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青黑色的粉末,藍草加工而成。藥典規定三種藍草:十字花科菘藍、蓼科蓼藍,爵床科馬藍。采摘藍的莖葉,放入缸水中浸泡數日發酵,水變深藍後,加入石灰,攪拌沈澱,即得藍靛,古代藍色染料。攪拌後產生大量泡沫,稱靛花,撈出泡沫晾幹即為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定痙。
青黛,是青黑色的粉末,由藍類植物的莖、葉加工而成,古代藍分五種,現在藥典規定三種藍的莖葉加工制品可以入藥稱作青黛。這三種藍分別是:菘藍、蓼藍、馬藍。
菘藍是十字花科植物,根入藥叫做板藍根,葉子入藥叫做大青葉。
蓼藍是蓼科植物,葉子入藥叫做蓼大青葉。
馬藍是爵床科植物,根入藥叫做南板藍根。
古法制作染料
青、藍、藍靛
了解了藍為藍草,就會很自然的明白“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含義的。而藍解釋為藍色,應該是近現代合成染料出來之後的事情了,至少《康熙字典》裏,藍仍代表藍草。用藍做成的染料叫做:藍靛(diàn),靛,青與定,指的就是青經過沈澱形成的染料,古代藍色稱之為“青”,因此藍靛、靛藍、靛青有時混用,和現在的顏色不太相同。
藍靛的制作方法
制作藍靛的方法記錄在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裏,到了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也有詳細記載(均附在文後):凡造澱,葉者莖多者入窖,少者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壹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十下,澱信即結……其掠出浮沫曬幹者曰靛花。
藍靛的制作原理
上述的過程用化學來解釋,藍莖葉含有藍甙,加水浸泡發酵可以使藍甙的壹個化學鍵甙鍵水解,遊離出吲哚酚,吲哚酚是藍紫色的,在堿性條件下(石灰水)迅速氧化成藍色的沈澱,就是藍靛。這個靛字,就是定住的青色。
藍靛與北京藍靛廠
這種傳統染料漸漸消失,壹些少數民族至今仍在繼續古法制作靛青染布。明清時期,朝廷還專門招聘瑤族工匠制作藍靛,以供應皇家需求。這個地方就在北京海澱區,大家熟知的藍靛廠,藍靛廠早已經沒有了,藍靛廠路仍然保存下來。
青黛與藍靛
青黛入藥,最早記錄在唐朝的《開寶本草》中,稱青黛從波斯國傳入。有學者考證這種從波斯國傳入的青黛可能是“提爾紫”,壹種從地中海及高加索地區貝類紫螺中提取的染料。但後來由於波斯國遙遠,青黛需求量大,人們就用藍靛取代:“染甕上池沫紫碧色者用之,同青黛功。”
古人用的這個青黛,是制作藍靛時,加入石灰,用力攪拌,水面上浮起的泡沫裏含有的藍靛,將泡沫撈出晾幹之後的粉末呈青黑色,就是青黛。黛就是青黑色的意思。“青黛乃藍澱浮沫”。靛窯水面上的泡沫似花,所以青黛還有壹個好聽的名字“靛花”。好的青黛顆粒極細,在水中漂浮。不過,這種方法產量少,現在很多青黛其實是藍靛,裏邊摻雜著石灰,遇水就沈。
青黛的藥用價值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定痙
清熱解毒: 青黛的功效和板藍根、大青葉可以互參。用藥功效相似,也可以治療瘟疫、火熱證,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也用於丹毒,熱入營血導致的皮膚紫斑等。
清肝定痙: 這是青黛特有的功效,古人認為青屬木,能入肝。所以青黛帶著板藍根、大青葉的清熱解毒作用直奔肝經,而有清肝的作用。最典型的代表方劑,就是黛蛤散了,用於肝火犯肺導致的咳嗽咳血。用青黛者,清肝而涼血。古代本草尚記載青黛殺蟲,服青黛則蟲化為水,因此還常常用來治療小兒疳積,也被用來治療小兒驚風。
板藍根、大青葉、青黛三個藥都和菘藍有關,如同親兄弟,都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功效差異不大,板藍根偏重於涼血利咽,適用於咽喉腫痛;大青葉偏重於涼血消斑,適用於溫毒發斑;青黛則多了清肝定痙的作用。
青黛的應用方法
青黛外用
青黛具有清熱解毒及涼血的作用,古人常常用它治療瘡瘍腫毒。由於青黛難溶於水,入湯藥煎服不多,外用是壹個最常用的方法。通常配合馬齒莧,將馬齒莧搗爛,加入少許青黛研勻,貼在瘡上,能迅速緩解瘡瘍疼痛,可以解除局部的熱感。
我有時也會外用青黛治療頑固的痘痘,但由於青黛顏色較重,恐怕留下色素,不建議用在顏面,如果抹在臉上,用量要少,或短期使用,最好配伍壹大隊白色藥末,以防臉上掛色。
青黛內服
青黛雖不入煎劑,但常入散劑、丸劑口服,或用湯藥沖服。最常見的要數碧玉散了,在原本六壹散滑石、甘草的基礎上加入了青黛,六壹散本來的顏色是黃白色,加入青黑色的青黛後,就變成了碧青色,因此得名碧玉散,治療中暑暑熱,出現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還有壹個方子叫聖餅子,治療咯血,用青黛同杏仁研末放入柿餅中煨食。
青黛在古代也常常配入藥丸中,將藥丸做好後,在青黛末裏滾幾下,使藥丸外層裹上壹層青黛,如同給藥丸穿上了壹層衣服,專業的說法叫做青黛為衣。
青黛與花青
靛花還有壹個特殊的用途,就是用來畫畫,國畫中的“花青”就是靛花,缺少好的花青時,明白的畫家會去藥房買青黛來用。花青應用時常常兌入點兒墨,叫做花青墨,可以用來染山石,是山水畫必不可少的顏料。
和國畫相關的中草藥,像紅花做成的胭脂等等以後再說,中醫和國畫還是相通的,水墨丹青就和青黛有關。沒想到吧。
下邊這段話是給學醫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齊民要術》: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壹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於甕中。率十石甕,著石灰壹鬥五升,急手抨普彭反之,壹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澱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甕中,藍澱成矣。
《天工開物》:凡造澱,葉者莖多者入窖,少者入桶與缸。水浸七日,其汁自來。每水漿壹石下石灰五升,攪沖數十下,澱信即結。水性定時,澱沈於底。近來出產,閩人種山皆茶藍,其數倍於諸藍。山中結箬簍,輸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曬幹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竹棍攪動,不可計數,其最佳者曰標缸。
《本草圖經》:大青,春生,青紫莖,似石竹苗葉,花紅紫色,似馬蓼,亦似芫花,根黃。古方治傷寒、黃汗、黃疸等有大青湯,又治傷寒頭身強、腰脊痛葛根湯亦用大青,大抵時疾藥多用之。陶弘景:大青,《本經》又無,今出東境及近道,長尺許,紫莖。......療傷寒方多用此,除時行熱毒為良。藍汁,至解毒。以汁塗五心,又止煩悶。甚療蜂螫毒。
《開寶本草》:味鹹,寒,無毒。主解諸藥毒,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並水研服之,並摩傅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毒。
《本草衍義》:青黛,乃藍為之。有壹婦人患臍下腹上,下連二陰,遍滿生濕瘡,狀如馬瓜瘡,他處並無,熱癢而痛,大小便澀,出黃汁,食亦減,身面微腫,醫作惡瘡治,用鰻利魚、松脂、黃丹之類。藥塗上,瘡愈熱,痛愈甚。治不對,故如此。問之,此人嗜酒,貪啖,喜魚蟹發風等物。急令用溫水洗,拭去膏藥。尋以馬齒莧四兩,爛研細,入青黛壹兩,再研勻,塗瘡上,即時熱減,痛癢皆去。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分散客熱,每塗藥,得壹時久。藥已幹燥,又再塗新濕藥。凡如此二日,減三分之壹,五日減三分之二,自此二十日愈。既愈而問曰:此瘡何緣至此?曰:中、下焦蓄風熱毒氣,若不出,當作腸癰內痔。仍常須禁酒及發風物。然不能禁酒,後果然患內痔。
《本草綱目》:大青,能解心胃熱毒,不特治傷寒也。朱肱《活人書》治傷寒發赤斑煩痛,有犀角大青湯、大青四物湯,故李象先《指掌賦》雲:陽毒則狂斑煩亂,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篤。諸藍形雖不同,而性味不遠,故能解毒除熱,惟木藍葉力似少劣,藍子則專用蓼藍者也。至於用澱與青布,則是刈藍浸水,入石灰澄成者,性味不能不少異,不可與藍汁壹概論也。有人病嘔吐服玉壺諸丸不效,用藍汁入口即定,蓋亦取其殺蟲降火爾。如此之類,不可不知。......主熱毒痢,黃疸,喉痹,丹毒。藍葉汁,解斑蝥、芫青、樗雞、朱砂、砒石毒。
《本草經疏》:青黛,外國藍靛之英華也。稟水土陰寒之氣以生,故味鹹寒而無毒。甄權謂其甘平。以其得土氣之厚也。故可解諸藥毒,及小兒諸熱驚癇發熱,天行頭痛寒熱,並水研服之。亦磨傅熱瘡惡腫,金瘡下血,蛇犬等毒。
簡誤:青黛既稟陰寒之氣而生,解毒除熱固其所長,古方多有用之於諸血證者。使非血分實熱,而病生於陰虛內熱,陽無所附,火氣因之上炎,發為吐衄咯唾等證,用之非宜。血得寒則凝,凝則寒熱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矣。醫師宜詳辨之。
《藥鑒》:氣寒,味苦甘,無毒。驅時疫頭痛,斂傷寒赤斑。能收五臟之郁火,能消膈上之熱痰。瀉肝火,止驚癇。消食積,殺諸惡蟲盡化為水。又治小兒疳痢羸瘦,毛焦煩熱。歌曰:煩熱毛焦口鼻幹,皮膚枯槁四肢癱。腹中時時更下痢,青白赤黃壹般般。眼澀面黃鼻孔赤,谷道開張不欲看。忽然瀉下成疳積,又且濃濃壹團團。唇焦嘔吐不乳哺,壯熱憎寒臥不安。此方便是青黛散,取效猶如服聖丹。
《本草備要》:瀉肝,散郁火。鹹寒,色青瀉肝。散五臟郁火,解中下焦蓄蘊風熱,……治傷寒發斑,吐咯血痢,陰虛火炎者忌用。合杏仁研,置柿餅中煨食,名聖餅子,治咯血。小兒驚癇,疳熱丹熱,敷癰瘡蛇犬毒。
《本經逢原》:青黛乃藍澱浮沫,攪澄掠出收幹。瀉肝膽,散郁火。治溫毒發斑,及產後熱痢下重,《千金》藍青丸用之。天行寒熱頭痛,水研服之。與藍同類,而止血拔毒殺蟲之功,似勝於藍。又治噎膈之疾,取其化蟲之力也。和尿白垢、冰片,吹口疳最效。
《本草求真》:大瀉肝經郁火。青黛專入肝。系藍靛浮沫,攪澄,掠出取幹而成。味鹹性寒,色青,大瀉肝經實火,及散肝經火郁。
《得配本草》:鹹,寒。入足厥陰、太陰經血分。除郁火,解熱毒。殺小兒疳蟲,散時疫赤斑,消膈痰,止血痢。配川連,洗風熱眼。佐薄黃,治重舌脹。冷水調服,治內熱吐血;入四物湯,治產後發狂;入馬齒莧,搗敷瘰癧未穿;合黃柏末,摻耳疳出汁。
《本草新編》:青黛,即靛之幹者。本草辨其出波斯國者,始真轉誤矣。味苦,氣寒,無毒。殺蟲除熱,能消赤腫疔毒,兼療金瘡,余無功效。他書盛稱之,皆不足信也。惟喉痹之癥,倘系實火,可以內外兼治,而本草各書反不言及。大約此物,止可為佐使者也。惟殺蟲可以多用,止消壹味,用至壹兩,研末,加入神曲三錢、使君子三錢,同為丸,壹日服盡,蟲盡死矣。他病不必多用。蓋青黛氣寒,能敗胃氣,久服,則飲食不能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