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求旅行社資金管理不善的案例

求旅行社資金管理不善的案例

旅行社財務管理機制探索

瓶頸壹,旅行社內部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內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目前,國內大部分旅行社在內部激勵和約束機制上,特別是在二者結合上缺少明確的目標,形不成有自己特色的核心力量,要麽只有約束沒有激勵,或激勵方式人為因素較大,這在壹些較大的國營旅行社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仍然沿用上級主管部門給企業下指標,企業再給業務部門定任務,超額部分分成兌獎來解決內部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問題,而指標的制定往往又是滯後的,有些企業甚至到了年中過後才給各業務部門定下任務。加上旅行社企業的業務人員變動較為頻繁,企業為了完成上級部門給定的指標填補空缺的任務,總是人為造成給企業貢獻多的業務人員(部門)指標就定得高,給企業貢獻少的業務人員(部門)指標就定得低的“鞭打快牛”的怪現象。使幹得好、貢獻大的業務人員(部門)和幹得差、貢獻少的業務人員(部門),在收入和獎勵分配上沒有實質性的差距,嚴重地挫傷了優秀的業務部門(人員)的積極性。大部分中小旅行社目前則普遍實行部門(個人)承包或變相部門(個人)承包方式這種“以包代管”的機制是另壹種只有激勵沒有約束的機制,由於這些旅行社自身控制乏力,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其結果是往往只收錢,不管理,最後造成漏洞多、糾紛多的現象。如何解決好二者的結合關系壹直是旅行社行業多年的弱點。

瓶頸二,旅行社的資金管理問題

資金短缺問題是妨礙旅行社發展的諸多因素中的首要矛盾,主要表現在:

其壹,旅行社資金使用上的“大鍋飯”問題。旅行社事實上只是資金流通的中間環節,資金在旅行社流轉非常頻繁,旅行社除去賺取的毛利外,其余均為代墊和撥付資金,所以資金的短缺壹直是旅行社發展的滯障,資金使用產權不分、責任不明,更是造成了旅行社企業資金使用上的“大鍋飯”現象。壹方面旅行社向銀行或上級單位貸款來支撐旅行社的團隊運行,償付高額的利息,財務經理“焦急萬分”;而另壹方面是業務部門的接待規模不斷擴大,應收賬款急劇膨脹,而業務人員卻“瀟灑自如”的怪現象。

其二,應收賬款問題。特別是應收賬款的回收問題更是多年來壹直困擾旅行社老總們的壹塊心病。多賣怕收不回團費,有限的賒銷,雖能減少呆賬,可又擔心失去市場。而在資金使用責任不明的情況下,外聯人員往往選擇後者,只強調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加客源,而忽視銷售所帶來的收款風險。只註重個人指標的完成,而不關心賬款能否收回。還有極個別的外聯銷售人員只關心個人的灰色收入,而不關心團隊有無利潤,賬款能否收回,最後總是不知不覺中將旅行社拖入資金的“黑洞”。

如何突破旅行社管理機制的瓶頸?

方法壹,旅行社責任部門的費效比例機制

費效比即費用與績效之比,也就是每個責任部門所花費的各項費用(主要是營業費用)與每個責任部門所掙得毛利(主要是營業毛利)之比,即營業費用是以營業毛利為基礎形成的比例。每個責任部門要花費的費用是根據責任部門掙得的毛利多少來核定的,責任部門給旅行社創利越多,貢獻越大,則責任部門所分得的費用就越多,在壹定範圍內所獲得的獎勵也就越多,當然獎勵的多少更決定於責任部門對費用的節約程度。具體辦法有兩個:

壹、直接激勵辦法

費效比例機制的實施難點在於如何確定責任部門的費效比例,旅行社可以根據本企業近幾年其主要責任部門費效比例的平均數來確定,例如,確定比例為40%,即如果以責任部門的毛利基數為100%的話,責任部門可得到毛利的40%作為費用,但必須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來確定比例,否則,本機制難以實施。“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事實上也是企業管理者對外聯人員信用的承諾。當然,營業費用中包括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其中變動費用是可以節約的,節約的費用可以作為獎勵來發放。獎勵到位後各企業應鼓勵業務人員自覺按國家的有關規定上繳個人所得稅。

二、間接約束辦法

1. 行政約束。旅行社各責任部門必須服從旅行社統壹管理、統壹協調、統壹核算的有關規定。

2. 成本約束。旅行團成本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堅決杜絕為減少費用而亂進成本的現象。

3. 應收賬款到賬情況的約束。業務人員的獎勵發放必須以應收賬款到賬情況來核算,真正落實“誰作團,誰收款”的原則。

費效比例機制是壹種自發的市場機制,它是通過壹只“看不見的手”來不斷調節旅行社企業和外聯人員的貢獻和利益分配的機制,是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當然費效比例機制的實施更有賴於企業內部環境的穩定和對業務人員信譽和承諾的可信度。如果壹個企業頻繁更換領導,事實上也是企業對內對外的信譽否定,其結果必須影響企業費效比機制的實施。

方法二:旅行社的內部銀行機制

旅行社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是當前旅行社行業所面臨著的壹個十分突出的問題,有些旅行社有時甚至由於資金的“貧血”而嚴重阻礙企業的正常發展,所以強化資金管理、優化資金結構、大力盤活資金力度、提高資金運營效率是旅行社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旅行社的內部銀行機制便是強化資金管理的有效途徑之壹。

壹、企業內部銀行機制的概念

企業內部銀行是核算企業內部資金占用的組織結構,是企業虛擬的利潤中心,負責對企業整體資金統籌運作。企業的內部銀行機制便是在企業內部劃分若幹個責任中心,核定各責任部門資金定額,並積極組織“存款”,發放“貸款”,按照銀行同期利率收取資金占用費。

二、內部銀行機制的實施辦法

核定企業內各責任中心的資金定額應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或通過先核定壹定的資金定額作為企業為各責任中心提供的啟動資金,然後通過各責任中心負責人以招標形式來有償使用資金,各旅行社可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利率的杠桿來鼓勵和限制貸款,通過合理的資金調劑、充分激勵那些資金周轉速度快、應收賬款回款好的責任中心,利用它們充裕的資金沖減資金使用成本,而那些資金周轉速度慢、應收賬款回收不好的責任中心,不僅要為此付出更多的資金成本、風險成本,而且最終會被資本市場“掃地出門”。

三、加強內部銀行的管理

內部銀行制度為壹種行之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具有提高企業整體資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但我們並不是放任自流,而更應加強對企業內部銀行的管理,這就要求企業對內部各核算單位的管理狀況、經濟效益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於經營狀況好、信譽度高的核算單位可通過利率的杠桿來減少他們的資金成本;對於經營管理不善、還貸還息不及時、信譽度較差的核算單位,則要嚴格控制其放款規模,消除其對內部銀行的依賴,增強回收貸款的積極性。

解決旅行社資金管理和應收賬款回收的關鍵問題在於“分清責任和資金的有償使用”。企業的內部銀行機制是解決這壹問題和化解企業資金困難的壹種比較理想的方法之壹。它集企業經營管理和銀行金融管理於壹身,在企業內部發揮著資金信貸、資金結算、資金監控的職能,同時它的設立也有利於增強旅行社企業整體的活力。

  • 上一篇:苗族的傳統節日都有哪些
  • 下一篇:舞獅的風俗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