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板眼的樂理知識

板眼的樂理知識

 板眼指的是民族音樂和戲曲中的節拍,每小節中最強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下面我給大家帶來板眼的相關樂理知識,歡迎閱讀!

 板眼的樂理知識(壹)

 板眼,為中國音樂構成中所特有,是中國音樂節奏、節拍、快慢、速度的樞紐。唐宋始,以?拍板?節制音樂的進行?節奏?,按文句斷分音樂而為樂句?板拍句樂?,?板拍句樂?即在唱者唱完壹文句,在其後出現的壹個?空?(即稱?眼?)處下?板拍?停聲待拍?板?拍?在?眼?位?板?、?拍?、?眼?三者同位,按文之句斷分音樂為樂之句--稱?官拍?鼓拍?、?手拍?則每與唱者出口的句字同步,在唐宋時是輔助性的?拍?停聲待拍?的?板拍?演化為後世的?散板?鼓拍?、?手拍?,演化為後世的?上板?。後世的?上板?是節律性的、可與句字同下的?板拍?,在明清時,成為中國音樂節奏的主要形態。

 板眼的樂理知識(二)

 慢板

 慢板是京韻大鼓中最常用的板式,貫穿唱段的始終。慢板的節奏為?壹板三眼?。也就是?板、頭眼、中眼、末眼,板、頭眼、中眼、末眼,板、頭眼、中眼、末眼,板的節奏。用樂譜記錄就是4/4拍。每小節第壹拍是板,第二拍是頭眼,第三拍是中眼,第四拍是末眼。

 采用慢板演唱時,每句的第壹個字可以從任意位置起唱,但最後壹個字都是落在板上的(有個別例外,如《劍閣聞鈴》第壹句的?草青青?)。而京韻大鼓壹般都是?七字句?,在演唱時會分成?二、二、三?的分句,則每個分句的最後壹個字也要落在板上。即使沒落在板上,也要用拖腔的方法拖到板上。

 慢板的起唱位置有壹個規律,就是每落(每段)的第壹個分句如果是兩個字,每字占1拍(俗稱?二字頭?),則從末眼(小節第四拍)起唱;如果是三個字,每字占1拍(俗稱?三字頭?)則從中眼(小節第三拍)起唱。

 ?二字頭?在京韻大鼓唱段,特別是文段子中使用較多,因為很多大鼓唱段的開篇都是壹首七言詩,采用?二、二、三?的分句方法後,必然就是以?二字頭?開始了。如果每字占1拍的話,而為了保證第二個字落在板上,就要從末眼起唱。也有很多不是以七言詩開篇的段子,因為同樣是兩個字開頭,所以也屬於?二字頭?。例如最常聽的《醜末寅初》的?醜末?就是?二字頭?,?醜?從末眼起唱,?末?落在板上。聽過的段子裏,還沒發現有用超過兩個字開頭,卻只占兩拍的情況。如果哪位朋友有這樣的例子,也請提供,以糾正錯誤。

 與?二字頭?不同,?三字頭?卻未必壹定是三個字。只要開頭壹***占三拍就屬於?三字頭?。例如《鬧江州》的開頭?我表的是?,本來是四個字,但由於?我表?各占半拍,其余兩字各占1拍,因此也屬於?三字頭?。這裏的?我?字是?虛字?,不唱也是可以的。因為?三字頭?要占三拍,所以從中眼起唱,以保證第三個字落在板上。京韻大鼓壹開篇就用三字頭的比較少,當然也是有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鬧江州》,還有《風雨歸舟》的?過山林?都是三字頭。但壹般來說,三字頭多是用在中間的段落中,例如《紅梅閣》的第二段開始的?這佳人?,《探晴雯》的第二段開始?自從那?等等。

 ?慢板?雖然有個?慢?字,但其實並不壹定要放慢速度。速度根據唱段內容情緒的變化,也可以調整。借用戲曲的名詞,也有?快三眼?和?慢三眼?之分。但?慢板?的最大特點是?穩?。快要漸漸地快,慢要漸漸地慢,絕不能忽快忽慢,那樣就沒有板眼可言了。

 緊板

 緊板顧名思義就是節奏緊湊,在節拍上是?有板無眼?。記譜就是1/4拍。使用緊板的唱法,在京韻大鼓表演中俗稱為?上板?。

 緊板通常使用在全篇唱段的最後部分。這時候已經進入高潮,情緒上也越發激動,因此需要用緊板來推動情緒。但緊板和垛板壹樣,都是不能獨立使用的。使用緊板時,也要與慢板配合,從?壹板三眼?過渡到?有板無眼?,然後再回到?壹板三眼?。例如《劍閣聞鈴》的最後壹落,從間奏開始到第壹個字?再?都是慢板,接下來的?不能?開始壹直到?萬點通紅?就上板,即?有板無眼?的緊板,之後的?這君王?到結束,又回到慢板。

 上面所說的是緊板的壹般用法,但在某些時候,緊板也不是非常緊湊的,以至於不太明顯。例如《紅梅閣》中,從?小公子壹聞此言神魂喪?就開始上板了,但是感覺卻還是壹板三眼地娓娓道來。直到?到而今,有限的光陰難留戀?才開始有緊板的味道。

 所以說,緊板的最大特點並不是節奏緊湊,而是速度靈活。因為每個字都可以作為重音,所以可以根據情緒和內容邏輯來掌握速度。但這就給伴奏帶來了難度。而且,緊板的唱詞,多使用閃板的唱法,更是難上加難,需要演員和樂隊反復的磨合。

 垛板

 垛板也是比較常用的壹種板式。節奏為?壹板壹眼?,沒有?頭、中、末?眼之分。如果記譜就是2/4拍。

 還沒有聽過以垛板為主的唱段,也沒有聽過以垛板開篇起唱的唱段。因此姑且暫時認為,垛板只能在段落中情緒需要的部分使用。使用垛板時,要與慢板配合,從?壹板三眼?過渡到?壹板壹眼?,然後再回到?壹板三眼?。例如《探晴雯》的第二落。從?自從那晴雯離了那怡紅院?到?那婆子說?都是慢板?壹板三眼?,從?妳就從此處往南行?到?她那病身兒這不輾轉輕翻說骨節兒疼?就變成了垛板?壹板壹眼?,從?猛聽得顫巍巍的聲音?到?這心裏頭似個火烘?又變回慢板?壹板三眼?。

 其實垛板和慢板聽起來的感覺差異不大,所以也可以把垛板當作慢板來唱和數板,只要稍微把重音調整壹下就可以了。

 散板

 散板說白了就是沒板。因為沒板,所以不可能用在大段的唱腔中,而只能用在個別句子中。

 例如《紅梅閣》中的?姐姐妳救命之恩如山重?的?救命之恩如山重?和?佳人擺手說君休問?就是散板,但散板的最後壹個字要落在板上,上例中的?重?和?問?就要落在板上,或者反過來說,伴奏者會將這兩個字作為板。

 散板因為節奏不固定,因此壹般情況下,樂隊會停下來,等待落在板上的那個字唱出,再開始起弦演奏。這時候就需要演唱者提前有心裏準備,以免音樂突然停止而失措。

 提起停弦問題,順便說兩句。有時候並不是散板,樂隊也會停下來,讓演員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幹唱。這是為了更加突出演員,使觀眾更好地欣賞演員的嗓音和唱腔。最典型的就是《劍閣聞鈴》中的?似這般,不作美的鈴聲,不作美的雨呀?中的?不作美的雨?,樂隊就會停下來,直到?雨?字拖腔結束,?呀?字起唱,才開始重新起弦。這種情況下,如果演員表演得出色,都會得到觀眾的壹片喝彩。

 板眼的樂理知識(三)

 板眼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節拍形式的通稱。其種類有?壹板壹眼?、?壹板三眼?、?有板無眼?、?無板無眼?等。

 壹板或壹眼都是 1拍。在壹般情況下,板位相當於今國際通行記譜法的強拍位置,眼位則相當於弱拍位置(只是位置相當,並不都意味著強弱規律的相當)。

 壹板壹眼的節拍形式,稱為?壹眼板?(相當於2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眼位在第2拍。

 壹板三眼的節拍形式,稱為?三眼板?(相當於4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頭眼在第2拍,中眼在第3拍,末眼在第4拍。

 有板無眼的節拍形式,稱為?流水板?(相當於1拍子)。每拍皆為板位,但不能理解為每拍都是強拍。

 無板無眼的節拍形式,稱為?散板?。亦即自由節拍形式。板有?實板?、?虛板?(?腰板?)的區別。打在樂音發出同壹時刻的板稱為實板;打在樂音未發出以前、或樂音發出後延續過程中的板稱為虛板(腰板);打在自由節拍樂句音末的板稱為底板。同樣,眼也有?實眼?、?虛眼?(?腰眼?)的區別。

 在傳統的聲樂曲中,還有以兩個三眼板組成的節拍形式(相當於8拍子),稱為?贈板?。

  • 上一篇:如何來選擇折疊式衣櫃折疊式衣櫃價格是多少
  • 下一篇:民生工作實施方案範例四篇合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