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民俗學家告訴妳“中秋團圓節”從何而來

民俗學家告訴妳“中秋團圓節”從何而來

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可以說是近世中國最重要的四個傳統節日。

中秋因其“團圓”的意義,對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重要性可說僅次於春節。可有誰知道,在這四大節日中,中秋其實是最年輕的壹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仲秋八月之中,俗稱“八月節”、“八月半”;此時月色正好月亮正圓,且節日的主要活動都與“月”有關,所以又稱“月節”、“月夕”;中秋節家人團圓,因此又叫“團圓節”。這些別稱透露出中秋的種種文化內涵與民俗事象。如果說民俗是人們為自己的生活所講述的故事,那麽在這些故事的發生演變中,又流露出怎樣的心態變遷?

最古老的月亮

中秋節是因月而生的,起源於對月亮的原始自然崇拜。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禮制。日與月這兩大天體,如它們代表的“陽”與“陰”那樣,是古人關於世界的觀念中相互對立而又能“致天下之和”的兩極。日與月,還分別對應時間概念上的“日夜”,季節體系中的“春秋”,和空間方位上的“東西”。《禮記》中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而且祭日是在東郊,祭月則是西郊。

但祭祀日月是皇家禮制,是帝王借與“天”對話的專屬權力來統治臣民的壹種手段,普通百姓並無緣進入祭禮之中。民間有“秋報”,也就是在秋天禾谷成熟之季以豐收的果實來酬謝神靈,這種祭祀活動可以看作後來形成中秋節的壹項元素。但直到漢魏時期,各種文獻史料裏都沒有關於民間祭月習俗的記載,我國最早的歲時專著、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也並無中秋節的記載。 以拜月賞月為中心習俗的那個中秋節,是在這之後的唐宋時期形成的。

關於月亮的敘事也發生著演變。始作於戰國的《山海經》在《大荒西經》中提到了壹位跟月亮有關的女性神:“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神話學家袁珂認為,這個生下了十二個小月亮還給他們洗澡的女神常羲,或者也叫常儀,在後來的神話演變之中,變成了後羿之妻、奔月的仙女嫦娥。嫦娥奔月、悔偷靈藥的故事,到了漢代日益完備,這或許與彼時原始觀念的淡化、神仙方術的興起有關,《淮南子》中這樣寫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此處的姮娥,即為嫦娥。這個故事流傳於民間,被添枝加葉,情節越來越生動完整。時至唐代,月亮的神話中又演繹出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情節。

所以,今天的我們,在仰望秋夕的壹輪圓月、講述它的故事時,總離不開月亮上的這三位常駐居民:嫦娥偷食了不死靈藥,飛升到了月亮上,住在廣寒宮中,年復壹年地忍受著與丈夫後羿分離的寂寞;那只用玉杵搗藥的白兔,大概可以算是陪伴嫦娥的“寵物”;因觸犯天條而貶謫月宮的吳剛,被罰砍斷廣寒宮外的那棵桂樹,可桂樹總是在快砍斷時長出新的枝葉,於是吳剛的伐桂,便如同西緒弗斯搬運巨石壹般,永無休止。年年望月和講故事的人不同,但月亮卻總是那個映照著世間諸客往來歸去的古老月亮。無怪乎詩人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最年輕的民俗大節

我國的民俗節日體系在漢魏時期已初步形成,但中秋節在那時還未見蹤跡。而到了唐代,文人中興起了八月半賞月玩月的風尚。或許是月亮這個宇宙間神秘而又偉大的存在十分能夠引發文人們感物懷人的情思,唐詩中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句子,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等等。唐人的小說、野史中,也描述了唐玄宗中秋望月、遊月宮並作霓裳羽衣曲之事,盡管我們不能把這樣的記載當作史實,卻可以看到當時的宮廷也崇尚玩月的雅事。

如果說唐代精英階層在八月半的活動為中秋節的產生形成了“賞月”這壹內核,那麽到了宋代,中秋節已確立起來:不單文人聚會賞月往來唱和,普通民眾亦宴賞行樂。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描述了作為全社會各階層***同節日的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蔔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可見,無論有錢沒錢,人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過中秋,例行的宵禁也取消了,這是壹個不眠的歡樂之夜。

上海三林塘老街祭月儀式。

中秋節在宋元年代尚為壹般性節日,至明清則重要性顯著上升,成為了民俗大節。 在明清文化世俗化的時代背景下,更加充滿世俗情趣的中秋節俗得以成型。依民俗學者蕭放所言, “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祀/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了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節日是生活中華彩的亮點,節俗演變回歸到對於生活本身的關註與訴求中來,節俗的變遷,其實也就是民眾對於生活心態的變遷。

主要中秋節習俗

祭月拜月

“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供神前”,民間的祭月拜月習俗是在明清時期確立成熟的。傳統拜月的儀式以家族或家庭為單位,其過程為:設香案於露天,擺上月餅、雞冠花和切成蓮花狀的西瓜,以及其它祭品如時令瓜果石榴、葡萄、紅棗、菱藕、毛豆等,然後在月亮的方向供起繪有月神與玉兔的像,大家依次禱拜。拜完之後,眾人分食月餅。在清代,這種祭月特供的月餅比平常的月餅要大,《燕京歲時記》中說“大者尺余”,人人都能分得壹塊,甚至若家中有人外出也會特意給他留下壹份,以象征全家的團圓。

而民間說“男不拜月”,其實這是明清以後才逐漸發生的變化。在那之前,拜月是男女皆可參與的。

賞月走月

與拜月相對的是賞月,它較少信仰成分,更多娛樂成分。不過,賞月不只是光坐在家中看,也可以走出去看。中秋夜出遊賞月,是吳地的壹種風俗,叫“走月亮”。走月亮尤受婦女喜愛,這壹天她們可以解除許多束縛,三五結伴享受自己的空間,“盛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清嘉錄》)。也有學者認為這種婦女“結伴閑遊”的背後,與中秋其他風俗如到田間“偷瓜送子”壹樣,含有祈求生殖的意義。

兔兒爺

兔兒爺是舊時北京中秋應節的兒童泥塑玩偶,其形象源自月中玉兔。兔兒爺玩偶大約起源於明末,明人紀坤《花王閣剩稿》中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此俗大盛,兔兒爺不只是祭月的陳設了,更成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其形制也日趨精致與多樣。兔兒爺大如三尺,小如三寸,兔首人身,粉白面孔,手執玉杵做搗藥狀,較普遍的樣式是頭戴金盔、身披戰袍、背插令旗或傘蓋,或坐或立,坐騎有麒麟、獅、虎、鹿、象等。此外,也有扮成市井商販如剃頭的、推車的、挑擔的兔兒爺,種類繁多,不壹而足。舊歷八月之時,設攤於街頭,“兒女先時爭禮拜,擔邊買得兔兒爺”。

觀潮賞桂

傳統節日是最與自然和諧的,也是最能利用鄉土風物的。觀潮和賞桂就是兩例。白居易在《憶江南》中這樣回憶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農歷八月“桂月”的特有香氣飄滿了整座杭城,而錢塘江八月十八的秋潮,如蘇軾所贊,“壯觀天下無”。

為何中秋前後最適合觀錢塘潮?首先是因為月球引力,每個月的十五前後潮汐運動都是最強烈的。其次,錢塘江的河口呈喇叭型,容易造成湧入海水的擡升。再次,此時降水豐沛,河水水量也很大。這些都造成了八月中錢塘潮千軍萬馬般洶湧奔騰。 杭州 六和塔、蕭山美女壩、海寧老鹽倉等,都是上佳的觀潮地點。

放天燈

中秋節也有放天燈的習俗,尤其在華南壹帶。臺灣小清新電影《那些年,我們壹起追的女孩》中,沈佳宜和柯景騰壹起放飛了壹盞天燈,別扭的小戀人各自把不肯說出口的話寫在燈上,帶到了天空中。那是臺灣平溪的元宵放天燈。“天燈”也叫“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諸葛孔明發明的,當時是出於軍事用途,而流傳至今,放孔明燈則多為祈福之用。元宵節放,中秋節也放。中秋放孔明燈,更多是表達對友人和家人的思念。

食月餅

月餅是中秋的團圓餅。月餅究竟是何時出現的?學界有爭議,但基本認為宋代蘇東坡詩中所說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就是當時的月餅了。發展至明清,中秋食月餅之俗在民間普遍流行。《紅樓夢》中提到了瓜子仁、松仁為餡兒的“內造瓜仁油松瓤月餅”;清袁枚《隨園食單》中載有民間的“劉方伯月餅”,“用山東飛面作酥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為細末,微加冰糖和豬油作餡”,這或許可以看作“五仁月餅”的先驅?不管怎樣,這種酥皮月餅的出現,是要早於清末才興起的廣式月餅的。

此外,江浙滬壹帶在中秋節還吃毛豆、芋艿和鴨子,毛豆莢“得吉”,芋艿“有余”,而鴨子肉性涼可解秋燥,都是符合時令的舌尖好選擇。

  • 上一篇:晉州省級糧食儲備有限公司是國企嗎?
  • 下一篇:淺談農村發展的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