱖魚創始人——楊金祥。

“萬山不許壹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這首詩出自南宋詩人楊萬裏,贊美的是徽州上莊美景,這是胡適先生經常為人揮毫潑墨所喜愛引用的壹首詩詞。?

這樣壹個樸素的山莊,讓晚年蟄居臺灣的胡適先生魂牽夢縈;這樣壹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獨特又充滿人情味兒的徽商。

徽商,中國明清時期最傑出的商幫,始於南宋,盛於清代中前期。清乾隆末年,多方原因***同擠壓,廣東、江浙商幫開始興起,徽商逐漸衰落,頹勢漸顯。如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蟄伏已久的徽商,逐漸開始復興。

今天再提起徽商,前面多加壹個“新”字。“新徽商”壹方面指地域範圍上發展至整個安徽省;壹方面涉足領域更是擴展到方方面面。

當今中國商界最具爭議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巨人集團創始人史玉柱,安徽蚌埠人。

當前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食品電商企業——三只松鼠創始人,電商界人稱“章三瘋”的章燎原,安徽績溪人。?

再到今天的餐飲面孔楊金祥,他們有壹個***同的名字——新徽商, 他們用身體力行傳承著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積澱的優秀品質。

時間回到20世紀90年代初,滁州的春意來的悄無聲息。巷子裏壹排茶樹已經吐了零散的嫩芽。就在這排茶樹後面,壹個16歲男孩左手揮動著從親戚那裏借錢買來的小霸王遊戲機,右手攥著當時“資源緊俏”的任天堂《魂鬥羅》,《超級馬裏奧》,《坦克大戰》三盤遊戲卡帶,對著左鄰右舍開始吆喝:“吃了蘑菇會長大!吃了花花能發射子彈!遊戲廳都沒有的’頂蘑菇‘(超級馬裏奧)最新版!玩壹把2塊,3把5塊!”住在附近的街坊小孩壹聽都跑來看熱鬧,壹瞬間把他圍了個水泄不通。

男孩熟練的把紅白遊戲機連上自家的14寸黑白電視機,調出遊戲畫面,嘴裏還不停念叨著“排隊了啊!玩遊戲限時跳樓價!過這村沒這店嘍!”不到半晌,外套口袋就已經“盆滿缽滿”。

那個年代顯然還沒有出現“資源整合”“聚焦細分領域”“饑餓營銷”這些高級詞匯,可男孩做生意的天賦幾乎與生俱來,學生時代就顯示出非同壹般的經商頭腦。

“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想賺錢的欲望特別強。”出身普通家庭的男孩為了減輕家庭負擔, 十六七歲就入了社會,從沒想過給別人打工,他始終相信“自己能成事”。

九零年之後的三年,他做的小買賣包括開服裝店、賣菜、提供致富信息服務、做小型食品加工廠……三百六十行,幾乎嘗試了個遍,可是沒有壹項賺到錢。不僅沒賺到錢,還把父母陸續借的壹兩萬塊本錢賠了個精光。

這筆錢對於當時普通家庭來說不是個小數目,街坊鄰居議論紛紛,“楊家那個兒子真是不爭氣,年紀輕輕不學好,早晚把家給敗了”,話裏話外帶著刺,戳的男孩脊梁骨生疼。

好在父母是包容的,都說“天下父母心”,他們不覺得孩子是個“敗家子”,反而從他的角度考慮,覺得孩子出發動機是好的,既然初心如此,就該支持。

1994年,楊金祥迎來了人生小小的分水嶺,他打算走出家鄉,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於是跟著朋友到上海做起了建材生意。“剛到上海的時候,在建材工廠打了壹年工,作為過渡期,”這壹年中無數個輾轉難眠的夜晚,男孩質疑自己: “難道我就這樣壹輩子打工?”

答案是否定的,倔強的他不信出身。

通過不斷摸索請教,善於觀察的他終於發現壹個商機。壹年後,他帶著女朋友和再次籌措的5000塊錢,做起了“擺地攤賣建材”的小生意。800塊購置三輪車,50塊置辦了全部家當,從建材批發市場拿來樣品,開始了販賣水泥、黃沙、瓷磚、木線條、膠水等需要的所有物料。把地攤擺在新建好的小區門口,有需求的顧客大有人在,從供應商提貨,提供送貨上門服務,轉手賺差價。

復盤前半生,似乎楊金祥天生就具備聚焦定位的優秀營銷能力,他從眾多建材品類迅速聚焦到只做“利潤最高,操作簡單”的大理石生意。生意逐漸紅火,沒過多久, 原來小區門口的地攤搬到了出租門面房,最後變成了石材加工廠。

人生的第壹桶金也隨之而來。

1998年,央視開年大戲《水滸傳》讓萬人空巷,劉歡演唱的主題曲《好漢歌》成為壹代人的回憶。

同年,楊金祥轉賣了石材加工廠,決定回老家滁州,雖算不上衣錦還鄉,但這次歸來,不僅完成人生進程中的兩件大事——結婚,生子;25歲的他,還清了之前在滁州做小買賣時跟親戚朋友的借款,倔強的他心裏總算長舒了壹口氣。

說起楊金祥關於臭鱖魚的革新,其實在正式北上之前,這個餐飲圈的門外漢曾在老家小試牛刀。他開過酒樓,炒過小龍蝦,賣過魚頭,短短壹年,虧了七八萬。

這壹年試水,沒有絲毫成果,可“不信命”的那股倔勁兒卻深刻的烙在他心裏。

2002年春節後,20多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壹只行李箱,從親戚那借來的1萬塊,夫妻二人來到偌大的北京,尋求新的發展路徑。如果說做壹件事需要某種契機,那麽入餐飲這壹行,絕對是個拍腦袋之舉。當時回到老家的他無意看了壹檔餐飲老板的訪談節目,”那壹刻,感覺自己被點燃了。”於是便有了滁州老家壹年餐飲試水的經歷。

殊不知,來北京才是噩夢的真正開始。

有人說“不知道”這三個字,極其微妙。它承載著迅速結束話題的使命,強調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分明還透著說話人內心的絕望和無奈。

楊金祥的人生進程中經歷了四個“不知道”時刻,每每使他幾度崩潰想要放棄。

2002年,“小白鼠”繼續試水,本著“會做什麽做什麽”的理念,江南小漁村開業了,招牌菜是小魚貼餅。“店在清河龍崗路附近,6個4人桌,面積20多平,加我店裏壹***三個人。”提起當年開店的情景,楊金祥侃侃而談,仿佛壹切就在昨天。好景不長,不到半年時間,江南小漁村因為經營不善轉手給他人。

到底要怎麽做餐飲呢?我做的菜肴好吃,為什麽賺不到錢?不知道。

2002年底,幾經周折重新找到新門面,正準備大幹壹場,2003年的春天,史無前例非典疫情突如其來。無奈之下被迫歇業,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夫妻二人幾乎要揭不開鍋。

還要繼續堅持嗎?不幹餐飲我還能幹什麽呢?不知道。

但堅持總沒有錯,經過幾年慢慢回血,楊金祥的餐館生意總算起死回生,有了些許起色。被階段性成果沖昏頭的他,和朋友***同投資200萬,在西三旗附近盤下壹家近壹千余平米的大店,取名“徽鄉肴”,主推安徽鄉土菜肴,夢想大幹壹場,打造壹家知名餐飲品牌。但是無論是選址,還是餐廳的各項流程體系和標準定位,以及對團隊的管理能力,壹點章法都沒有,導致“徽鄉謠”門庭冷清,無人問津。

隨之引出的是老楊的捫心自問:“我到底想做什麽呢?”不知道。

由於大眾酒樓競爭激烈,“徽鄉肴”的經營變得寸步難行——想吃什麽我都有、口味馬馬虎虎過得去,生意卻日漸冷清。經營壹年多,就負債兩三百萬。他想到了放棄,於是掛牌轉讓,卻遲遲碰不到買主。

到底什麽樣的餐廳才能被大家記住呢?還是不知道。

幾十號員工等著自己發工資,兄弟和自己的血汗錢分文不剩,家人期許的目光……楊金祥的人生跌入谷底,他失了心,沒了方向。

接近崩潰的他去沈陽考察時,朋友說:“來沈陽,壹定要去XX店吃烤蝦!”,這句話讓他茅塞頓開: “之所以每個店都做不長,究其根本是沒有自己的特色。”

回到北京後,楊金祥進行了壹次大刀闊斧的改革,打造了今天占據中國徽菜半壁江山的楊記興臭鱖魚。

這次改革便是業內廣為人知的“菜單革命”,把200多道安徽菜瘦身成38道菜品,主打“臭鱖魚”單款爆品。

由於菜譜分類科學、條理清楚,哪怕是第壹次進店的客人,也能在壹分鐘內知道該店拿手菜是什麽,即便盲點也能組合出壹桌葷素有致的美味佳宴,既節省了時間,又降低了顧客的決策成本。經過此次優化,臭鱖魚的銷量由原先每天只賣七、八份,之後直接飆升到了100多份,占店內銷售總額的50%。

重整旗鼓的楊記興臭鱖魚,仿佛被註入了新鮮的血液。不僅火爆京城,全國各地徽菜館也將臭鱖魚作為主打菜色,甚至其它菜系的餐館也在菜單中加入了這款餐品。由此帶動了全國鱖魚養殖和臭鱖魚原材料產業鏈的大力發展。

楊記興臭鱖魚壹炮打響之後,2014年,老楊知道餐飲專業知識匱乏嚴重制約企業發展,從此開始走向學習之路,把精力轉向了企業內部,練起了內功, 做企業的他,是個十足的細節控。

他帶著公司核心管理層,不斷參各種培訓學習,拜訪行業前輩。從聚焦定位到店面選址,從團隊建設到企業管理,從經營理念到企業文化,自此,壹場由內而外的改革開始了。2015年上半年,楊記興臭鱖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意味著公司將更重視制度標準化、服務流程化、績效考核等壹系列的管理制度。

細心的人會發現,從聚焦到臭鱖魚之後,楊記興的slogan壹***經歷了6次叠代。

老楊不僅做的壹手好菜,在品牌營銷方面也是壹把好手。

最近壹年多的時間裏,楊記興又壹次進行了叠代,重新提煉出“徽菜頭道招牌菜”,從之前的單純聚焦產品,上升到品牌戰略的層面。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臭鱖魚在市場上已經有了壹定的認知和知名度,強調‘徽菜頭道招牌菜’,不僅強調了臭鱖魚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了臭鱖魚在徽菜當中的地位,從菜品和菜系兩個方面進行傳播。”

看著楊記興走的越來越穩健,企業價值觀似乎也自然而然隨之形成——誠信、包容、創新、堅持,乍壹看沒什麽新意,卻和 徽商骨子裏的倔強堅韌 不謀而合。

老楊總結自己做人做事的價值觀就是堅持。

“每次店面轉手重啟新品牌,在最最困難的時候親戚朋友還願意支持我,都是對我的信任,也是我壹直以來誠信做人的回報。”而包容和創新是企業發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兩種品質,至於堅持是所有結果的前提和根基。

楊記興臭鱖魚目前全國20家店,說到未來的發展規劃,老楊打算先深耕北京,5年之內爭取拿下北上廣深四個壹線城市的百店連鎖目標,十年之內達到300家店的體量,機會成熟後走出國門,努力讓全世界的消費者都能嘗到臭鱖魚。

回到生活中,老楊是個十分隨性且充滿浪漫主義的人。

喜歡帶著妻子自駕,喜歡在路上的感覺。 遠離大城市鋼筋水泥,夫妻二人這些年走過新疆獨庫公路看四季變換,走過內蒙古阿拉善沙漠看日出日落,走過318川藏線看巍峨的珠穆朗瑪峰,走過千裏中越邊境線看沿途秀麗風光。

結婚20余年,有過分歧有過爭吵,卻壹直不離不棄。

最苦的“非典時期”店裏好幾個月不能開張,最後只剩1000塊的現金周轉,小兩口唯壹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每天跟彼此鼓勁兒,正是當年的相濡以沫,才有了今天的苦盡甘來。

說起家庭,還讓老楊欣慰的就是有個懂事乖巧聽話的女兒。

“她叫楊帆,揚帆起航的意思” 提起女兒,他臉上洋溢著不易察覺的欣慰和笑容。“隨我,性格比較安靜內斂”,說罷指了指身上的衣服,“女兒送的。” 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比較寬容,實行“放養政策”。

女兒的懂事和獨立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卻更多了壹份灑脫和恣意。十四五歲就外出獨自旅行,18歲只身壹人去澳洲讀大學,是個特立獨行又文靜的姑娘。

“女兒該有自己的人生。”

比起“女承父業”,楊金祥更希望她多看看世界,結識更多的智者和朋友,經歷旁人無法遇到的風景和奇跡。

有人說“少年”是種狀態,即使歲月加身,即使遭受磨難,即使這般那般,有人變得得過且過,有人希望委曲求全;而有些人卻始終熱血沸騰,依然懷揣著赤子之心。

說到比較欣賞的企業家,馬雲的壹句話和老楊當下的狀態比較相似。馬雲曾經說過:“30歲做喜歡的事情,40歲做擅長的事情,50歲為年輕人做點事情。”

“我現在正值青年,60歲才應該是中年,80歲我依然可以奉獻。” 老楊覺得自己能幹到八十歲,退休的事得往後放。

為了讓自己和團隊都能保持陽光心態健康體魄,老楊從我做起,堅持鍛煉。鍛煉這件小事,開始很容易,堅持很難。於是有了#楊記興酷跑小組#誕生,並在整個公司掀起了壹場“楊記興運動文化”,大家按照約定每天打卡展示各項運動數據,如有訓練項目沒有達標,自願現金處罰發紅包,在各種運動方式的驅動下,楊記興愛運動的小夥伴越來越多了。

村上春樹在自己《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麽》壹書中說過,“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麽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 跑步堅持了四個月,老楊覺得跑步和自己這壹路做企業的思路如出壹撤。不跑步的理由有很多:今天有霧霾,今天有飯局,今天回家晚了,今天有工作會議……可跑下去的理由幾乎只有壹個——“多堅持壹秒,就會有所不同。”

和當初十六七歲“擺遊戲攤”相比,如今的他過了四十不惑的年紀。從2002年進京正式跨界餐飲圈,到2013年楊記興臭鱖魚的成功轉型,從白手起家到今天成為國知名的徽菜品牌,這中間有無數次因為各種各樣的打擊想過放棄,踩過的坑不勝枚舉,教過的學費不計其數。這壹路的艱難困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

他是新時代的徽商,徽商祖祖輩輩吃苦耐勞,百折不饒的精神,是支撐自己壹步壹步摸索出屬於自己心法的指明燈。

試想當年在任何壹個時間節點放棄了,今天的中國徽菜餐飲市場是否是另外壹種局面?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大概就是楊金祥現在的心境吧。

本文版權歸「餐飲面孔」所有

廚芯旗下內容服務平臺

  • 上一篇: 餐飲面孔
  • 下一篇:如何用水磨粉做湯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