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傳統節日
水族節日壹:端節
“端”節,又叫瓜節,水族人稱之為“借端”,“借”就是水語“吃”的意思,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都勻、獨山、荔波等地的絕大多數水族地區都過這壹節日,與漢族的春節相似。逢水歷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陰歷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亥日,就是水族端的節日。但各地所過的亥日不壹樣。
水族節日二:卯節
卯節,水語稱之為“借卯”、“解(吃)卯”,只是三都縣九阡地區和與之相臨的荔波縣部分地區水族人過的節日。
水族節日三:蘇寧喜節
“蘇(醜)寧(月)喜(四)”水語意思是“四月醜日”,過節時間在農歷十二月醜日,據說這天“牙花散”、“牙花離”(地母娘娘或生母娘娘)發送許多嬰兒去人間,作人家的子嗣。水族地區普遍供祭。三都縣和勇地區的吳姓水族為求人丁興旺,定這天過年。
水族節日四:額節
額節是荔波縣德門、母早、太吉、堯古、拉交、水慶等地水族人民的年節。節日選擇的時間與活動的內容及方式與端節相似。時間選擇在水歷正月的酉亥日,半夜設素席祭祖,以魚為上供珍品,還供以糯飯、甜酒、大小南瓜等。過去也舉行賽馬與擊銅鼓等娛樂活動。
水族節日五:薦節
水語叫“解(吃)薦(正月)”,又稱借薦為“薦嗄”,“嗄”是水語對漢族的稱呼,故“薦嗄”乃是過漢族年的意思。這壹說法明顯說明,借薦並非水族傳統文化,而是受漢文化影響的產物。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地區有幾個村寨,還有周覃地區、陽安地區壹些水族居民。
既不過“端”也不過“卯”,而跟漢族壹樣過春節,其過年時間、祭祀禮儀及娛樂活動等,均與漢俗無異。歷史較久的要數陽安的謝姓水族居民。據傳,他們原是唐代應州刺史謝元琛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