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制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7083億元,利潤總額為173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0%和19%。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由快到慢依次為中藥飲片、中藥制劑、化學制劑、醫療器械、生物制品和化藥原料藥;利潤總額同比增速依次為醫療器械、化藥制劑、中藥飲片、中藥制劑、生物制品和化藥原料藥。國家統計局
2、 “毒膠囊”事件引發行業信任危機。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節目《膠囊裏的秘密》,曝光河北壹些作坊用皮革廢料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企業制成藥用膠囊。節目壹經播出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三聚氰胺之後,中國還有安全食品嗎?毒膠囊之後,中國還有安全藥品嗎?
3、化學藥大企業遭遇大困難。
限抗令和基藥招標從需求量和供應價格兩個角度影響化藥企業,大企業首當其沖!在抗生素的冬天裏,哈藥、石藥、華藥、東藥、聯邦制藥、新華和魯抗等的2012年業績紛紛下滑甚至預虧。大企業原本希望依托規模優勢實現“剩”者為王,如今不得不調整經營思路,實施戰略轉型。
4、中藥企業紛紛試水大健康產業。
當傳統業務遭遇產業政策或發展空間瓶頸,通過相關多元化進軍大健康產業構建新增長點,成為制藥企業的新話題。雲南白藥和天士力和率先突圍,收獲頗豐。廣州醫藥、同仁堂、片仔癀和康恩貝等也紛紛試水。進軍大健康產業主要有兩種方式,壹是核心能力拓展;二是壟斷資源。
5、外資藥企積極尋求合資合作。
2012年是外資藥企在國內加快布局布點的壹年,輝瑞與海正合資,先聲與默沙東合資,智飛與默沙東深入合作。在此之前,賽諾菲收購太陽石、奈科明收購天普、諾華收購天元等。面對難得的政策環境、產業機會和優質的醫藥資產,外企行動在加速!
6、行業並購逐步加速。
2012年我國醫藥行業被披露的並購案接近300起,其中所涉金額過億者超過60起,醫藥行業的並購整合開始逐步加速。典型案例包括:華潤醫藥收購順峰藥業和天和藥業,美敦力收購康輝控股,沃森生物收購上海澤潤和河北大安等。
7、新版基藥目錄逾期未出。
2009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約定基本藥物目錄三年壹調,但時至今日新版基本藥物目錄仍然爽約未至,看來也是老大難工程啊!
8、基層醫療體系事與願違。
2012年中國衛生統計數據顯示:連續兩年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體系的診療人次總數在下降。六位壹體的功能定位很難滿足基層居民的醫療需求,大型臨床醫院依舊人滿為患,甚至更上壹層樓!
9、醫保付費方式改革。
新醫保付費方式包括按單病種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預付款制度(DRGs-PPS),總治療總額預付和按人頭付費等。解決方案傾向於多種付費方式的綜合。“預付制”代替“後付制”,醫療費用從政府控制轉向到醫院自我控制,藥品從增收手段變為成本項目。醫院有動力合理控制醫療費用,選擇性價比最高的藥品。
10、北京友誼醫院領跑公立醫院改革。 2012年5月16日《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頒布實施,探索實施“兩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建立“三個機制”(法人治理運行機制、財政價格補償調控機制、醫保付費機制),把北京醫改向縱深推進,友誼醫院是北京市唯壹試點公立醫院全部改革任務的綜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