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天覆者凡畫皆冒於其下上面是寶蓋的字,其余筆畫應帽於其下。如:宇、宙、定。
2、地載者有畫皆托於其上下面有底托狀的字,其余筆畫應托於其上。如:至、孟、聖。
3、讓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為主的字,左邊要高,右邊要低。如:部、幼、即。
4、讓右者右伸左縮以右半部為主的字,右邊要長,左邊要短。如:績、議、讀。
5、橫擔者中畫宜長有橫擔的字,中橫應該寫得長些;如:喜、吾、安。
6、直卓者中豎宜正有豎筆貫中的字,中豎應正直不歪。如:甲、平、幹。
7、勾拿法其身不宜曲短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多的字,橫折鉤宜長直而挺,折角正方。如:葡、萄、蜀、葛。
8、勾_法,其勢不可直長以橫折鉤為主筆,且被包圍部分筆畫較少的字,橫折鉤宜稍短而右傾,折角內收。如:句、勻、勿。
9、畫短撇長橫短撇長;如:左、在、尤、龍。
10、畫長撇短橫長撇短;如:右、有、灰。
11、畫短直長橫畫短豎畫長的字,撇捺應延伸。如:木、本、朱。
12、畫長直短,撇捺宜縮橫畫長豎畫短的字,撇捺應縮短為相背的點,兩相呼應。如:樂、集。
13、橫長直短在壹個字中,橫長則豎宜短,橫長而細挺,豎短而粗健。如:十、上、下、士。
14、橫短直長在壹個字中,橫短則豎宜長。橫短略粗,豎垂直下挺。如:才、鬥、豐、井。
15、上下有畫,須上短而下長上下有橫畫的字,應上短而下長。如:丕、正、亞。
16、左右有直,須左收而右展左右有豎畫的字,左邊應收而右邊伸展。如:目、自、因、固。
17、左撇右直,須左縮而右垂左為撇畫右為豎畫的字,應左撇短右豎長。如:川、升、邦。
18、左直右撇,左斂而右放左為豎畫右為撇畫的字,左豎應收縮上靠而右撇應放展。如:伊、侈、修。
19、點復者,宜偃仰向背以求變有幾點的字,各點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變化。如:亦、赤、然。
20、畫重者,宜鱗羽參差以化極有數橫或者數豎畫的字,各橫長短要不同,使其不顯得呆板。如: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