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編輯]在貿發局主辦的首屆香港書展之前,香港的出版商會自行於香港大會堂舉辦書展。
1989年會展中心第壹期落成後,出版界感到有必要把書展發展為壹個規模更大,更專業化,更能服務業界的平臺,因此要求貿發局協助業界主辦書展。首屆由貿發局主辦的書展,在1990年舉行,有149家參展商,展期4天,免費入場,參觀人次達20萬。
1990年代[編輯]1991年[編輯]第壹年收入場費,劃壹票價港幣十元正,場內特設兒童遊樂區,參展商***200家,參觀人次達23萬,原展期四天,因風暴關系展期增加多壹天***五天。1992年[編輯]參展商多達310家,展覽場地擴展至兩個展覽廳,即展覽廳五及半個展覽廳七,展覽廳七為漫畫、兒童書籍及文具區。
1993年[編輯]壹心搶購漫畫及漫畫精品的入場人士因過度擠擁,引致售票處旁之玻璃被迫至爆裂,兩名入場人士受輕傷入院。[2][3][4]1994年[編輯]首次調升票價,成人票港幣廿元,小童票價十元正。
1995年[編輯]1995年***舉辦兩次書展,分別在二月及七月舉行。1996年[編輯]參展期增加至六天。
參展商***392家,入場人數30萬。1997年[編輯]1997年,會展新翼落成,書展成為首個在會展新翼舉行的公眾展覽會。
這壹屆書展,首次設立“兒童天地”展館,並增設“國際版權交易會”及“亞洲出版研討會”推廣版權貿易。1998年[編輯]經過民意調查,貿發局與所有協辦機構決定書展只陳列、展示和售賣第壹類物品及書刊,書展成為適合市民闔家參觀的活動。
這亦促使原於香港書展參展的漫畫商另起爐竈,於翌年起自行舉辦香港漫畫節。1999年[編輯]為配合在職人士的時間,書展首次設立夜書市,在星期五、六把展覽時間延至晚上10時,同屆書展首設“大學坊”,展示大學出版的刊物,以及增設書籍速遞服務。
書展成為暑期的香港閱讀周。2000年代[編輯]香港書展2007入口香港書展2007場內2000年[編輯]2000年的書展在7月19日至7月24日舉行。
本年增設會場銀行服務。“兒童天地”由今屆開始自行獨立成為壹個展覽廳。
憑首五天任何壹天票尾,再加港幣十元可換取另壹張成人入場票。2001年[編輯]2001年的書展在7月18日至7月23日舉行,貿發局為配合書展,邀請藝術發展局擔任協辦機構,與各大文教機構攜手,在書展期間推出壹系列文化及推動閱讀的節目,這些活動到了今屆已經擴展至180多項,配合書展成為壹個暑期的香港文化閱讀活動周,極受讀者歡迎的名家推介好書也在這壹年開始。
2002年[編輯]2002年的書展在7月17日至7月22日舉行,書展增設網上書籍目錄搜尋,可讓任何人士在網絡上搜尋參展商參展書籍資料,同樣在會場中裝置八部電腦讓入場人士搜尋書目,同時也成為壹個網上的版權交易中心,把書展的版權交易部份擴至突破時、地的限制。2003年人楊誌超的創意設計。
“超級書迷證”首次公開發售。書展邀請香港作家馬家輝、梁文道擔任“香港書展大使”。
2010年[編輯]大會主題設定為“綠色書展”。預計今次訪客升至100萬人次新高。
鑒於去年書展被少女模特暄賓奪主,並引起不少書展參觀者 *** ,大會決定拒絕有關人士於今屆書展舉辦簽名會的申請。今屆“兒童天地”搬往展覽廳3B-E(新翼3樓),為家長及小朋友提供更廣闊的活動空間,面積亦比去年增加了約30%。
大會因應業界需求,今年新增“電子書及數字出版”專區,匯聚約20家參展商,展示最新的電子書籍和數字閱讀產品。區內還設有“數字互動閱讀區”,讓讀者可於現場操作電子閱讀器,瀏覽電子書籍的資料,體驗電子閱讀帶來的方便和樂趣。
“英語世界”展區,面積比上屆增加五成。2010香港書展年度作家劉以鬯作品在“文藝廊”展區展出,還有黃國兆改編自小說 至電影作品時的心路歷程及劇照結集,亦有相關題材之座談會。
主辦機構香港貿易發展局加強與內地和臺灣旅行社的合作,將書展加入訪港行程中,鼓勵旅客前來采購書刊並參與文化活動。珠三角出發的旅行團團費,部分更低至人民幣68元。
除了與旅行社合作以外,大會於書展特設訪港人士售票處及特別通道,訪港旅客只需出示有效證件,便可以10元票價參觀書展。香港旅遊發展局旗下之旅客咨詢中心亦將派發書展資料及優惠券,吸引訪港旅客前來參觀。
[5]書展由2010年7月21日至7月27日連續七天舉行,書展完結,書展入場人次達92萬,訪港旅客達壹萬三千多人,比去年上升兩成。雖然人次有所上升,可惜因連日天氣欠佳及閱讀電子版圖書漸被讀者接受,實體書刊的銷量反而較去年有所下跌。
[6]2011年[編輯]今屆書展由2011年7月20日至7月26日連續七天舉行。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其中7月22及23日(星期五至六)結束時間延至午夜12時,書展最後壹日則於下午5時結束。
今年書展入場人次較達九十五萬,其中訪港旅客超過壹萬五千名,較去年升壹成五。人均消費港幣$522元,為參展商帶來約五億元營業額,按年增近壹成半;參觀者購買兒童讀物增六個百分點,兒童英文書銷量增四成;但有書商指,今年實施最低工資,加上書展攤位租金上漲,實際銷售收益只與上屆相若。
[7]逾520家參展商入場參展,並接近300個文學講座在會場舉行。本屆增設“香港作。
2.中國江蘇的歷史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徐、揚兩州的壹部分。
江蘇地域和古老的黃河流域壹樣,也是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之壹。從遠古時代起,在江蘇這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考古發現表明,在距今四五十萬年以前,江蘇境內就生活著丹徒“高資猿人”;在距今四萬至壹萬年前,“泗洪下草灣人”、“丹徒人”、“溧水人”、“宜興人”等遠古居民,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的許多地方。距今六七千年前,北自淮河流域,南至太湖的廣大區域,分布著許多原始的氏族部落。從淮安青蓮崗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炭化小米,吳縣草鞋山文化跨越中發現的炭化秈稻、粳稻、大米、野生葛纖維織成的羅紋葛布線片以及“桿欄式”房屋建築遺存,昆山千墩、吳縣張陵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大批史前玉器琮璧文化來看,江蘇境內古人類創造的文化位居當時其他地區的前列。
江蘇在春秋時期,分屬吳、宋等國,戰國時為楚、越、齊國的壹部分。
秦始皇統壹中國以後,分屬九江、會稽等郡。西漢時分屬徐州郡和揚州郡。
三國時,蘇南屬吳,蘇北歸魏。唐朝由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道分管。
宋代屬江南東路的壹部分。
元朝時,蘇北屬河南省,蘇南屬江浙省。明朝,建應天府,直隸南京。
清朝初年為江南省的壹部分。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二省,江蘇省轄淮安府、揚州府、徐州府、江寧府、蘇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其範圍大致與現在相同。
省的體制壹直延續到民國以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 *** 領導下的新四軍在蘇北建立了抗日民主 *** ,發動和領導人民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 *** 橫渡長江,南京解放。6月2日,江蘇全境解放,分設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和南京市人民 *** 。
1953年1月,兩署壹市合並,成立江蘇省人民 *** 。
1955年2月舉行的江蘇省第壹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出由47名委員組成的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 *** 。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松江專區九縣和崇明縣劃歸上海市管轄。
1966年1月,江蘇省人民委員會中斷。
1980年1月,江蘇省人民 *** 正式恢復辦公
3.江蘇省有多少年的歷史江蘇省蘇州古時稱吳。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壹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歷史上,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傳統文化發達、園林風景秀美的城市,被譽為"人間天堂"。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大運河流貫境內,太湖在市郊以西,多湖蕩河流,而西郊又多山丘,益增勝概。
春秋時吳王闔閭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築闔閭城,以為國都,是為蘇州建城之始。秦漢為會稽郡治所,因原為吳地,故名吳縣。秦末項梁、項籍在此起義反秦,蓋當時江南風俗頗尚武勇,與後世絕異。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江以西(包括建德以下的浙江東岸地)為吳郡,以吳為治所。漢末孫策、孫權初據江東,亦以吳為駐地,後乃移治京(今鎮江),再移秣陵(今南京)。孫吳東晉南朝時,與吳興、會稽(壹說為丹陽)合稱“三吳”,為東南富饒之區。梁末改吳郡為吳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吳州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大業時仍為吳州,又改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蘇州。州(郡)名稱雖幾經變更,治所則均在吳。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分吳縣置長洲縣,自此壹城遂有兩縣。唐代後期,吳中人口增加,經濟文化都有明顯發展,名詩人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擔任過蘇州刺史。
4.江蘇城市歷史夏、商、周三代, 江蘇分屬不同的部落和諸侯國。
春秋期間(前770年~476年),分屬齊、魯、宋、吳、楚等國。
秦代實行郡縣制,境內長江以南屬會稽郡,以北分屬東海郡和泗水郡。
西漢初年,郡國並行,江蘇省先後分屬楚、荊、吳、廣陵、泗水等國,會稽、丹陽、東海、臨淮、瑯邪、沛等郡。東漢永和五年(140年),省境長江以南屬揚州,以北屬徐州。三國鼎立期間,分屬吳、魏二國。西晉建國初,江南復屬揚州,江北復屬徐州。東晉及南北朝時期,江蘇省大體上以淮河壹線為界,以南屬南朝,以北屬北朝。隋統壹中國後,境內分置蘇州、常州、蔣州(今南京)、潤州(今鎮江)、揚州、方州(今六合)、楚州(今淮安區)、邳州、泗州、海州和徐州。從晉懷帝永嘉年間到南朝宋元嘉年間(307—453年),南遷移民,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在今南京、鎮江、常州壹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晉時遷都過南京。
唐分中國為十道,江蘇分屬河南道、淮南道及江南東道。五代時期(907~960),淮北的徐州先後屬梁、唐、晉、漢、周,江南的蘇州屬吳越錢氏,其他各州先後屬楊吳和南唐。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分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宋室南渡,宋金對峙,金人據有淮北,南宋據有江南和淮南。元代實行行省制,江蘇先後分屬江淮行省、江浙行省、河南行省。
靖康之亂後,靖康元年至紹興十壹年(1126—1141年)。靖康以後北方人民南遷以本階段人數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紹興十壹年,宋金和約達成,和約規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遷的浪潮始告消退。
明初定都應天府,先後稱為南京、京師,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復稱南京,大致轄有今江蘇、安徽兩省和上海市,南京是明朝陪都。
清初廢南京,以南京原轄區域改設江南省。[14] 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含上海)、安徽二省,江蘇省(巡撫衙門駐蘇州)轄江寧府(今南京)、蘇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鎮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揚州府、淮安府,[16] 兩江總督署駐南京,江蘇巡撫衙門駐蘇州。這是江蘇建省之始,取江寧、蘇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簡稱“蘇”。到清末時,江蘇省轄有8府3直隸州1直隸廳。期間,太平天國曾在鹹豐三年至同治三年(1853~1864)間建都南京,稱天京,並曾在境內短暫地設置過天京省、天浦省和蘇福省。
1927年(民國16年),南京國民 *** 定都南京,析置南京城區、上海城區為特別市,直隸於國民 *** 行政院,稱院轄市。
1928年(民國17年)至1949年,鎮江市成為江蘇省省會駐地。江蘇省的體制壹直延續到民國以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 *** 領導下的新四軍在蘇北建立了抗日民主 *** ,發動和領導人民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 *** 橫渡長江,南京解放。1949年6月,江蘇全境解放,設蘇北、蘇南行署區及南京市三個省級行政區。
1952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安徽的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1953年1月,三個省級行政區合並,恢復江蘇省建制,省會設在南京。
1955年2月,舉行的江蘇省第壹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出由47名委員組成的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接替了原有的省人民 *** 。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原江蘇省松江專區九縣(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匯、奉賢、青浦)和南通的崇明縣劃歸上海市管轄,松江專區撤銷。上海面積自此擴大了10倍。
1966年1月,江蘇省人民委員會中斷。1980年1月,江蘇省人民 *** 正式恢復辦公。
1983年,江蘇實行市管縣體制,設南京、無錫、徐州、常州、蘇州、南通、連雲港、淮陰(2001年更名淮安)、鹽城、揚州、鎮江11個市。1996年,增設泰州、宿遷兩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