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求關於青海的文化的資料

求關於青海的文化的資料

下面是青海文化的演進:

十六國時期,包括青海在內的河西內涼地區呈現出壹派文明昌盛的局面。學者匯集、文教振興。其主要原因,由於河西地當東西交通之要沖,西域的文化學術東漸,必先在河西駐足。而東漢、魏晉時期,恰是西域文化東漸的重要時期。河西大量感受到西學的清新,從而以其沃土,植彼嘉禾,取得新的文明滋養,融匯新的文明成果,東西兩個方向文明匯聚的結果,形成豐富的文化沈澱,被“五涼”政權所利用,構成文明昌盛的雄厚基礎。其次,五涼文化的繁榮,還應當與河西地區文化傳統風尚有關。自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以來,河西地區就壹直與中原地區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在文化方面有了迅速的發展。以儒家經典為主的大量漢文典籍在這裏廣泛傳播,並湧現了許多名儒、學者。五涼文化的繁盛也有賴於先後立國於河西、河湟地區的五涼政權統治者大多重視文教,提倡儒學,崇尚經史,擢拔士人,這無疑也是促進五涼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東晉十六國以至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時期。五涼割據的河西地區,佛教尤其流行。

五涼對於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兼容並蓄,對佛教更是“厚加敬仰”。前涼時,就曾請西域僧人支施侖、帛延等來涼州與本地沙門壹起翻譯了《首楞言》、《須賴》、《金光首》、《如幻三昧經》等四種經書。自晉以來,內地僧人西行求法成為熱潮,從西晉的朱士行開始,歷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在300余年中,見於記載的就有壹百五十六人經過河西地區的絲綢古道或青海道西行求經。河西地區在佛教東傳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隨著佛教的傳入,產生了佛教藝術,包括建築、繪畫、雕塑。同時這壹時期,地方民族文化開始興盛,尤其在史學方面更為突出,當時編寫的五涼史著作有十壹種。在建築藝術方面,南涼政權在河湟地區修築和擴建城池。吐谷渾曾在黃河上遊修建“河西橋”“大田橋”還在益州修建“左軍寺”等,反映了當時青海各族人民在建築藝術上所達到的較高水平。另外,南北朝時期,青海的地方民族音樂,大體可分為三個系統,壹是狄樂,二是羌樂,三是涼州樂。涼州樂不僅在西北地區民間廣為流傳,而且成為以後歷朝宮廷音樂的重要內容,對後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唐代,伴隨著吐蕃王朝對青海全境的逐步占領和統治,地方文化也逐漸形成了吐蕃化的趨勢。包括羌、吐谷渾及漢族在內的青海各民族因吐蕃統治者推行統壹融合和民族同化政策而大量融入吐蕃民族當中,地方文化的吐蕃特征也越來越鮮明。8世紀中期開始,尤其是贊普赤松德贊執政時期,吐蕃王室在統治區域內大力普及佛教,使青海的佛教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進壹步的發展,青海地方的佛教色彩日漸突出。當然,地方文化的吐蕃化並不是對高原上羌、吐谷渾及漢族文化的壹種完全排斥,而是大量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華,從而使吐蕃民族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唐代高度發展的封建文化對吐蕃王朝始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後入藏,都將極其豐富的中原文化帶到吐蕃地區,加深了中原與高原之間的文化溝通,從而豐富了各地的文化內涵。

作為唐蕃雙方爭鋒角逐的戰略前沿,唐時的青海被受中原文人學士的關註,唐詩中有為數不少的作品涉及青海。如李白的“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關山月》);杜甫的“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濕深啾啾”(《兵車行》)及王昌齡的“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之四)等等,都是傳誦千古的名篇佳句。無疑,唐代,唐蕃間頻繁的文化交流,對青海地方文化起到了促進作用。

佛教的廣泛流傳是宋代青海吐蕃民族文化上最重要的內容之壹。青唐政權統治時期,河湟吐蕃已普遍信奉佛教,且受到當的統治者的大力扶持,佛教僧侶在社會中也擁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參與政治,“吐蕃重僧,有大事必集僧決之,僧麗法無不免者”。不過佛教的普遍流行並沒有將吐蕃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抵消。以本教為表現形式的原始宗教與佛教並行不悖。

青海地處僻壤,各民族文化教育水平與內地相比,有著明顯的差距。同時,由於民族雜居,地方文化成多元特色。元明,尤其是明代,青海河湟地區漢族人口大幅度增加,實施封建正統的儒學教育又有了壹定的基礎和相應的需求,儒學教育的開展,使西寧地區文化教育落後的面貌有壹定改觀。有明壹代,青海地方開始有舉人、進士產生。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萬歷年間,西寧兵備副使劉敏寬和西寧衛監牧同知龍膺***同纂修了《西寧衛誌》為研究明代青海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元明兩朝出於對藏族地區政治統治的需要,都對藏傳佛教采取推崇扶持的政策,因此,這壹時期青海地方的藏傳佛教得到迅速的發展。元時,蒙古統治者側重於支持薩迦派,隨後這裏便出現了壹些薩迦派寺院,如今稱多縣葛藏寺、東程寺等。

明代,對藏傳佛教各派采取“眾建多封”政策,即只要在政治上順從於朝廷,就對其進行封賜和扶持。有明壹帶,在河湟地區“大建梵宇,特賜專勒 ”致西寧壹帶“番僧寺族,星羅棋布”。清代名聲大著的塔爾寺也是在明代肇建的。同時元明時代,伴隨著回回人、撒拉人等穆斯林民族定居青海,伊斯蘭教在東部河湟地區得以傳播。

根據現有材料,青海地方有清真寺建築始於明代。大約在洪武時,定居於今循化境內的撒拉人創建了著名的街子大寺。現在青海地區最大的清真寺―――西寧東關清真大寺也是洪武年間建成的。清真寺的出現、既便利了穆斯林信徒的宗教活動,也有助於伊斯蘭教的進壹步傳播;同時,以清真寺為象征的伊斯蘭教文化也開始成為青海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前期青海地區的建築藝術取得了壹定的成就。而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幾乎全都體現在宗教文化領域。位於塔爾寺最高處的大拉讓也建於清代,這座漢藏結合的建築,由山門、牌坊、配殿、經堂、起居室等組成,結構獨特,依山而建,俯瞰全寺。塔爾寺經過清代幾次續修,成為青海地區重要的文化藝術寶庫。塔爾寺的酥油花、繪畫、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熱貢藝術(又稱吳屯藝術)是發祥於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藏語稱熱貢)吳屯上下莊、年都乎、郭麻日、尕塞日等村莊的以繪畫、雕塑為主的宗教藝術流派。熱貢藝術繪畫主要是壁畫、卷軸畫(藏語稱唐卡)及少量木刻畫,內容主要是佛像及佛教故事,畫風樸質,設色勻凈、協調、線條勾勒流暢,造型生動傳神。其技巧類似於漢族的工筆重彩,壹般采用單線平塗略加烘染和色塊填勾的手法。雕塑以藥泥塑佛像為主,造型惟妙惟肖,手法簡潔流暢,富於質感。

清前期伊斯蘭教文化在青海地區也十分盛行。建築方面來說,位於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在清代經歷過幾次修葺,形成了具有阿拉伯、漢、藏等族多重風格的古代西北伊斯蘭建築。

青海各族人民酷愛藝術,清代已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舞蹈等民間藝術形式。清前期河湟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花兒”已經比較流行。約在清中期,“平弦”由內地傳入青海,到清後期,成為青海東部漢族聚居區非常流行的坐唱曲藝,曲目多為歷史故事、神話和民間傳說,多用方言演唱,地方的特點比較顯著。清中期後,皮影戲、賢孝、道情、打攪兒等藝術形式也陸續傳入或產生。

清代青海各民族中還以說唱形式流傳著大量的史詩、敘事詩、抒情詩、神話、傳說及寓言、故事等等,其中最具影響的便是藏族長篇史詩《格薩爾王傳》,其篇幅之長,則為世界之最,同古希臘荷馬史詩和印度史詩同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清前期青海地區文化成就的突出表現還在於撰成了多種地方誌書。順治十四年(1657年)蘇銑纂成《西寧誌》(又名《西鎮誌》),此為青海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

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寧道儉事楊應琚修成《西寧府新誌》,全書合計40卷,***30萬字。是現存最完備的壹部青海地方誌書。

乾隆時期紀昀等奉命編纂的《河源紀略》36卷,詳細記述了阿彌達等人勘察河源的經過及結果,並參照歷史文獻,繪圖列表,是研究河源的重要文獻。

青海地區文化事業壹直比較落後,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劇,加之受國際國內文化現象的刺激和影響,青海文化領域也出現諸多新變化,壹些前所未有的文化形式開始出現,某些古已有之的文化形式在內容上也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近代意義上的公***文化設施在青海出現得較晚,種類單調,實施簡陋。主要有圖書館、電影院,還有壹些臨時性的民眾娛樂場所等。1926年,貴德縣奉甘肅省教育廳之命,成立了“貴德縣通俗圖書館”,藏書150余種,這是青海地區歷史上第壹所近代公***圖書館。1938年,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傳賢到青海視察,有感於青海文化事業落後之現狀,首倡建立省圖書館,並捐贈各類圖書3224種計9878冊。青海省政府在西寧隍廟街選定館址,建立了青海省圖書館,有44間房屋,次年4月15日正式開館。電影在青海出現是30年代初的新鮮事。1930年,曾有內地的私商來青海放映無聲電影。同年秋,馬步芳派人從天津購回電影放映機壹部,次年,在新編第九師駐地和大教場放映。1942年,省教育廳成立了電化教育輔導處,利用幻燈進行輔助教學和政治宣傳。1943年著名導演鄭君裏曾率劇組來到西寧,拍攝影片《民族萬歲》,同年青海唯壹的壹家營業性公***電影院湟光電影院開始營業,院址設在西寧山陜會館。青海建省以前近代公***文體娛樂活動場所幾屬空白。1932年,青海省民政廳為了活躍民眾文化生活,在西寧小教場開辦了娛民大會場。

近代以來,青海文學創作開始有了新起色。20世紀以前,青海本土出生的壹些舊知識分子在為官和教書之余,寫詩抒誌,留下了不少詩作,其中有壹些詩作很為後人稱道欣賞。這壹時期較有影響的詩人有張思憲、來維禮、劉永椿、趙遐椿等。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青海文壇漸趨活躍,除傳統的格律詩詞的創作進壹步發展外,新興的白話小說創作、新體詩、散文的寫作也漸次興起,並取得了壹定的成績。

民國時期結集問世的詩稿有黎丹的《珊瑚硯齋詩集》,朱耀南的《尋芳書屋詩集》,周光輝《繪雲閣詩抄》,周希武的《榆枋遊草》,余人的《守義齋詩詞遺稿》等十余部。五四運動以後,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白話小說和新體詩逐漸成為文學的主流。30年代中期,青海出現了多種文藝刊物,如《到民間來》、《曙光》、《輪影》、《冰絲詩刊》等。這些刊物後來陸續並入《青海民國日報》所辟文藝副刊,該報的文藝副刊有《邊聲》、《學生文藝》《民眾樂園》等,是當時青海新文學的重要園地。各少數民族的民間史詩等文學形式,在近代繼續沿襲和發展。

清末以來,青海民間主要流行傳統的平弦、道情、賢孝、燈影戲等曲藝形式,後來又有了倒漿水(類似於快板書)、八角鼓、小魔術等。民國14年(1925年)以後被稱為“文明戲”的話劇和舞蹈、歌詠等藝術形式登上舞臺,青海地方藝術的發展進入壹個新的歷史時期。建省以後省立第壹女子師範學校的師生首次演出舞蹈節目,現代舞蹈伴隨著婦女對戲劇運動的介入開始登上青海藝術的殿堂,這是當時社會風氣發生重大變革的壹種體現。抗日戰爭時期,青海的戲劇、歌舞、音樂等藝術進入壹個大發展時期。

近代青海在繪畫、書法領域也取得了壹定成就。

民國以前對青海歷史的專門研究基本屬於空白。民國以來,這方面的研究漸次展開,出現了不少著述。

青海的新聞報刊事業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民國15年(1926年),國民黨西寧縣黨部在創辦《黨報》(手抄墻報)周刊的基礎上,印發了石印版《中山周報》,這是青海用近代印刷技術印刷的最早的新聞報紙。青海建省以後,隨著新聞輿論、政治宣傳等需求的增大,青海的新聞報刊有了大發展的機遇。1929年2月,青海省政府秘書處公報局創辦了《新青海》日報,同時創辦了報道省政府工作的綜合性刊物《青海省政府公報》(月刊)國民軍東撤後,《新青海》報受馬麒、馬麟控制。1932年4月,該報改稱〈青海日報〉,同時改為有光紙對開石印,日發行量為800份。在報紙雜誌之外,青海曾先後出現過湟中通訊社(1929年軍隊成立)、北平正聞通訊社青海分社(1932年成立,不久被查封)、青海電訊社(1930年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部組建)三個通訊社組織,均存在時間短暫,影響不大。1949年5月,在馬步芳政權行將垮臺之時青海建成廣播電臺壹座。8月1日正式播音,每日播音兩次。西寧市主要街道裝有播音器。

祝好運!

  • 上一篇:水果批發市場哪裏最便宜
  • 下一篇:求音樂:贊美新疆的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