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哲學要從興趣出發,但不要局限於興趣。
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麽強調都不為過。學哲學也是如此。對於那些天生就愛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去向哪裏”“活著有什麽意義?”之類問題的人,不需要多說,他們往往就會對哲學產生興趣。
而對於那些討厭抽象思考、偏好感官事物的人來說,往往不僅提不起學哲學的興趣,還會把哲學當成生活的絆腳石。最遺憾的不是人們對哲學不感興趣,而是人們未曾真正了解哲學,就斷然拒絕哲學。
多認識哲學的不同形式,找到喜歡的類型。
哲學作品的常見形式是邏輯論證式的,比如亞裏士多德的哲學就屬於典型的學術研究型,斯賓諾莎的哲學追求幾何式的論證風格,黑格爾哲學看起來就是邏輯思維的長篇大論,但這並不意味哲學只有壹種形式。
另壹些偉大的哲學家,如柏拉圖用對話體形式寫作哲學,尼采喜好用格言體的風格創作哲學,薩特將哲學融於小說和戲劇中。所以不要那麽狹隘地定義哲學,妳會有更多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哲學。
循序漸進。
壹開始讀不懂艱深的哲學,可以先從壹些哲學語錄、小故事、流行哲學史、大眾哲學、哲學工具書等通俗讀物著手。待有了基本的哲學常識,盡可以著重選擇某壹哲學、主義、名著或哲學家精讀。首先是理解,然後才是批判性思考。最後要清楚自己真正有多大的收獲。
掌握重要概念。
在許多後現代主義的哲學家眼裏,哲學除了清理概念和分析語言外似乎再沒有別的作用。憑心而論,我們普通學者很難贊同這種對哲學的狹隘定義。但也不可否認,學哲學是必須與概念打交道的。概念不清,哲學就是真正的空中樓閣。
所以哲學在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早起哲學家那裏,就非常註重澄清概念。不少偉大的哲學家,像康德、黑格爾等都“發明”了很多哲學術語。
這多少有點迫不得已的意思,因為哲學家有時為了徹底闡述自己的哲學,不得不超越日常的用詞含義,另創“新概念”。而這些新概念,往往就是理解哲學家的壹把鑰匙。
有的哲學家,比如蘇格拉底,雖然沒有發明什麽哲學術語,但也有自己的用詞習慣,比如“靈魂”壹詞,他就反復提及。這僅僅是哲學家的習慣使然嗎?
沒這麽簡單,它實際上是理解哲學家思想的關鍵入口,蘇格拉底的整個哲學生涯都在強調靈魂的重要性,而只要我們深刻理解了這點,就能明白為什麽蘇格拉底會說“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沒有人自願犯錯”,“我只知道自己壹無所知”之類的話。
壹個概念就是壹種定義,壹種定義就是壹個命題或預設。有時候,壹個概念就是壹種思想。掌握了重要的哲學概念,我們做哲學就有了基本功。
註重邏輯思維。
哲學與普通學問的顯著區別就在於,哲學無比註重邏輯。哲學可以不重事實和經驗,但不能不重視邏輯。很多人知道“存在即合理”的說法,卻不知道黑格爾還有後半句:“合理即存在”。
常見的邏輯方法包括觀察與內省、推理與歸納、假設和實驗、分析與綜合等。理解了哲學家的邏輯,也就掌握了哲學家思想哲學的來龍去脈。
掌握核心思想。
掌握核心思想,學哲學往往能收到四兩撥千斤之效。比如,要搞懂薩特的存在主義者哲學,我們可以去讀薩特全集,但這樣做既耗費精力,也未必能抓住薩特哲學的精髓。
反之,如果我們從“存在先於本質”壹句順藤摸瓜,就會發現薩特哲學的大廈基本都奠基於這壹句,或者說都是這壹核心思想的延伸發揮。掌握核心思想盡管存在簡化哲學的問題,但起碼能幫助我們抓住哲學的精髓。羅素就坦誠,掌握核心思想是他理解哲學史的壹大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