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脈,“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這是壹個具有迫切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時代命題。那麽,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古詩文大幅增加,這個現象就不難解釋,大家還記得紅火到不行的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吧,這都是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壹個信號。
文化和教育向來是不分家的,所以衍生到咱們的中小學語文教材,是大勢所趨。
1、
壹、客觀看待“死記硬背”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古代的教育就是“死記硬背”,了無機趣,戕害兒童。但民國時期的大師們如魯迅等人,在反思幼時的教育時,都稱這些背誦的知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實古人的教育並不完全是壹竅不通情況下的死記硬背,蒙童讀物如“上大人,孔乙己”等,有著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次第,與今天的小學壹年級教材“上中下,人口手”等相差無幾;而且如《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神童詩》《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都是用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語句,教給孩子語言、文學、歷史、地理、哲學等知識,以及儒家倫理和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僅12個字,就把儒家“性善說”及為什麽要學習的道理講清楚了;然後講為學之方、父母之責、幼童基本禮儀;接著講天地四時、仁義禮智、人情好惡、孝悌忠信等;再講經學常典、千年歷史、勤學故事、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等。《千字文》不僅是蒙學課本,而且還在古代起到了記數的作用,故無論識不識字,老幼婦孺皆知。蒙學讀物背誦熟識,過了初步的文字關,接著讀“四書”“五經”等,就會自然接縫,領會理解,融會貫通。
與輕視記誦相關聯的,就是今天中小學教育中“朗朗書聲”已經成為歷史名詞。我們知道,中國古今的名篇,最適合記誦。因為漢語的音節界限分明,聲調抑揚頓挫,錯落有致;好的詩文,都是搭配得當,雙聲疊韻,律動相恰,只有誦讀才能體會到其美感與樂感。對初入學校的學生來說,全班人在壹起誦讀,童稚天籟,書聲瑯瑯,時起時歇,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熟讀和理解詩文,不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點與興奮度,有益於開發智力,而且培養了他們對漢語的認知感與對文章句式的敏感度。不僅如此,群口壹詞的誦讀,對學生集體觀念與意識的形成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熟讀與背誦名篇名作,培植高潔雅正、簡明純凈的文風,對現代文的寫作也有積極的浸潤作用。因此,多讓學生誦讀,有選擇地背誦壹些名篇名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咬定壹部經典讀懂讀透
今天的中小學教育,課程按學科分類,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學生在課本學習以外,接觸到許多的課外讀物及網絡、報刊、電視等,他們視野開闊,知識豐富,頭腦靈動,青春四溢,這是古人所無法比擬的。但這些知識的學習並不深入,或淺嘗輒止,或了無實踐,或壹知半解,或似是而非。筆者曾經針對北京市高中生做過調查問卷,問學生完整地讀過幾部長篇經典或小說,結果有不少學生沒有認真讀完過壹部,這令人感到非常震驚。
我們知道無論古今中外,文壇名流、英雄豪傑,大多飽讀詩書,但對他們起絕對影響作用的書籍,往往就是壹兩部書。如司馬遷編《資治通鑒》,模仿借鑒《左傳》;歸有光之文風筆法,則從《史記》而來;陸法言編《切韻》的緣起,是他記住了20年前劉臻等人在他家宴享閑聊時談韻學的幾句話;近人曾韻乾在音韻學上成就突出,他說自己只不過是讀懂了陸法言的《〈切韻〉序》,甚至只是序文中的壹句話。由此可見,書不在多讀,而在是否讀懂讀透,讀到內化為自家的東西,能夠在學習與生活實踐中運用,才算是學到了家。
元代程端禮《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在談到學習韓愈文章時說:“讀韓文,自熟讀壹篇或兩篇,亦須百遍成誦,緣壹生靠此為作文骨子故也。既讀之後,須反復詳看。每篇先看主意,以識壹篇之綱領;次看其敘述裨揚、輕重、運意、轉換、演證、開闔、關鍵、首腹、結末、詳略、淺深、次序。譬之於樹,通看則由根至表,幹生枝,枝生華葉,大小次第相生而為樹。又折壹幹壹枝看,則又皆各自有枝幹華葉,猶壹樹然,未嘗毫發雜亂,此可以識文法矣。若能如此讀書,則是學天下第壹等學,作天下第壹等文,為天下第壹等人。”這其實和我們今天的學習寫作,從立意謀篇布局到行文創作等,沒有太大的區別。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王安石論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熹說“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清代的閻若璩讀書能知“字裏義”。這都是反復誦讀,深刻體味,泛讀與精讀結合,勤學與思考結合的典型。書要掰開了、揉碎了、砸爛了、翻破了地讀,讀熟字面義,弄懂字裏義,才是真正的讀書。語文課程的教與學,尤應如此。
如果每所中小學,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與優長,引領學生讀壹兩部經典,長年累月,堅持啃讀,讓學生在小、初、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深入反復地熟讀理解,則不僅能夠達到“緣壹生靠此為作文骨子”的目的,而且能夠養成勤奮細心的讀書做事習慣,培植愛書愛家、熱愛傳統文化的品德,立學修身,滋蘭樹蕙,可壹舉而數得。如果慢慢形成品牌效應,比如某某中學的學生以讀《論語》而著稱,某某中學的學生以品《孟子》而有名,那該多好!
三、增加日常禮儀與規範教育的內容
在今天獨生子女占大多數的情況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孩子都是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長大的,除了課堂內外的書本學習外,很少有其他方面的嘗試與實踐,更談不上經歷生活的艱辛與困頓。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到街道打掃衛生,清明節祭掃烈士陵園等活動,也都流於形式,產生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普遍給人們的印象是孩子缺乏基本的禮儀和生活常識,坐無坐相,站無站相,不懂禮貌,目無長者,不會體諒他人,心中只有自我。而古代幼教中,從咿呀學語開始,就嚴格進行“幼儀”的教育,即走路說話、吃飯穿衣、端茶倒水、收拾屋子、出入應對等最基本的禮儀與規範,如《弟子規》中所述:“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等。過去我們只是壹味批判,認為這是封建殘余思想對兒童的毒害。實際上這些蒙學讀物,是古人長期總結與摸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讀書識字課本與教育理念,無非是教孩子待人接物的最基本常禮而已。在日本中小學及家中,教師和家長對孩子進行出門要告別、歸家打招呼、過馬路遵守紅綠燈規則、在飯桌坐姿整飭等教育,反復演練,直到孩子牢記於心,只要在馬路口亮了紅燈,無論有無人車都堅守等綠燈,實際這已經和道德禮儀無關,某種程度上是根植於心,形成條件反射,認為這是天經地義應該做到的事情罷了。
相反,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中,從孩提時倡導“愛國主義”這樣朦朧而虛化的觀念,但小朋友對家國並無清晰的意識,加上空洞乏味的說辭,教育完全落不到實處;等到大學校園才教青年人如何“打水掃地”,完全是倒置式的教育,而此時再教他們註重儀容儀表、穿衣坐相、尊重長上、灑掃應對等,由於思維與習慣已經固定,就基本上沒有什麽效果了。因此,中小學語文課本中,應有日常生活應對方面的內容,將語文學習與基本禮儀、生活常識結合起來,步步是實,件件有用,增強實踐,才能真正起到應有的育人作用。
四、我的建議
在古詩文大幅增加的基礎上多重視鄉土意識與家國情懷的培植
中國古人有著“安土重遷”的固有觀念,長期以來我們批判與諷刺這種意識,認為是小農經濟下產生的落後觀念。但在今天卻發展到“過猶不及”的程度,即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孩子們往往不喜歡自己的故土,鄉村孩子艷羨城市,城市孩子仰望外國,甚至厭惡鄙棄自己的故土,恨不得遠走高飛,恐惟避之不及,這反映出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中鄉土意識與鄉土文化教育的嚴重缺失。
我們的父母出生在上世紀 60 年代中期,那時看不到電視,也沒有現在的孩子這樣豐富的課外讀物。但記得在小時候,常常聽長輩們講當地流傳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使人深受鼓舞。家鄉風景秀麗,自然和怡,每個村莊,每個山名,都有著既美麗奇特又充滿神話色彩的故事,有的浪漫,有的悲傷,這些都在我們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無形中就會受到熏陶,產生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家鄉的自豪感。
但現在的中小學生,即使農村學生也因為條件大大改善,不僅有大量課外書可讀,而且有部分學生沈溺於看電影、看電視、玩遊戲機、上網聊天等,結果導致學習成績下降,身體發育也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在農村山區,交通不便、信息不暢、文化閉塞,學生在報紙、電視與收音機裏看到聽到的,都是大城市的繁華與富足,因此產生對城市的向往,而折射出對農村生活的厭棄,從小就有壹種自卑感,這種感受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壹生。
而在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範文的選擇,都偏向城市文化,較少反映農村生活,風景名勝如故宮、長城、黃山、泰山等,學生都耳熟能詳,非常向往,可是對自己家鄉的自然風貌與名勝古跡等,反而了解很少;鄉土觀念與文化的教育缺失,即使有些風景秀麗之地,也因為很少有教師系統講解,學生又不親歷其地,所以知之甚少。導致學生的鄉土觀念淡薄,甚至對自己的故土感情淡漠,毫無親近感可言。
因此我認為,中小學語文課本既然全國各有不同,那麽就應該相應增加鄉土文化的內容,培植學生的鄉土觀念與故鄉情懷。同時,中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既鍛煉身體,又培養吃苦耐勞、勤奮努力的精神與品格。春天楊柳綻綠,夏季山花爛漫,秋日麥熟金黃,冬時白雪皚皚,在瑰麗變幻的自然風光中,學生自然會產生熱愛家鄉、熱愛大好山河、熱愛家國的深厚感情。這種潛移默化的學習、積累與接受,是在課堂上永遠也學不到的寶貴的知識與精神財富。
這條路我們教育工作者任重也道遠,把握好度,真正達到古詩詞傳遞給孩子們心靈帶來的意境,而不是只會搖頭晃腦的只會之乎者也,啟發他們的興趣需要下很多的功夫。
就比如我們的傳統中藥的學習,我也是經常在思考。
有創意,有故事,吸引人,主動學才是我們積極探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