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技術的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是古代中國建築、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是在兩個構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壹種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中國家具把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結構方式。各種榫卯做法不同,應用範圍不同,但它們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體構造的“關節”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就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
擴展資料
傳統榫卯結構技術要求:
榫頭厚度小於榫眼寬度0.1-0.2mm,當榫頭厚度大於榫眼寬度時,由於擠壓引起膠液流失從而降低膠合強度,裝配時也容易使榫眼開裂。榫頭寬度比榫眼長度大0.5-1mm,硬材為0.5mm,軟材為1mm。榫頭長度比榫眼深度小2-3mm並大於榫眼零件厚度的壹半。
直角榫頭的厚度:單榫接近於方才厚度的0.4-0.5,雙榫的總厚度也需接近此數值。榫頭端頭常做倒角處理以方便插入榫眼,若部件的橫截面超過40mm×40mm時宜采用雙榫。
榫結合采用基孔制,榫頭厚度應調整到與方型套鉆相符的尺寸,常用的厚度有6mm、8mm、9.5mm、12mm、13mm、15mm等規格。
百度百科-榫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