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中國目前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之壹,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與北京故宮***同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與龐大恢弘的紫禁城相比顯得十分“迷妳”的沈陽皇城內,不僅能臆想流傳於民間的傳聞軼事,如果留心,更能看到清晰的滿族文化與漢族文化在三百年至四百年前融合的痕跡。
“沈陽故宮與北京故宮不僅僅是規模大小上的不同,它承載了滿族文化由山區狩獵時期壹直沿襲下來的傳統生活民俗與獨特的政治制度。”沈陽故宮雖然在大體建制上與中國古代宮殿建築傳統壹脈相承,但其實蘊藏了很多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建在地面上。”壹句對滿族民間建築歌謠式的總結,在作為帝王居所的沈陽故宮內卻有著最直接生動的體現。“沈陽故宮很有意思的壹點就是沈陽故宮雖然也是皇家宮殿,但其建築樣式與使用功能與滿族民間習慣卻是基本壹致的,顯得‘很接地氣’。”
清寧宮,沈陽故宮內的正宮,皇太極與其皇後的居所,正是滿族民居的典型。佟悅介紹,滿族是長白山地區的狩獵民族,在山區居住的傳統房屋類似於地窖,稱“地窨子”,往往越富有的人家向地下挖的越深,這種建築的出入口只能有壹個,發展到後來就演變成了在建築壹側開門,形似口袋的“口袋房”。
擁有五間房的清寧宮就選擇將門開在了東邊第二間。東二間為帝後寢居,西三間則成為了寬敞的會客空間及薩滿祭祀的神堂。與之相應的,就是連二炕、連三炕的出現。清寧宮西三間房的南面大窗下就是連起來的火炕。
提及火炕,萬字炕是沈陽故宮內又壹獨特之處。百年前的東北地區,冬季氣溫往往達到零下四十多度。出於保暖需要,沈陽故宮的墻體與北京故宮相比更加厚實,且凡是住人的房間裏都有火炕,在清寧宮裏更是建造了類似於今天地暖設施的火地。
萬字炕又稱蔓枝炕、拐彎炕、轉圈炕,由於氣候嚴寒,傳統滿族人的寢居、吃飯、學習、招待客人都在火炕上進行。
在清寧宮旁,還豎立著壹根沈陽故宮內唯壹的煙囪。有人戲稱,拔地而起的煙囪代表了清王朝的“壹統天下”,但其實這根煙囪也是滿族民居的典型特征之壹。佟悅介紹,滿族在長白山生活時期,房屋都為木材建造,為了防火,煙囪只能豎在與房屋有壹定距離的地面上。
“去年我們到撫順市新賓縣做民間調研時發現,萬字炕、地面上的大煙囪都已經幾乎消失不見了,雖然新賓是滿族的發祥地,但隨著時代進步,這種老的生活習俗已經蹤跡難尋。”佟悅對此十分惋惜,“現在我們再看沈陽故宮,覺得倍加珍貴。不僅因為這些建築已經有四百年的歷史,更是因為它集成了滿族民居的典型樣式。沈陽故宮在保護了文物的同時,也保留了地方民族文化,保存了滿族傳統民俗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沈陽故宮承載了滿族生活的習俗、承載了滿族的信仰傳統,更承載了滿族獨特的政治制度——八旗制。
沈陽故宮建築布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啟福宮、麟趾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
滿族獨特的政治特點就體現在努爾哈赤時期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沈陽故宮內***建有十壹個亭子,皇帝用壹,八旗的左右翼王各用壹,八旗分別用壹。有趣的是,亭子在漢族宮殿建築中實為低等級建築,主要用於休閑觀賞。佟悅解釋說,沈陽故宮內的亭子建築實際上源於蒙古包,由於滿族是騎射狩獵的民族,住在帳篷裏,這十壹個亭子就相當於用磚瓦木料把帳篷固定在了皇城內。
史書中曾有記載,當年皇太極與官員到渾河邊上迎接明投降官員時,中間為皇帝使用的黃頂帳篷,兩邊各四個八旗所用的黑頂帳篷,同大政殿與八旗亭布局如出壹轍。
此外,沈陽故宮宮殿的“硬山式”屋頂也是其區別於北京故宮的壹大特點。在古代宮殿建築等級中,最高等級是廡殿頂,第二等級是歇山頂,硬山頂是建築等級最低的,往往是下人的居住場所。但在滿族傳統民居中並沒有歇山頂,因為對這個民族來說,只有廟宇才能使用歇山頂,那是“神仙住的地方”,而硬山頂房屋則結實、保暖。這也使得沈陽故宮內的宮殿建築使用了與民間相同的形式,並未受到中原等級制度的影響。
但滿族有自己的等級表現形式。沈陽故宮的“宮高殿低”就與北京故宮的“殿高宮低”截然相反。
這種現象源於滿族居住在山區時,部落首領居往往住於山區最高處,便於俯瞰全城及保證自身安全。當這種山區傳統沿襲到平原之時,為了依舊顯示地位與等級,就將建築置於高臺上,並形成了固定的制度,即皇帝居所的臺子為壹丈二高,親王是壹丈高,郡王是八尺,貝勒是六尺,貝勒以下的貴族及官員在平地建造房屋。站在在鳳凰樓上就會發現,整個方城內是可以看得清楚無余。
等級制度的另壹體現,就藏在沈陽故宮殿頂的顏色秘密中。在沈陽故宮,留心擡頭觀察,就會發現在黃色琉璃瓦的四周都鑲有壹圈綠色琉璃瓦,這也成為“綠剪邊”。
“‘綠剪邊’就是親王等級的象征。這也能說明當年皇太極行事比較低調,表示下位於北京的明朝紫禁城壹等,以明朝的地方藩王自居。”當時的人們都比較相信天命,即使皇太極有心逐鹿中原,但在未實現之時,使用皇帝建制就有可能成為災難。
在屋頂使用全黃色的琉璃瓦是皇宮與廟宇的權利,親王則要使用“綠剪邊”, 比親王再低壹等的郡王所用屋頂就全是綠色,貝勒及以下的貴族則是不許使用琉璃瓦的。到了入關後,雖然清王權建立,但與北京皇宮比,沈陽故宮在當時是行宮,依然不能使用全黃。只有供奉清歷代先祖的太廟才是全黃色琉璃瓦頂。
如今到沈陽故宮來,看的就是過去東北地區的生活,看八旗制度的影響,通過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的宮殿看當時自然條件造成的滿族與漢族的習俗差別與文化差別。“如果說北京故宮與沈陽故宮最大的差別,那就是北京故宮是漢文化歷代積累的結晶,沈陽故宮則是滿漢融合的大背景下更具滿族特色的宮廷建築。”